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 明朝篇 永乐帝朱棣

作者 : 肖尧

第六章殚精竭虑经营北京

朱棣多次亲征蒙古,虽获得了胜利,可惜都不能给予敌寇致命的打击,于是朱棣又做出了一个更加积极而又冒险的决定:既然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在北部边疆,那么,何不就将首都设在北京,设在边疆呢。可以说朱棣开了历史上天子守边的先河。这是既是一种胆略,也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无畏。历史上恐怕只有朱棣才有这种魄力和胸怀。

当时大明江山的中心在南京,为什么朱棣却偏偏要去千里迢迢之外,经营北京呢?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时的现实需要。

历史原因: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元顺帝(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但元朝残余,以及其他对抗明朝的势力势力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肃清。

现实需要:北京北面山岭起伏,构成天然屏障;南面的广阔的平原,可以纵横驰骋。历代王朝的汉家皇帝都把北京视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和保卫华北平原的重要屏障。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果入侵中原,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也就是北京。战国的燕和秦都精心修筑长城;三国的魏国征北大将军刘靖在这里贮粮囤兵,用以防范游牧部族的入侵;隋炀帝和唐太宗用兵高丽,把兵马粮草集中在这里;唐末,北京成为军阀们互相争夺的要地;契丹辽进关后,把北京作为陪都;女真金朝、蒙古元朝把首都建在这里。这些都说明了北京战略地位的重要。

朱棣迁都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他在南京杀人太多,近在南京故宫的广场上,远及附廓的雨花台,无不是血迹斑斑,这使得朱棣时常感到心有不安。二是北京是他的发迹之地,从就藩到发动靖难,他在这里住了整整20年,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和政治基础。当时北方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所以决定将首都搬过来。

为经营北京,建立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朱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重要的两个举措就是:营造故宫和修建长陵。一个是他在世时的统治中心,一个是他死后的安寝之地,对于皇帝来讲这两个都很重要。

(1)建造皇宫

朱棣经营北京的第一个重要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皇帝的居所有“紫微正中”之说,所以称为紫禁城,现称故宫。朱棣即位之初,仍以南京为京师,但对北京感情很深。因此,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将北平升为陪都。朱棣立即改北平为顺天府称北京。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衙门,为向北京运粮重开海运,迁徙他处富民到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他下诏修建北京宫殿,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集木材。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进行建设。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营建西宫。但由于与蒙古作战,营建工程迟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经过14年的时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群建成。

明故宫有两座,一座在南京,一座在北京。

北京故宫在市中心,“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也就是说,明朝北京的皇宫是按照南京明皇宫的制式建造的,但是要宏大一些。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壁辉煌的彩画。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世上最罕见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城,分为外朝、内廷两个部分。外朝是皇帝办公的地方。举凡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各种礼仪,都在外朝举行。外朝由**——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中轴线和中轴线两旁的殿阁廊庑(wǔ)组成。内廷是皇帝后妃生活的地方,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月初二,朱棣下诏迁都北京。皇太子、太孙至京师(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仍设六部等机构。将京营48卫扩至72卫,加强了京师防卫力量。

朱棣是历史上第一个迁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北京故宫也因此曾经接纳了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到1911年清帝逊位500年间,共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故宫生活过。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1500座。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现仅存午朝门遗迹。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又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嵩在此即位,一度建立南明政权。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朱由嵩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

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康熙年间,曾取明故宫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庙宇。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没有使用明故宫作为宫殿基址,而是在城中另择新址营建新宫,此间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至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南京解放以后,南京市市长刘伯承等领导,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保护意见,决定将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埋入路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辟为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并将当年被英国人法雷斯劫至下关扬子饭店的石雕运回遗址重加修整。1956年十月,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建造陵寝

朱棣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在北京选建陵寝。徐皇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病逝。对于这位与他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徐皇后,朱棣并没有将她安葬在南京,而是在北京昌平为她建造长陵。

早在当燕王的时候,朱棣就已经认识到了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因为当年他的父皇给他的册文上就有:“永镇北平,岂易事哉!”他应该不会忘记。他想如果把自己的陵墓建在北京,后代必定会在这里死守神圣不可侵犯的祖陵。那样,他不管生前和死后都能够“永镇北平”了,也顺应了天子守国门,君死守社稷的祖训。同时,守住北京,也就守住了中原,守住了全国。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经过3年的努力,选定了北京昌平北20多里的地方修建皇陵,封其山曰天寿。这个地方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小盆地又有无限发展的前途,山水明秀,景色宜人,认为这里是上好的“吉壤”、“风水胜境”,这个地方当时叫黄土山(又名康家庄)。朱棣亲自北上察看。他见这里山间地面广大,群山若封似闭,山势如屏,易守难攻,若派驻军把守,既可守卫陵墓,又可保卫北平。再加上术士们从“风水”的角度对此处倍加推崇,于是朱棣十分满意,便降旨圈地80里作为陵区禁地,开始动工修建长陵。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长陵,一个是汉长陵,即汉高祖刘邦陵寝;一个是明长陵,即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汉高祖刘邦陵寝,又名“长山”。位于陕西咸阳城东北16公里处渭城区窑店乡汉陵村。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率沛县子弟3千抗秦,后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位“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的皇帝。这里的“三尺,剑也。”刘邦陵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陵的陵址选在咸阳原的最高点,即秦咸阳宫的旧址之上,远望就像是山峰兀立,气势雄伟。南与未央宫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泾渭二水横贯陵区。在此可俯瞰长安胜景,自古以来就是关中著名的枢纽要地。1970—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

刘邦陵为覆斗形,底部周长600米,高31.94米。东边不远处有皇后吕雉墓,与高祖同陵园不同穴位。长陵以东是陪葬墓区,绵延达15里。根据史书的记载,有功臣贵戚陪葬墓63座,名臣萧何、曹参、张耳、田蚡、周勃父子等都陪葬于此。陵北怡魏村一带有邑城遗址。近年在长陵周围及其陪葬墓区发现了许多从葬坑,其中周勃父子墓旁1965年出土西汉3000兵马俑,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军队编制、雕塑艺术、贵族埋葬制度及人物服饰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明成祖朱棣陵,又称长陵,位于北京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陵寝的主体部分陵宫,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宣德二年(1427年)竣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宝城,直径达300米左右,内填黄土,中部隆起部位称为宝顶,宝顶下深埋着陵寝的墓室—玄宫,明楼、祾恩殿(祭祀用殿堂,重檐9间)、祾恩门、左右廊庑(配殿,两过各15间)、神厨(制做祭品用的房间)、神库(临时存放祭品的房间)、宰杀豕、牛、羊的地方)、具服殿(皇帝祭陵时的更衣处所)等。长陵在明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目前,明十三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朝灭亡后,陵园建筑经过多次修茸,除左右廊庑(wǔ)、神厨、神库、宰牲亭、具服殿不存外,其它主要建筑均被保存下来,其中楠木结构的棱恩殿和棱恩门是明代陵寝中仅存的殿门建筑,规制宏阔,用材考究,堪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明朝共十七帝(一说十六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南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紫金山)的明孝陵。南京明孝陵的布置方式成为北京十三陵的样板。第二位惠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没有陵墓。第三位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下。

后来的皇帝,除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将代宗朱祁钰(景帝)以亲王礼葬于北京金山口,后其子宪宗朱见深为父复帝号,在原地扩建景泰陵之外,其余十三帝全葬于京郊天寿山下,总称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内。北为天寿山龙脉,东莽山、西虎峪分列两侧,群山耸立,南面长龙山与卧虎山相峙而立,中部明堂广大,一带平原,并有曲水环

抱,山清水秀,是一块地地道道的风水胜境。陵区从永乐七年(1409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后营建230多年。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形成一个环抱内收的完整环境,其布局与明北京城布局非常相似。

十三陵面向主体陵寝——长陵,形成十分强烈的中轴线,其他十二陵呈弧形排列。东北为景陵、永陵、德陵;西北为献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庆陵;西南为昭陵、定陵、思陵。彼此相距四五百米至千米不等,组成一个巨大的陵园。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被利用起来,作为纪念已逝的皇帝。建筑具有宏伟壮观的唐宋代特色,承袭明孝陵的格局,陵域外围是12公里城堞坚厚的陵垣,内部各陵与大环境密切融合,各居一山之下,中有神路沟通,形成主次分明的气势宏大的整体,既讲统一协调,又追求各陵自成一体。这样集中的陵墓群,是史无前例的。陵区统一入口处是一座5门6柱通阔28.6米、高14米大型汉白玉石牌坊,然后进入共用的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像(共18对马、狮、骆驼、象、文臣、武将等),至龙凤门共长2.6公里,由龙凤门至十三陵的中心即长陵有4公里。十三座陵是逐渐建成的,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是陵门、碑亭、棂恩门、棂恩殿、明楼和宝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帝王陵墓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3)提倡小康

据《明史》,明朝永乐、宣德(明宣宗朱瞻基,朱棣的孙子)年间,“百姓充实,府藏衍溢(喻充足、剩余)”,“上下交足,军民胥裕(军民和小官吏都很富足)”。就是说,从永乐到宣德年间,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嘉庆之后开始走下坡。

朱棣比较注重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早在他当燕王的时候,就曾在河北宛平县建立私庄(私庄就是私人田庄,私庄每亩须交租粟一石或五斗;官庄每亩须交租粟三斗、草三束、脚钱120文),以地租收入作为培植亲军的经济来源。也就是说朱棣很有经济头脑,始终关注自己部队将士的生活。

称帝后,他十分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他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juān,免除)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财政收入年年增长),达到明朝一代最高峰。

永乐时期,全国人口约有1605万余户,6054万余口。统治境内(永乐统治的地盘)粮食非常富足,“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lǐn)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岁歉,有司往往先发粟振贷,然后以闻。”(《明史食货志二》)

意思是,到了永乐年间,粮食多得吃不掉,除进贡朝廷几百万担以外,各地方粮库粮食储存也很多,甚至到了大米变红、发霉不能吃的地步,可见当年粮食多么丰足。歉收年间,官吏可以先发粮赈灾,然后再向上禀报。

永乐十二年,“蠲(juān,免除)苏、松、杭、嘉、湖水灾田租四十七万九千余石。”十四年,“北京、河南、山东饥,免永乐十二年逋租,发粟一百三十七万石有奇振之。”之后十五年至二十年间,朱棣多次下诏,要求及时赈灾济民,“诏有司(官吏)遇灾先振后闻。”不许军士践踏农田庄稼,如有损坏农田者,免去今年年租,如遇水旱灾,年租也免去。

600多年前的永乐皇帝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也很相似。关于“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qì,竭尽)可小康”。在《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或指家庭经济较宽裕,过着中等水平的生活。

“家给人足”一词,早在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中就出现过:“衣食有余,家给人足。”“家给人足”,就是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斯民,即老百姓。老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经济宽裕,安然度日,这就是小康的最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就永乐皇帝当年提出的“家给人足”、“斯民小康”,与我们现在的“建设小康社会”其基本理念应该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差别,要说差别,无非一个是600年前的小康,一个是600年后的小康而已。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