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义久见其志坚决。知道多劝无效,应当战决。七月十四日,岛津大军动总攻击,绍运面对数倍于己的大军,仍然毫无惧色,更亲自指挥士兵防守,一众部下皆被他的忠勇所感染,个个欣然赴义,无不死命抗敌。经过十四日的血战,岛津大军于七月二十七日攻进了岩屋城,伤痕累累的高桥绍运仍不放弃,依然指挥部下退至本丸,力战到最后一刻。结果高桥军敌不过蜂拥而至的岛津军,自绍运以下共七百六十三名士兵全数殉难,与城共亡。终年仅三十九岁,法名「天叟寺殿性海绍运大居士」。
岩屋城一役,岛津军除了出乎意料地损失了约四千五百名士兵外,更耗费了很长时间,至城落之时,丰臣秀吉的先锋部队已经登陆九州岛,使得岛津义久统一九州岛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最后在立花宗茂的帮助下。丰臣大军终于在天正十五年〈1587年〉迫使岛津家投降,完成九州岛一统。
高桥绍运是一位能够与立花道雪相提并论的人物,世人称他们为大友氏两壁,意即他二人是支撑整个大友家的重心。他死守岩屋城的事迹,亦被后世人誉为忠义的典范。而过继立花家的儿子立花宗茂,因为协助秀吉平定九州岛有功,获赐筑前柳川十三万石的领地,并在日后的各场战役中光芒异射,大放异彩,号称不败的奇将。
因为高桥绍运、立花宗茂父子相继投了丰臣方,大友家已经没有任何的可能对抗德川家康的先锋军,于是决定投降。
大友家的现任家督是大友义统。大友义统于永禄元年生于丰后府内的上野馆,大友义镇(宗麟)长子,奈多鉴基之女所出。幼名长寿丸,小名五郎,以将军足利义昭赐讳,得名义统。天正十六年(1586)投降后得丰臣秀吉讳字,改名吉统。教名弗朗西斯。官叙左兵卫督、侍从。娶吉弘鉴理女、伊东氏女,有子大友义乘、松野正镇(正照)。大友家第二十二代家督。
继任时大友家正处于颠峰时期,是九州最大的势力。
义统于天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得承家督,天正六年在宗麟监护下进军日向,受命驻在大野郡野津地方。这时义统正热中天主教,野津一带信徒日日剧增,并且强烈否定佛教及神道,佛寺神社领地,往往夺以赐家臣。但是,大友军与岛津军的决战。最后惨败而终,自此以往,部下叛乱连连,义统也经历危机,一改故辙,于信仰大不谓然,后来对天主教始施镇压。
宗麟晚年,继室得子,威胁到义统的地位,义统暗起杀心,与父亲生隔阂,重臣多怀不满。天正八年田原亲贯作乱,将迫义统引退,使宗麟出山。宗麟不欲倾覆爱子,与义统约,合力弹压,旋得平定。一万田宗庆因进谏于义统,说他无节制地赐下领地,赏罚一由己意,轻视宿老,意见至十八条之多。
在日向、耳川之战中。四万大军被萨摩岛津家数千兵击溃。使大友家威望顿减,家臣离散。在以后几年内,更被岛津家打的无还手之力,所领从丰、筑、肥六国锐减至丰后一国还不足。不得不受秀吉的庇护。
宗麟为了解救自家的危机,上洛求援于丰臣秀吉,秀吉对九州素怀野心,果然动远征,将岛津镇服,大友家得以保有丰后一国,义统也在天正十六年(1586)受丰臣秀吉一字,改名吉统。丰臣秀吉禁教令一出,义统拖离天主教,逐传教士,并强令志贺亲善弃教,多所杀害,在领地内名声渐落。佛洛伊斯《蓬莱史》说:“(黑田)官兵卫得人望,有权威,义统当国而不败事,多得其助。”
大友家上下决定出降,却有数人不甘,其中以臼杵鉴的反对呼声最高。
臼杵鉴是大友家重臣臼杵长景的次子,本名鉴景,长景在当初的朽网亲满之乱中表现活跃因而被拔擢为加判众,更在享禄元年加封为见郡山香乡的代官,在长景死后,其加判众的地位由长子鉴续继承,而鉴则是在外交与贸易方面为大友家尽力。大友家臣,丰后三老之一。活跃于大友家的兴盛时期,主管大友家的外交事宜。也曾在筑前、丰前、肥后的军事行动中担任过指挥。
天文八年,大友家嫡子塩法师丸(大友宗麟)元服,受将军足利义晴赐偏讳「义」字,名为义镇,为此当主大友义鉴特别修书回礼由臼杵鉴带着太刀、马、黄金等重礼上洛献给义晴。之后在天文十六年时促成和四国大名一色义晴的婚盟,让义镇迎娶了义晴之女。
同时身任志摩郡代对周边的在地领主进行安抚将其收为与力,替大友家在筑前西部势力的安定尽力。天文十九年,大友义镇察觉到父亲义鉴想废掉他另立三弟塩市丸的想法,遂先透过军师角偎石宗劝服了包含臼杵鉴续、鉴、吉冈长增、吉弘鉴理等重臣,然后迅雷不及掩耳地动了那令九州岛震惊的二阶崩之变,大友义镇协重臣津久见美作守与田口藏人,袭击大友义鉴的居所亲手弑父杀弟,将大友义鉴、义鉴的女儿、塩市丸和他的生母全数杀害,夺取君位,成为大友家第二十一代当主。并且向反对他继位的叔父菊池义武动攻击,亲率大军压境,阵中臼杵鉴担当第五军的副将协助吉冈长增率领海部、宇佐郡众出阵和上妻镇房及蒲池鉴盛合力扫荡了上下筑后的亲菊池派。
在义镇夺位之后,臼杵鉴在大友义鉴的遗命指定下担任管理大友家重要书籍和日记箱的奉行,同时鉴因为早先已经和义镇取得默契,乱后其地位不变,臼杵鉴也在天文二十一年陶晴贤杀害大内义隆后中介义镇之弟八郎晴英继为第三十二代大内家督,是为大内义长。弘治三年,臼杵鉴在宗麟政权之中升任加判众的要职。与吉冈长增、吉弘鉴理并称「丰后三老」并将名字由鉴景改为鉴。
严岛会战后,大内家在中国的势力遭到毛利元就侵吞而全数瓦解,义镇之弟大内义长更在且山城笼城时切月复自杀,意图夺下大内旧领的大友义镇和希望指染博德的毛利元就之间的冲突以势不可挡,两家正式开战。在永禄至元龟的这段期间,臼杵鉴和户次鉴连、吉弘鉴理等分别担任各地军总司令官的勤务,于丰、筑、肥等国出阵和毛利家及依附其下与大友为敌的秋月、原田、筑紫、高桥、立花诸氏展开一连串的战斗,因功被封为玖珠郡方分〈方分为大友家的特别职衔,相当军团长之意〉,同时仍兼任外交职务,于永禄二年替宗麟修礼上奏向将军足利义辉献上三千贯以补任丰前、筑前、筑后的守护职。
永禄八年。毛利元就成功策反了大友一族筑前立花城主立花鉴载后,宝满城主高桥鉴种和本来还降服于大友家之下的的筑紫氏、秋月氏纷纷树起反旗,倒向毛利家。臼杵鉴与户次道雪、吉弘鉴理、志贺亲度诸将在大友宗麟的授意下率领两万大军出兵征讨,于翌年先是攻陷高桥鉴种的岩屋城,逼降五个山城的筑紫惟门,同时臼杵鉴还前往博德劝说神屋宗浙勿要放弃博德,让他重新归津经商。臼杵鉴与户次道雪、吉弘鉴理再度率两万大军出阵,在甘水、长谷山与秋月军七度激战,之后猛攻入秋月氏的邑城,迫使秋月种实转进古处山城。
当时大友军布阵于庄山,遭到秋月种实的四千奇兵夜袭陷入苦战,最后是户次道雪亲自殿后抵挡秋月军的追击,吉弘、臼杵两队方安然撤往筑后。永禄十一年,臼杵鉴、户次道雪、吉弘鉴理等再度出兵攻打立花鉴载的立花城,鉴载兵败自刃,立花山城才重新回到大友家手中。
元龟二年,臼杵鉴被大友宗麟封为肥前方分的职务,之后在天正元年,大友宗麟所派遣的南蛮贸易船归国之际行经岛津家所属的港口时遭当扣留,最后也是由长期负责大友家外交贸易事务的臼杵鉴前往进行交涉,赠送了伊集院忠栋铠甲一领,挥其圆滑手段将事情解决。
臼杵鉴劝说大友义统顽抗到底未果后自害,法名富春院殿威翁宗势居士。
大友义统因为宿老臼杵鉴自尽,而心灰意冷,遂将出降的事宜交付给重臣佐伯惟定打理。佐伯惟定幼名太郎,大友氏家臣栂牟礼城主佐伯惟直的嫡子,在祖父惟教与父亲惟直、叔父镇忠在耳川之战中一同讨死後,继任为第十七代家督,自天正七年起,倚栂牟礼城不断与北上的岛津军对抗。天正十四年,在岛津家迫降失去英主龙造寺隆信的龙造寺家後,一方面由肥後北上蚕食大友领地,另一方面则让四弟岛津家久统率大军从日向往丰後攻打,同时岛津义久大量驱使谋略以所领安堵的条件大规模地对大友家旗下诸将进行内应工作。眼见大友家大势已去的入田义实先与岛津义久内通,之後南山城主志贺鉴隆、久住町的麻生绍和、朝日岳城守将柴田绍安相继传出成为岛津军内应的消息。除此之外,松牟礼城主田北镇利、鸟屋城一万田镇实、山野城的朽网鉴康、镇则不但在面对岛津军时直接降伏更进一步将岛津家的势力引入筑後一带。
在四周的友军一个接一个倒向岛津方後,岛津家久劝降的使者也来到了栂牟礼城。佐伯惟定不但坚拒了使者的劝降。还将使者当场斩杀,本来两军交锋,不斩来使,佐伯惟定这番无礼的举动正是要表明自己誓死对抗的决心和意志。在击退了来袭的岛津军之後,佐伯惟定与甫突破新纳忠元包围的冈城城主志贺亲次一同展开炽烈的反击,将当初被岛津家寝返的南郡诸城逐步夺回大友家,使大友家得到更多的喘息空间,支持到丰臣秀吉出阵。天正十五年正月,丰臣秀吉正式开始进行九州讨伐。
因为主持大友家受降有过,佐伯惟定甚至受到总大将丰臣秀长的接见,被委以方面大将的重任。在征讨九州期间大为活跃的佐伯惟定在得到秀吉所赐的感状後随秀长军反攻,再立战功。
看到大友家降伏,依险要的地势负隅顽抗多日的秋月氏也顺风归降。秋月家归降后,北九州东部的大片领地就此被丰臣方占据。
秋月氏前身大藏氏,相传为东汉灵帝后裔,在应神天皇时代归化日本的阿智使主为其先祖。大藏氏历代任为朝廷做官物收纳职事的大藏之职,因而得名。一说为居住在备中大藏谷而得名。
大藏春实于天庆三年平定了藤原纯友的反乱,朱雀天皇赐予锦之御旗及天国之短刀,拜为征西将军,领筑前。由此大藏氏(秋月氏)以筑前及北九州地区为根据地,存在了数百年。其家纹为三抚子与轮违唐花。三抚子表示天皇认其氏族为“大和抚子”,受天皇庇佑。唐花表示其氏源出自中国。后大藏氏嫡流原田氏因居住在三笠郡原田村而改姓原田。
延历二十四年,传教大师(最澄)从大唐归来,用古处山城的大木建造了七尊药师如来像。现位于朝仓郡朝仓町(此朝仓非本家朝仓)南淋寺的这七尊塑像是日本国家指定重要文化遗产。相传传教大师向这七位如来祈求渡海平安并许以归来之日塑造雕像,归来后他果然建造了这七尊雕像。这古处山的山顶便是后来秋月家世代的居城古处山城的所在。
大藏氏(秋月氏)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氏族,更因其与中国的关系而显得神秘。其历代均为朝廷重臣,如此显赫的出身是许多家族所不能比拟的。
建仁三年大藏氏的嫡流后裔原田种雄因将武田有义谋反的消息通报给当时的镰仓幕府二代将军源赖家,而被恩赏秋月庄为领地。种雄移住秋月庄,改姓秋月,成为筑前秋月家的初代当主。
文永十一年爆文永之役,元军第一次入侵日本,却被“神风”击退。
建治二年后来的四代当主秋月种赖为防备元军再次来袭,在博多的海岸筑造防御工事。
弘安四年元军再度来袭,三代当主秋月种家率包括亲族一党在内的二千七百余人出阵博多之津,与敌浴血奋战立有功勋。竹崎季长在《蒙古来袭词绘》中生动的描述了秋月家军队乘小舟冲向敌阵的情景。
建武二年后醍醐天皇与将军足利尊氏爆战争,足利氏获胜,开创了室町幕府。南北朝纷争时期的延元三年,六代当主秋月种贞跟着筑前守护菊池氏起兵讨伐足利氏,于多多良浜合战中被足利军击败,种贞讨死,随即足利直义率军包围了古处山城,秋月一族二十余人讨死。后七代当主秋月种高宣布向足利氏臣服,秋月家才免于灭亡。
正平十四年,秋月种高与足利方的小武赖尚在筑后川击败了菊池武光军。而到了应安元年,秋月氏又倒向菊池氏。
这个时代的秋月家被称为“作日足利,今日宫方”,因其全无节操而为世人所不齿。但是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卫保身而不得不放弃立场和原则,尽管自己很讨厌却又不得不做,可能也是当时那个时代许多家族的写照吧。
应仁元年,爆了应仁之乱。十二代当主秋月种照于宽政五年从于西军的山名宗全,经过几年的战乱后,终于因东西军的统帅归天而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文明九年,种照修缮领内的古处山城,杉本城,并筑造新城。古处山城左前方的荒平城就是在这时建造的。相传天正十五年三月六日,丰臣秀吉曾在此留宿。
文明十八年,十三代当主秋月种朝于鸣门山谷中建造秋月山大龙禅寺。现在寺内保留有十四代当主秋月种时之墓。
此时的北九州,大友氏与菊池氏的势力正盛,两家联合对秋月家动进攻。永正四年,种朝用计将大友义继,菊池武重之军诱至古处山下,击败了敌军。
大永四年,十三代当主种时与大友义继达成和睦,但这表面上的和睦绝不会持续很久,种时暗中仍对大友氏加强兵备严加防范。
享禄四年,秋月种时在对古处山城进行加强防御工事的行动中病逝。
天文十年,大内义隆在中国地方威势日盛,其积极开展与大明国的贸易,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使其有能力将势力延伸至北九州地区。
天文十二年,九州南端的种子岛传入了铁炮,这对九州地区的诸大名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天文二十年,看似纵横无敌的大内义隆却被配下的重臣陶晴贤背反,于大宁寺自刃。
弘治元年,掌握了大内家的陶晴贤在严岛合战中败给了毛利元就,自刃身亡。大内氏灭亡后,十五代当主秋月种方与毛利氏交好,继续与大友氏相抗争。
而这时的大友家当主大友宗麟对前来传播天主教的葡萄牙传教士采取保护政策,并借此展同外国的贸易,从而获得了大量的铁炮作为军事资源。
弘治三年七月,大友宗麟联合少武,筑紫两家共出动兵力两万余人大举进攻秋月氏,欲一举灭亡秋月家。种方于古处山城笼城,拼死抵抗。十二日,城破,种方及其长男春种讨死,城**讨死两千余人。只有种方的另外三子种实,种冬,种信被委托于僧人高音交给周防的毛利元就得以幸免。此时的种实年仅十三岁(一说九岁)。
在与大友氏长期的战争间,秋月家始终处于弱势。终于在弘治三年被大友军攻破了世代的居城古处山城,十五代当主秋月种方与其长男春种也在城破后讨死,秋月家到此可算是灭亡了。其后,因为得到毛利家的帮助,秋月家又得到了复兴。
十五年一月,九州征伐第一,第二军出阵。三月,本军丰臣秀吉出阵。
三月间,秋月城被七万丰臣军围困。秋月忠美的家臣惠利内藏助畅尧提出假投降,种实应允。惠利于广岛谒见了秀吉,说道:“秀吉真是大人物,军容整齐,威风凛凛。秋月家绝不可与丰臣军敌对,愿能永世和睦。”
岂料此番话传到秋月城后,惠利的妻子信以为真,在鸣海大岩上切月复谏死,这块岩石就是保留至今的人称“月复切岩”的岩石。
四月四日,秋月城终于放弃了抵抗,种实与长子种长(十七代当主)在献出了家宝茶具梄柴肩冲和名刀国俊及十六岁的女儿后,开城投降。战后种实与种长被转封至日向的高锅城。
“大友、秋月两家归降,丰臣方已经占据了北九州的东部。接下来,应该就是讨伐北九州西部的龙造寺家了。”南光坊天海因为战事告一段落,难得清闲下来,也不忘来与德川家康商讨接下来的联军走势。
“呵呵,我们的士兵许多是最近两年招募的,让它们多经历几次战役也好。现在联军势大,只需稍微用心一点就可以屡屡完胜,我们必须利用好这次九州征伐,让我军起到一个较好的练兵作用。”德川家康似乎也有自己的打算。
征服大友秋月等北九州东部的势力后,德川家康奉命征讨北九州西部的龙造寺等家派。
龙造寺的氏源有诸多说法,一般认为是管理肥前地方官的近臣,甘南备峰城的高木君的支流。这个高木君的家系,有藤原秀乡一说和藤原隆家一说。文治二年(1186年)九月二七日、高木家的南二郎季家担任肥前国佐嘉郡小津东乡的龙造寺村的庄主职务,由此为龙造寺家的开始。
肥前龙造寺氏始于出身藤原氏流的高木氏。文治二年(1186),大宰大弐高木秀贞之子季平来到肥前国佐嘉郡小津东乡的龙造寺村出任地头后,这一族就改姓龙造寺氏。室町时期龙造寺家作为主力协助肥前守护少弐氏与大内家、涉川家作战。但长期的作战使家内产生了分歧,到室町末期龙造寺家分裂成嫡流龙造寺家和的村中龙造寺与庶流龙造寺家兼的水ケ江龙造寺两部分。而家兼的曾孙就是龙造寺家中兴之祖隆信。
龙造寺家的现任当主是龙造寺隆信,是战国时期九州肥前国的大名。本姓藤原氏,幼名长法师丸,还俗前法号“圆月坊”,还俗后改名“胤信”。有“五州太守”之称,外号“肥前之熊”。龙造寺隆信在位时构筑了龙造寺家的最大势力,与丰后大友氏、萨摩岛津氏并称为“九州三雄”。
1529年(享禄二年),龙造寺隆信出生在肥前国佐嘉城,为水江龙造寺周家嫡子,七岁出家法号圆月。
1545年(天文十四年),龙造寺隆信的祖父龙造寺家纯与父亲龙造寺周家因试图谋反主君少2冬尚失败,被少2氏重臣马场赖周诛杀,隆信跟随曾祖父龙造寺家兼逃往筑后国投蒲池氏。
1546年(天文十五年),在蒲池鉴盛的援助下,龙造寺家兼举兵诛杀马场赖周,再兴龙造寺氏。家兼遗命圆月继承家业。圆月于十八岁还俗改名龙造寺胤信,继承水江龙造寺家,归属于龙造寺本家龙造寺胤荣。
1547年(天文十六年),在大内义隆的帮助下,龙造寺胤荣追放少2冬尚,成为肥前守护。
1548年(天文十七年),龙造寺胤荣去世,龙造寺本家绝嗣。龙造寺胤信娶胤荣未亡人继承本家。但胤信从水江分系继承本家引起了原本隶属于龙造寺胤荣家臣的不满。而胤信则于年(天文十九年)受大内义隆保奏获得山城守一职,并拜领大内义隆一字更名为龙造寺隆信。在西国最强大的大名大内义隆为后盾的背景下,隆信成功压制了家臣的反对。
1551年(天文二十年),大内义隆为家臣陶睛贤所杀,龙造寺家重臣土桥荣益趁机起事,联合亲大友的肥前国国人众围攻龙造寺隆信,拥立龙造寺监兼。隆信被迫逃往筑后,再次请求柳川城主蒲池鉴盛的支援。后得到了蒲池氏领地内三潴郡一木村(大川市)约三百石的封地,并受到蒲池氏家臣原野惠俊的照顾。
1553年(天文二十二年),在蒲池军的护卫下,龙造寺隆信成功的返回肥前并流放了龙造寺监兼,确立了对龙造寺家的绝对控制权。
1559年(永禄二年),龙造寺隆信进攻少2氏,逼使少2冬尚在势福寺城自杀,少2家灭亡。
年(永禄三年),龙造寺隆信攻灭千叶胤赖,并于1562年(永禄五年)确定了东肥前的支配权。
龙造寺隆信势力的迅扩张引起了近邻诸国人众的恐慌。1563年(永禄六年),有马氏联合大村氏向东肥前进攻。龙造寺隆信联合千叶氏,将联军击破。
1569年(永禄十二年),大友宗麟垂涎龙造寺家领地,亲自率军六万在高良山布阵,原已屈服的肥前国人众纷纷离反。此时毛利元就攻击大友家的领地丰前国,两军议和后退兵。
年(元龟元年),大友军以大友亲贞为总大将,率军六万再次攻击龙造寺家,而龙造寺军仅有五千人。龙造寺隆信接受锅岛信生(锅岛直茂)的建议,动突袭,大友军大败。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成松信胜讨取了大友军总大将大友亲贞的级。这就是著名的今山合战。战后大友宗麟求和,龙造寺家名义上服从于大友家,但实际上已经奠定了九州三足鼎立的基础。
今山合战后龙造寺隆信和锅岛直茂的勇名远播,加快了统一肥前国的步伐。龙造寺隆信的母亲在丈夫死后,下嫁给家臣锅岛清房(锅岛直茂之父),使锅岛家保持绝对忠诚。
1572年(元龟三年),龙造寺隆信流放了少2政兴,完全消灭了少2家的残余势力。1573年(天正元年),平定西肥前。
1575年(天正三年),平定北肥前。1576年(天正四年),开始对南肥前进行攻略。1577年(天正五年),大村纯忠降服。1578年(天正六年),有马信贵(有马晴信)降服,肥前国全境为龙造寺隆信所控制。
1578年(天正六年),大友军在耳川之战大败,势力更加弱化。龙造寺隆信趁机向大友家的势力进军,将势力伸展至下筑后,东丰前,筑前西南部及肥后北部。今山合战后十年后,龙造寺家势力达到鼎盛期,九州岛九个国占有五个,成为九州最大的势力。龙造寺隆信号称五州太守,人称肥前之熊。
1578年(天正六年),龙造寺隆信让位给儿子龙造寺镇贤(龙造寺政家),隐居于须古(有一种说法龙造寺隆信于1581年(天正九年)隐居),但仍然控制政务。此时的龙造寺隆信逐渐沉湎于酒色,暴虐好杀,本已降服的国人渐渐离心。
筑后国的蒲池镇涟(镇并)是龙造寺隆信的女婿(因为曾经受过镇涟之父蒲池鉴盛的大恩,隆信将其女儿玉鹤姫嫁与镇涟),协助隆信东征西讨。但隆信成为五州太守之后,为了将领地延伸至九州中央地区,遂产生将筑后占为己有的念头,因此与蒲池镇涟产生嫌隙与对立。
年(天正八年),龙造寺隆信捏造借口,率领约二万的兵力攻击蒲池镇涟的本城柳川城,但龙造寺军最终未能攻下这座九州有名的不落之城,在镇涟的伯父与隆信手下田尻鉴种的奔走下双方达成停战和议。
1581年(天正九年),在锅岛直茂等人的献计之下,龙造寺隆信以岳父的名义诱骗蒲池镇涟至肥前国赴宴,并将其杀害,仅存于柳川的蒲池氏一族最后也在柳川之战中被杀。
因为龙造寺隆信这般冷酷无情,恩将仇报,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贤兼开始动摇。贤兼与黑木家永、蒲池益种(黑木益种)、田尻鉴种等人,皆因此事件开始反抗龙造寺隆信的领导,使得隆信经营筑后更加棘手,并埋下了日后龙造寺家灭亡的远因。
1581年(天正九年),岛津氏降服相良义阳,开始侵入肥后国北部龙造寺势力圈。岛原半岛的有马晴信趁机背弃龙造寺隆信,结好岛津义久。
1583年(天正十一年),龙造寺军总动员进攻有马氏,两军达成和约。
“现在龙造寺家正在和有马家交战,只要我们派出使者去有马家联系以援军身份参战,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对付龙造寺家。”南光坊天海献计说。
“嗯,就这么办。”
得到德川家康肯后,德川家派出援兵,双方战事再开。龙造寺政家是有马晴信的女婿,龙造寺隆信决定亲征,由于过于肥胖已不能乘马,于是坐轿子指挥战斗。龙造寺军六万人(关于此数目有诸般说法),与德川、有马联军仅六千人在冲田畷开战。德川军大将神原康正使用奇谋,用铁炮队打乱龙造寺前队,伏兵直扑龙造寺隆信本队。龙造寺隆信以为军队自乱,大声吆喝,暴了位置,被德川军大久保长安斩杀。享年56岁。据说龙造寺隆信死前的遗言是:“红炉之上一点雪”(意指生命如同火炉上的雪即将消逝)。重臣锅岛直茂将隆信的遗骸抛弃在战场独自逃回肥前。战后德川家归还隆信的头颅,却被龙造寺家认为不吉利而拒绝。
龙造寺隆信的长子龙造寺政家能力拙劣,加以体弱多病无法主持政事,龙造寺家的实权因此落到锅岛直茂手中,之后由锅岛氏起而代之,继承了佐贺藩的地位。
龙造寺隆信的墓地在佐贺市本庄町高传寺。
外号“肥前之熊”的龙造寺隆信是个疑心重而冷酷无情之人。此外关于隆信战死沙场,据说是因为当时隆信是乘轿出征,结果抬轿的家臣们在龙造寺军战败时,把隆信跟轿子一起丢在战场上自顾逃命,才使隆信被德川军逮获而被格杀。从中不难看出是因为隆信当时已大失人心的后果。
龙造寺家家徽是十二日足。关于龙造寺隆信的个性大部分是否定的评语,背叛、忘恩负义、冷酷残忍、卑劣狡猾等都是他个性的写照。
龙造寺政家是隆信长子。天正六年(1578)在隆信制霸岛原半岛时娶了有马晴信的女儿为正室,这就是为什么冲田畷之战之战隆信不让家督政家指挥的原因。
隆信死后,政家听从祖母庆藏尼(隆信之母,后来嫁给锅岛直茂父亲清房)的建议,在叔父信周、长信及弟弟家种、家信的协助下,邀请锅岛直茂来佐嘉城参政。同年在直茂与秋月种实的调停下与德川氏和解,并且通过家康向秀吉表示臣服的意向。锅道直茂借掌控家中权柄的机会,主动要求出任秀吉的先锋并因此受封肥前大片领地。地位已凌驾于龙造寺家之上。次年七月,政家身染重病。在与母亲庆藏尼商谈后,决定在嫡子高房(年仅三岁)成*人前由锅岛直茂代行政令。
随后,政家将家督委托给直茂后开始隐居。这使得直茂取代龙造寺家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锅岛直茂别名:信
信生.法号:日峰宗智,官位:左卫门大
飞弹
加贺守
“身为武士就是寻求死的真谛!”就是说,如果要在生和死必取其一的话,身为一名真正的武士将丝毫不会有所犹豫,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以以求一死的态度去拼杀。对武士来说,对生命的执著追求是最耻辱的事情,也是怯弱的表现。这就是武士道的典籍《叶隐》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今天,《叶隐》这部彰显武士道的著作的名声早已传出了主人公锅岛直茂的故乡肥前。江户时代肥前佐贺藩(佐贺古名佐嘉)的缔造者锅岛飞騨守直茂乃锅岛骏河守清房之子。锅岛直茂于天文七年(1538)三月十三日降生在佐贺的本庄馆(今佐贺市本庄町)。直茂在他的一生当中几经沉浮,从一介陪臣最终成为领地达三十五万七千石的雄藩之主,这段经历实在值得我们来探询一番。
隆信与直茂是名义上的兄弟。
战国时代佐贺地方的大名是在九州唯一可与大友氏和岛津氏抗衡的豪族龙造寺氏。龙造寺隆信担任家督的那些年是龙造寺氏的极盛时代。锅岛直茂九岁那年,他的父亲清房已经是龙造寺家中举足轻重的重臣了。直茂的母亲是龙造寺家纯的女儿,龙造寺周家的妹妹,法号“花溪”,也就是说,她是龙造寺隆信的叔母。龙造寺隆信和锅岛直茂实际上是堂兄弟的关系。尽管隆信和直茂有着血缘上的联系,但是作为龙造寺家臣的直茂必须为主君隆信尽忠尽职。他在一次次合战中为了隆信的江山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直茂幼名彦法师丸,后来又改称孙四郎,成年之后先后称左卫门大夫信安、飞騨守信昌,中年改为信生,最后才称直茂。锅岛直茂小时候曾经当过小城的领主千叶氏的养子,他在养父有了亲生儿子之后,又回到了本家。直茂年轻的时候就以智勇双全、仁爱守礼而备受称赞,是龙造寺家最有声望的青年将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