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附:金陵名胜及诗词选注

作者 : 肖尧

(17)

《游后湖赏莲花》南唐-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注释李璟(916—961年),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昇元七年(943年)李昪过世,李璟继位。史称,南唐中主。

后湖:古称蒋陵湖、秣陵湖、后湖等,今南京玄武湖。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大红蓼(liǎo):又名泽蓼、水红花、红蓼子草。又称,狗尾巴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

敷:涂上、抹上。

孙武:也就是孙子,《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斩吴妃说的是:有一天去见吴王阖闾(hélǘ),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以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教她们最基本的军事动作,并告诫她们执行军令,不可违背。不料孙武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嘻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将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末句是指:碧绿的莲叶托着艳丽的荷花,就像被孙武砍下吴妃的美人头一般。

(18)

①《浪淘沙》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李煜(937—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南唐末代皇帝,后来当了宋朝的俘虏。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河南开封)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阑珊:衰残。罗衾(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自己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帘外雨潺潺”,这雨其实是词人心中的泪雨绵绵;“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凋谢败残,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薄薄的被子挡不住夜深风寒,内心世界更加孤苦冷落不堪。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更多的伤感和辛酸;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的家园,想要再回来比登天都难。“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过去的时光,良辰美景,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散,春天自然要去远,人生的春天也即将走完,一个“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不甘。“天上人间”指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比攀。

②《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南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这首《浪淘沙》将一种亡国之君的哀惋、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将悲辞写得如此感人的,在中国古代,恐怕就数李煜了。秦淮:南京别称之一。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以往事与今景对写,一虚一实。“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是主题句。

意境:往事只能哀叹,美好的景象难以复还。秋风荒凉萧瑟悲怜,庭院的石阶上长满苔藓。已经很久无人来此流连,没必要再卷起门帘。雄心如同沉埋的宝剑,壮志也成了野草一片。晴朗秋天的夜晚,洁白的月儿当空圆。想到上面玉楼宫殿,空照着故乡的惨淡。

(19)

《谒金门-春闺》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冯延巳(903—960年),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在南唐做过宰相。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与南唐中主李璟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当时就皆为警策。有一次,李璟戏问冯延巳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道:“不如陛下的‘小楼吹彻玉笙寒’。”

这是一首春闺词,词意为:春风突然刮起,吹皱了一池春水。(搅乱了闺中少妇的心扉)她貌似悠闲地逗引鸳鸯在花径里;又若无其事地揉搓着红杏花蕊。然后倚偎栏杆观看斗鸭,忙得头上的簪子都已经斜坠。此刻她的心思并不在嬉戏上,喜鹊的欢叫暗示她夫婿已经回归。

(20)

①《半山春晚即事》北宋-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释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阳村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南京)钟山。曾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

半山:是王安石在金陵(南京)的居处,即半山园。翳翳(yīyī):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园屋:庭院、房屋。深:幽静深邃。“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床敷(fū):床铺。每:每每,常常。杖履:拐杖与草鞋,这里指穿草鞋,拄拐杖。或:有时。幽寻:探寻风景之胜。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惟:唯。北山:即钟山。遗(wèi):赠送。好音:美妙的叫声。这首诗就是描写半山园晚春的景色。

②《菩萨蛮》北宋-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释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今南京)半山之作。王安石故居“半山园”,在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今南京海军军事学院内。此诗,王安石用前人的诗句杂缀成词,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两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两句写自己,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

③《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宁初(约1069年),出任江宁知府(府治即今南京市),这首词当作于知府任内。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229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作者在一派肃爽的晚秋天气中登高临远,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风景: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争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来来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着西风在飘扬。极目远眺,那水天一色处的各种舟楫在淡云中时隐时现;一群白鹭在银河般的洲渚腾空而起。如此壮丽的风光真是“画图难足”啊!

词的下阕,作者的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题旨。用“念往昔”三字拉开了时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婬的生活,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其中两句的语意)。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