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建文皇帝生死之迷
朱棣占领了南京,进入皇宫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后来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那个人是建文帝吗?建文帝的到底是被烧死了,还是逃走了?
有人说朱棣后来当了22年皇帝,至少有21年半,都在考虑建文帝的事情,这是他的心病。然而直到他死,建文帝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还是象传说中说的那样—建文帝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了。
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已死于大火之中,否则,朱棣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因为国不能一日无君啊,何况他也是朱元璋的嫡出之子。
当年皇宫的那场大火被扑灭之后,找到的那具被烧焦的尸体连明成祖自己也不能认定就是建文帝,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很多,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死,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最担心的就是建文帝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于是他派心月复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并以求神仙的名义去找。这一找,就找了20多年。明成祖又想到,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于是派郑和七下西洋,一来到国外宣扬国威;二来顺便打听建文帝的下落。
《明史-列传-胡濙》记载:“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朱棣一直怀疑建文帝逃亡,于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暗中侦查建文帝的踪迹。永乐十四年(1418年)回朝。永乐十七年(1421年),复出江苏、浙江、湖、湘诸府。永乐二十一年(1425年)回朝后,把打听到的民间隐秘与传闻,向皇帝报告。终于使他(朱棣)的怀疑冰释。《明史-列传-胡濙》如此写道:“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大家看看,朱棣如果相信建文帝已经**而死,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明清史专家孟森在《建文逊国事考》中说:如果建文帝已经**而死,“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大索至二十余年之久?”
胡濙(1375—1463年),字源洁,江苏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明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胡濙是当年朱棣派出的一个秘密侦探。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问题,一直是个千古之谜。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燕兵攻陷了京师(今江苏南京),朱棣杀入皇城时,宫内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已经**而死。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其实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并不重要也无关紧要,因为第一历史永远无法重现,只要说得有理,符合逻辑,更多人能够接受就可以了。
《太宗实录》中的记载为**而死。
(1) **说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南京),建文帝在宫中举火**。《太宗实录》中记载,燕王进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也想出来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于是与皇后一起闭宫**。朱棣看到宫中火起,急忙命人前来抢救,可惜没有来得及。从灰烬中找到建文帝烧焦的尸体,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帮助皇帝的,是效仿周公辅政的,你又何必自寻死路呢?事后,朱棣备礼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chuò)朝三日。
对于这一说法,导游并不赞成。原因有二:第一,《太宗实录》肯定是朱棣的臣子所记,他们只会标榜主子,而不会贬低主子,同时又要在真相面前说得过去,所以让建文帝死最能让朱棣开月兑篡夺皇位之罪。第二,礼葬建文帝。既然是礼葬,得给死者些称号、名誉。在古代对皇帝来说一是要追封谥号、庙号。二是要有一定的安葬规格和程序。当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掩饰他杀兄害弟的罪名,遂决定礼葬李建成、李元吉。并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曰“隐”;李元吉为海陵王,谥曰“剌”。据说朱棣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而死,曾作有祭文,并说按照皇帝规格下葬。但是建文帝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却没有人知道。有人认为,当时建文帝出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出逃一说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继而各种消息也传开了,以致朱棣不惜代价地进行暗地寻找,以消他心头之患。为什么不公开寻找呢,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对他的皇位是直接的威胁,他就成了一个篡位的小人,他的江山将不保。
(2)出逃说
建文帝下令纵火后,自己与少数随从从地道中逃出,乘船潜往云南,削去头发,改换僧装,自号应文,浪迹天涯。朱棣闻讯后,一直怀疑建文帝仍活在世上,可能逃亡海外,将成后患,便命太监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寻找,同时借以宣扬国威,交通各国,结果仍然未找到他的踪迹。有人说,建文帝离宫后出家为僧,云游四方。有诗云:“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此诗说的似乎就是建文帝。
《明史纪事本末》有很长一段话,记述了建文帝从宫内地道出逃的详细经过。
(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说:“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yuè)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qiè),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yú)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yǐ)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意思是说:朱棣的兵马从金川门(南京下关,1957年已拆除)入城,建文帝见大事不妙,想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逃走。当年太祖升天时留下一个盒子说:大难临头拿出来,藏在先殿里。打开盒子,里面有袈裟、帽、鞋、剃刀俱备,还有白金十锭,建文帝等立即削发,打扮成僧人,有9人随建文帝从暗道逃出皇宫,乘舟至太平门。一行人开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交代,今后互相以师弟称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兵部侍郎廖平建议,随从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选没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5人足够,其余遥为应援。当场决定杨应能、叶希贤称为比丘,程济称为道人,这3人左右不离建文帝;其余6人往来道路,运送衣食。第一站来到吴江县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与两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等星散。十月,来到襄阳的廖平家。获悉跟踪者也已到此,大家商议后便决定前往云南。
明成祖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前往西南地区,打着探寻道教宗师张三丰(即张邋遢)的幌子,其实是为了侦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传来,建文帝决定遁迹深山。
永乐八年(1410年)三月,工部尚书严震以出使安南(即今越南)的名义,至云南秘密探访建文帝的踪迹。某一天,严震偶然在云南道中遇到建文帝,两人相对而泣。建文帝问他:你准备怎么处置我?严震回答:皇上请便,臣自有办法。夜间,严震自缢于驿站。建文帝见踪迹暴露,再次躲进白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