《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 明朝篇 永乐帝朱棣

作者 : 肖尧

(3)军师辅佐

在北平(今北京)期间,他得到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提高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到洪武末年,朱棣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藩王。

有一则故事说:朱棣在北平当燕王时,认识了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实际上朱棣和道衍,早在南京就认识了,是一同来北平就藩的)。有一次道衍见到朱棣,就说:“要是我帮助你,保准让大王你戴上一顶‘白’帽子。”其实,戴“白帽子”一事,早在南朝刘宋时期就发生过。当时的湘东王刘彧(宋明帝)就是被人带上白帽子推上皇位的。朱棣一听就明白了,“王”字头上加“白”字不就是“皇”字吗?于是他就将道衍留了下来。两人作过一幅对联。

朱棣说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道衍说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上联是说,天气寒冷,加一点水就能结成冰(水字上加一点为“氷”)。下联是说,国家混乱,亲王不出头掌控,谁做主呢(王字出头为“主”)?道衍的的意思是,燕王你不挑头干大事,有谁配作这个“一国之主”呢?没多久,朱棣就在北平起兵,后来打败了建文帝,做了皇帝。道衍也当了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姚广孝以荐入选,后来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即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4)初展雄才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这一年元旦刚过,燕王朱棣就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朱棣同他的三哥晋恭王朱?,一同去讨伐蒙古乃儿不花的。朱棣亲自出马,在风雪交加的迤(yǐ)都山突袭乃儿不花,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大获全胜,收服了蒙古大将乃儿不花的10000余人。而另一路他的三哥、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月复地,结果一无所获。

朱棣初战告捷,《明史本纪成祖一》中记载:“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太祖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三月,燕王朱棣再次率师出塞北征。军行至彻彻儿山与蒙古军队发生战斗。蒙军首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被俘。明军乘胜追至兀良哈秃城,又与蒙军哈刺兀等发生战斗,明军再次取胜。

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统一大明帝国,明太祖朱元璋曾8次派兵北征蒙古胡元。最后一次,也就是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元璋得知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北有故元踪迹,便命燕王朱棣选精卒自北平(今北京)抵大宁,沿河南北侦察元兵所在,相机进击。兵至彻彻儿山(今地不详),果遇元兵,大败之,擒其将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秃城(今地不详),遇故元哈剌兀,又大败之,遂凯旋而归。从此,朱棣在武力上奠定了通往皇帝宝座的良好基础。

在这期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秦王朱樉薨(古代称帝王﹑诸侯之死为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十二日,晋王朱?病逝。朱元璋这时已经71岁了,他十分痛心。

这时朱棣的大哥即太子朱标早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去世了,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也相继死去,这时朱棣不仅成为诸王中年最长者,而且在实力上,其他诸王也无法与他相匹敌。燕王朱棣的地位在稳步上升,这不仅有他个人的努力,而且上天也给了他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朱棣是个幸运儿,他从排行第四晋升为第一。这年朱棣36岁。

(5)装病避难

除了历史原因和建文帝削藩的现实状况以外,直接导致朱棣反叛建文帝朝廷的还有“三怒”。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崩于南京西宫。朱棣听说朱元璋的死讯,带领军队赴京奔丧。即将到达淮安。齐泰与朱允炆商议随即派人带了敕符根据太祖遗诏勒令诸王返回自己的封国。据《明史本纪成祖一》中记载:“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朱棣见到这个敕符大怒,仍要下令进舟。只因见到江口已经设兵把守,才没有下令。时诸王子皆赴京奔丧吊,朱棣被阻,也无可奈何。道衍对燕王说:“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诏命,反为不孝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只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

“投鞭断流”一语,最早大约出自东晋时前秦宣昭帝苻坚之口,当年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率军向建康进军时狂妄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道衍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朱棣的心。朱棣心想,现在渡江条件不成熟,不仅不能成就大事,反而会留下不孝之名,来日方长,于是朱棣带兵返回了北平。

为此,朱棣愤恨不已,自己的父皇去世,儿子的奔丧权利都没有,却被侄皇儿挡在京城之外。此乃一怒。

建文帝即位后,便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先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行动。一口气先后削废周、湘、代、齐、岷5个藩王,又陈兵河北,意在图燕。湘王朱柏**死,齐王朱榑(fú)、代王朱桂、岷王朱楩(pián)有罪,都被废为庶人。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但朝廷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不急于动手,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做准备的机会。《明史本纪成祖一》中记载:“泰、子澄密劝帝除王,帝未决。”建文帝的谋士齐泰、黄子澄暗地里劝建文帝除掉朱棣,但是建文帝犹豫不决。虽然燕王尚未被削,但是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建文帝的诸多眼线,北京也被朝廷的重兵包围,形势岌岌可危,朱棣随时有生命之虞。此乃二怒。

面对这种状况,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在秘密进行谋反计划。私下里他精心培养了一批死士,用现在话说就是一批敢死队。还在燕王府里打造兵器,但这些工作进行得都十分隐秘。他在王宫后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大的围墙,围墙下埋着缸瓮,以防止声音传到外面。同时养了许多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饰打造兵器和操练的声音。

但是他还有一个心病,就是他的3个儿子还在南京。据《永乐大帝朱棣传略》,建文即位,棣使3子入京打探。诡言(谎称):“因太祖小恙,来京与祭。”建文帝正疑燕王谋反,立刻召见。彼此问答,除高煦有矜色外,两世子执礼甚恭,稍觉宽心。然兵部尚书齐泰拟留3子作为质信,3子皆不得月兑。燕王正防着这一著,急遣人驰奏,只说自己病危且死,速遣3子北归。3子得以返燕,燕王满脸堆笑,并语3子道:“我父子重得相聚,真是天助我了。”

当时建文帝并不准备放归朱棣的3个儿子,后来在徐增寿(徐达幼子,朱棣的王妃、徐达长女徐仪华的弟弟)的蛊惑下,建文帝竟然将朱棣的3个儿子放了回来。有人说,小舅子徐增寿早已经暗中通燕王朱棣了。

同时,朱棣真的在北平装疯卖傻来迷惑建文皇帝。不久北平就纷纷传言燕王疯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乱跑、乱喊,有时躺在大街上昏睡。几个月后,毫无顾忌的燕王开始造反,建文帝真是后悔莫及。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向朝廷告发燕王准备举兵造反。建文帝大惊,密令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bǐng)捉拿燕王府官属,伺机逮捕朱棣。此乃三怒。这“三怒”成为朱棣起兵反叛朝廷的直接导火线。

朱棣得知事情紧急,立即与道衍商量谋划,令指挥张玉、硃(zhū)能,悄悄带领800百勇士入燕王府守卫。并命人埋伏在端礼门两侧,然后派人请张、谢前来。张、谢怀疑有诈,不肯前往燕王府。朱棣又命人拿着朝廷要抓捕官属的名单前去,这样二人才相信。在燕王府,张、谢的随从被拦截在大门外。朱棣拄着拐杖坐着,设宴行酒。他拿起一块西瓜,放在嘴边,欲尝又止,对二人说:“现在平民百姓,兄弟宗族之间,还知道相互体恤。我身为天子近亲,却朝不保夕。既然这样,天下还有什么做不得呢?”说完,愤怒地将西瓜摔到地上。埋伏的勇士见到暗号,一拥而上,将张昺、谢贵擒获。

朱棣通过装疯卖傻避开了建文帝削藩的板斧;通过小舅子徐增寿的内线,接回了3个儿子,消除了后顾之忧;又在危急时刻,听从道衍的计谋,智擒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也就是说,这时他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