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匣匠的棺材 第二十二章 云家喜得银条

作者 : 361352629

于是九爷随着他们,上了凤凰山女乃女乃庙。凤泉寺共三间旧瓦房,门窗比较破烂,庙内供奉的三尊神像也就是三位“女乃女乃”,他们本是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分别是云霄娘娘、碧霄娘娘、琼霄娘娘,三尊神像油彩崭新、色泽鲜艳,好像最近刚油过一般。

耳房是张凤林他们食宿的地方,十分的简单,一条大炕,一口大锅,可供十来个香客吃饭,地上有一个碗柜,此外别无他物。

高进才端来了一壶野菊花茶,那是他们把山野采来的野菊花晒干后,制成菊花茶,供香客和居士品尝。九爷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游走江湖的一些故事,高进才把他们两人植树的故事说了一番。

九爷说:“你们是植树造林的,我是伐木打家俱的,都是木头有关,我们可真是有缘啊!”

“我们都是苦命人,是社会主义救了我们,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高进才边给大家倒茶水边说。

“我们三个人,一个和尚、一个木匠、一个羊倌,一个阳原县的,一个天镇县的、一个阳高县的,真是有缘,真是五湖四海啊!”张凤林泯了一口茶。

于是三人越聊越投机,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张凤林一定要与九爷结为异姓弟兄,最后三人在女乃女乃像前焚香结拜,张凤林为老大,田治平老二,高进才老三。

中午,张凤林下灶炒了一个野蘑菇,烩了一个白菜土豆,蒸了一盆白糕招待九爷他们。饭后,九爷本来要起身返回西岭村,可是张凤林死活不让,非要九爷在山上再住几天,好好拉哒拉哒。

“老云,你先回来,老二在山上住两、三天就回去,误不了你事。”

张凤林让云志峰先回,并告诉他田九爷随后就到。

张凤林把峰云志峰领到了凤泉寺东边的一块空地上,让他随便选一根木料,那是香客和居士捐赠给庙里的木料,也有山上枯死的树木。最后云志峰选了一根枣木,高高兴兴地扛着回家了。

几天里,九爷每天跟着他们早早上山,中午随便吃点干粮,晚上回到庙上。然后把从山上采摘来蔬菜、野菜、瓜果收拾收拾凡成了最好的美味。

九爷着他们学会了如何治山治水,也懂得了一些植树的知识。

得知张凤林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水土保持的“八连环工程”,即根据山、沟大小等实际情况,采取打土谷坊、筑沟头埂、掏旱井、挖卧牛坑、鱼鳞坑、排水沟、打坝、修水平田等生态、生物等措施,保持水土不流失。后来发现采取“卧条”(把杨树枝变曲后埋在树坑里)方法栽植的“小老树”,20年也长不起来。于是,他们根据油松耐干旱、严寒,杨柳树喜潮湿的特点,提出“油松上山,杨柳下沟”的口号,将山上的杨柳树更换成油松,并间种柠条、杏树,形成“混交林”。

“你们当时为啥选柠条?”九爷问。

“刚上山那几年,我发现光秃秃的山头上,只有柠条长各比较好旺盛,后来发现柠条生命力、繁殖能力比较强,骡马啃食完能生存,被沙掩埋后也能生存,低温和酷热下也能生存。”张凤林回答。

“你知道柠条的繁殖力有多强?”

“在治山植树中,有一句话:‘柠条砍去一个头,弟兄九个往出走’,就是一年不下雨,柠条都不会旱死,就能看出柠条有多强大。”

九爷又从张凤林那儿学到了更多树木的知识,知道了树木分乔木和灌木。一般将乔木称为树,主干直立,植株高大,距离地面较高,。具有木质树干及树枝,可存活多年。树有很多种。而灌木中的石榴树、茶树,因为高大也称为树的。

有天晚上,九爷忽然想到以前听说张凤林5000斤山药的事,九爷想求证一下真伪,“1951年时,你们一下了捐出了5000斤土豆,听说上了报纸,是真的吗?”

两人看着九爷,笑着没有说话。

“那你们一年的收成是不是全捐出去了,你们吃啥?”

“那年,我们提前采了好多的树叶、野菜,淹了好多的白菜。”

“一年就吃白菜、野菜?”

“这有什么,我刚刚当和尚那年,正遇灾荒。庙里的田地颗粒无收,人们自家都没法过活,施舍的都是一些蔬菜,我们也吃了一年,直到第二年夏天。”张凤林答道。

害怕云志峰在家里久等,九爷想尽早赶回。张凤林和高进才见实在留不住,嘱咐九爷干完云家的营生再上山住几天,九爷满口答应。

告别张凤林和高进才,回到云志峰家。九爷就开始给炕沿下料,这根枣木粗细均匀,足有五米多长,木质坚硬。

九爷经过锯、刨、凿、沾,一条崭新的炕沿做完了。于是九爷准备把旧的取下来,把新的安上去。

他用斧子把炕沿两边的墙劈开一个洞,然后从一边把旧炕沿倾斜着抬高,慢慢地取出来。

放下旧坑沿,九爷准备把下面的旧土铲下去,突然发现在坑沿下面有一个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卧着的六根银条,银白中略灰色,拇指厚、二指宽,约一搾长。

“云东家,你在哪儿,快点过来。”

在隔壁干活的云志峰赶紧跑了过来,“田师傅什么事,什么事?”

“你看”

“银条,银条,从哪儿来的!”云志峰抓起一根银条有吃惊。

“对,银条,你家炕沿下发现的。”

“什么,我家炕沿下!”

“对,我把旧炕沿放下去,准备换上新做炕沿,发现了这个铁盒子。”

听到声音,云志峰的老婆也跑了出来,看到这的银条,惊奇的嘴都是合不拢,云志峰连忙向他重复了事情的经过。

九爷把银条递给云志峰,“给你,云东家,这下你可发财啦!”

“我的!”

“对,不是你的,是谁的。”

“是我们的,是我们的,我们发了!”云志峰的老婆抢过话题,把铁盒子接了过来。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银条,云志峰有些不知所措,“太好啦,太好啦,感谢我云家祖宗保佑他。”

云志峰的老婆正准备拿着铁盒子进家,“站住,你去割点肉、买点菜,我们应该庆贺一下!”然后,他又从盒子里取出来一根银条。

“田师傅,这根银条给你。”

九爷坚持推辞不用,“这是你的,我不能要。”

“田九爷,要不是你,我们这辈子也发现不了这些银条,或者你把银条藏起来……。”

“不行,我坚决不能要,你儿子结婚再是要钱的时候,再说我是光棍一个,要钱好没有多大的用处。”

两人推辞了半天,九爷始终坚持下去不收分文,云志峰只好作罢。

不一会儿,云志峰的老婆就收拾了四五个菜,烫了两壶酒。云志峰招呼九爷两人坐定,云志峰给九爷满满酙了一杯酒,

“田师傅,我敬你一杯。”九爷喝了。

“田师傅,我代表全家人再敬你一杯。”九爷又喝了。

“田师傅,我代表云家列祖列宗再敬你一杯。”九爷又喝了。

酒过三巡,两人边喝边聊。

“云东家,你们说这炕沿下怎么会有银条。”九爷问。

“我也不知道。”

“那么你家的房屋是不是祖辈留言下来的?”

“是的,我住的这房子是太爷那时盖的。”云志峰缓了缓又说,“难道是我太爷那时埋的?”

于是云志峰把他家的事情述说了一遍。清朝末期,云志峰他太爷时白手直家,靠贩卖羊毛、地毯发了财,最后在阳高县城开了第一家卖煤油的店铺——晋升祥,后又在大同、天镇开了分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1904年,便在老家西岭村盖了六间大瓦房。后来,在他爷爷的时候,社会兵荒地马乱,大同地区的煤油销售被阎锡山的堂兄所垄断,晋升祥转做棉布生意,一场大火把库房、店铺全部烧毁,从此家道中落。‘

“我爷爷死的时候,还告诉我们一句话:‘仁义古训,勤俭持家;福佑云家,才生木下’,说这是太爷定的家训,要我们牢牢地记住,太爷说迟早一天会有用的。难道说得就是这!”

九爷想了想,嘴里重复着云家的家训,“‘仁义古训,勤俭持家;福佑云家,才生木下’,才生木下是不是说的财富生于木头下面?”

“财富生于木头下面,就是说银条藏在木头下面。”

弄清了祖宗留下的家训,得到了祖宗藏下来的银条,云志峰十分高兴,最后一把自己喝醉了。

干完营生,九爷向云家告辞,云志峰死活非要把一篮子自家鸡下的鸡蛋送给九爷。

九爷没有预料到,后来高进才、张凤林两人治理水土流失的事迹,由阳高县县委书记王进采写了《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被辑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一书。**主席为此文加了按语。自此,高进才和大泉山闻名全国,先后有20个省(市、区)的数十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1956年高进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59、1964年高进才出席了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匣匠的棺材最新章节 | 风匣匠的棺材全文阅读 | 风匣匠的棺材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