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柳妻缘 第九章 诗意岭南

作者 : 刘泽让

古人激情飞扬时,总是要吟诗作词。柳先开得益于家学渊源,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本来诗词功底就很深,这次出游,恰如笼鸟放飞,一路欢唱。

岭南,自古传说为百越狨獠之乡,瘴气熏蒸,疾病流行,是不开化的荒蛮之地。进入岭南地界后,柳先开发现百闻不如一见,过去的传说甚谬,甚荒唐。他一路耳濡目染,处处感受到了先贤的脚步,领略到了岭南文化的风采,获益匪浅。加之沿途风光旖旎,山川河流亚热带和热带物种十分丰富,处处奇异新鲜,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如果说柳先开在湖广之地还算不上个优秀诗人的话,到了岭南,与岭南风物“对话”,受到岭南文化的浸濡,此柳先开便不是彼柳先开了,一位崭新的豪放派诗人月兑颖而出,并将驰骋于诗坛。

柳先开一路行吟,有几首他觉得很满意:

其一:观大岭庾东坡摩崖诗

乌台因诗获罪迁,贬过黄州贬岭南。

英州惠州再澹州,峭壁摩崖有遗篇。

雾横深谷家何在,风啸雄关马不前。

幸有朝云伴苦旅,相爱何惧前路难。

其二:祭张九龄

九龄两岁知温席,道德规范小做起。

自幼便有报国志,诗词文章传故里。

一代贤相辅隆基,贞观之治耀青史。

浩然正气曲江风,清正廉洁能有几?

其三:拜六祖惠能

只字不识成大师,化繁为简悟妙机。

一首巧偈胜神秀,三更秘授祖钵衣。

星夜北国逃亡路,风尘南粤避追击。

终创禅宗播四海,留得肉身千古奇。

其四、沐曹溪

千年名汤曰曹溪,花团锦簇世外园。

六祖一滴得禅机,九龄十沐诗如泉。

姐妹悲歌临池柳,鸳鸯情迷月下弦。

水中弄影不思归,氤氳陶醉似神仙。

与以往歌颂岭南的文人墨客不同,柳诗高古沉雄,峻朗绮丽,意象广阔,既具有鲜明的荆楚文化特征,也打上了岭南特有的印记。

就这样,柳先开游山玩水,诗情激荡,不知不觉来到广州。

广州,之所以叫广州,乃卓然秀异,海纳百川,广土之州也。广州领风气之先,开埠甚早,海外贸易发达,市场经济繁荣。广州的茶楼酒肆、花街柳巷、水上人家,尽显南国风情。广州城因山而建,因水而兴,其越秀山、珠江水、海珠岛、西来庵、西禅寺、六榕寺、光孝寺等风景名胜地,数不胜数。而广州本地人,也象广州其名一样,有海样的胸怀,热情吸引五湖四海的大贤名士。其中达摩、赵佗、葛洪、冼夫人、慧能、张九龄、韩愈、苏东坡兄弟、包拯、文天祥等,都在广州逗留、畅游或久住,留下了他们的风采和足迹。有不少北方来的人士,用不了多久,就爱上了这块热土,在这里安家立业,成为新“客家”。这就是广州的内涵和魅力所在。

柳先开来到广州不久,就被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所吸引,已经乐不思蜀。他觉得,南国山美、水美、人更美,与史书记载的令人生畏瘴蛮之地完全不同。在喜欢上广州城之后,柳先开接着有了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想法。有了这种思想基础,在白云山庄巧遇箭缘后,他才敢于拍板,自己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

柳先开面如冠玉,身材修长,是个标准美男。给人第一印象是个风流公子哥、纨绔子弟,其实,虽然外表光鲜,趾高气扬,他内心也有深深创痛。比如母亲早逝就对他打击很大。再加上自己远离家乡,客居岭南,生活上虽然无忧无虑,但除了姨夫、姨妈一家人关照外,自己常觉是个外来者,形单影只,内心深处不免寂寞空虚。他总感觉自己缺少温暖、缺少爱。这一点和区英男有些相似,他对英男的好感也由此而生,由来已久。

英男最近因代姐接受婚聘,感情上开始对柳先开逐渐升温,已超越一般的好感。但这种美好情愫囿于多种原因,说不清、道不明。应了一句俗话,是剃头的挑担——一头热。

对于英男发出的强烈的爱情信号,柳先开未完全明白。他只是认为,英男本来就是挚友,现在更上一层楼,也未尝不可。她是未来的小舅子,即将成为亲戚,亲戚就应该亲热,小舅子讨好姐夫,姐夫关心小舅子,均在情理之中。柳先开典型的诗人气质,浪漫情怀,渴望友谊、渴望真爱,对未来生活有着很高希冀。自己身在他乡,有个亲密挚友相伴,并且机缘巧合聘下红颜知己,马上就要收获爱情,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君子比德如玉,以玉佩聘妻,此举既高且雅。他一直为自己的创意得意着、陶醉着。因此,也未向更深一层想,更未料到英男竟是女儿身,对他发出的信息,其实是男女之情。

这段时间,伦文叙见英男和柳先开越来越热乎,不仅谈笑风生,肢体语言也很丰富,似乎有些过分。难道把他这个兄长给忘了?仔细回忆,自己没有对不住他们的地方,因什么原因彼此冷淡?不得其解。面对此情形,多少有些失落。

伦文叙推想,或许他俩都生在富贵之家,家庭背景接近,生活上无忧无虑,共同语言多一些,所以谈得来。自己怎能和他俩比呀?家里负担重,还经常为学费发愁,还得搞勤工俭学,上街卖菜挣点学资。他们纵情欢乐,享受美好时光,怎知我贫困生的难处啊!可是,只要他俩不嫌贫爱富,我并不以此为意,出身不同,并不妨碍友谊呀!俞伯牙、钟子期一个士大夫,一个樵夫,社会地位悬殊,却成莫逆之交,岂因贫富差距影响友谊?或许是自己多虑了。

深思熟虑后,伦文叙若无其事,对柳、区二人一切如旧,并未因他俩过热而自己冷下来。他常以兄长口吻问寒问暖、问这问那,柳、区二人也觉前段时间对伦师兄有点冷淡,顾此失彼,冷热失调了,各自心中有些赧然。他们由衷赞叹,伦师兄就是伦师兄,人家豁然大度,海纳百川,多可爱啊。柳、区对伦更加敬重,三人关系未受影响。

那边柳先开和区英男各自爱潮涌动,这边伦文叙也在收获另一种爱。

伦文叙小时候因家贫进不了学堂,满街乱跑又不是办法。父母就凑了点香火钱,送他到西城门外的西禅寺,拜了西禅寺方丈千慧大和尚为师。千慧师傅见小伦头大如斗,五官端正,谈吐也还伶俐,孺子可教也,破例收下了这个俗家弟子。

西禅寺又名西禅龟峰寺或灵峰寺,因殿后石形如龟,故名。故址在今日广州西华路太保直街广州市第四中学内,有“西禅古井”保存完好,井水至今甘甜。该寺始建于何年?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南)宋淳熙中,经略周自强建。”,说起来,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千慧喜爱小伦,爱徒如子,在千慧的循循善诱下,小伦由一个调皮的“街边仔”变成了一个好学的学童。小伦不是在书声朗朗的学堂,而是在庄严的寺庙里完成了初级教育。南海县举行童试,穿一身僧服、从寺庙里走出来伦文叙,竟然战胜从正规学堂里走出的学生,技压群芳,力拔头筹,一举夺得南海童试案首(第一名),成为南海学宫的正式生员。

自己的爱徒考上了秀才,千慧师傅颇干欣慰。

在过去几年的授徒中,千慧发现小伦记忆力惊人,不仅所授四书五经过目不忘,而且对诗词尤为热衷。唐诗宋词,几乎倒背。这勾起千慧的一个心结。

千慧原是山东人士,读书人出身。少年时也特别喜欢诗歌,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无不精熟。诗词伴随着他寒窗苦读,诗词伴随着他童试拔筹,诗词伴随着他浪漫热恋。正当他踌躇满志,全力以赴准备乡试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心爱的人——一位酷爱诗歌、追求浪漫理想的美丽姑娘,被父母包办婚姻,连哄带骗将她嫁给有钱人家。他悲痛欲绝,从此看破红尘,自我放逐,一路且歌且吟,颠沛流离来到南华寺,幸遇高僧劝诫,遂削发为僧。因为是读书人,有较深厚的学问功底,千慧很快出世入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入了佛门,成了僧人,但千慧仍有很深的诗歌情结。他觉得,自己既已出家,从心灵到整个“皮囊”都交给了佛,佛有很多清规戒律,与诗人的浪漫情怀格格不入。今后,即使写出诗来也不能叫诗,只能叫偈语。所以,自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诗人了。每想到此,诗人的千慧不禁黯然神伤。

自接触小伦后,凭直觉,觉得小伦或许能成为一个诗歌天才,照耀一片历史天空。小伦或许就是未来的自己,自己实现不了的诗歌之梦,或许在他身上能实现。想到此,千慧觉得又充满了希望。于是千慧就着力从诗词入手,下力气栽培小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伦柳妻缘最新章节 | 伦柳妻缘全文阅读 | 伦柳妻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