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谱 124、史府吊孝

作者 : 杨山林

贾似道和廖莹中买了香烛,前往史府吊孝。

红白喜事本就是冲淡亲朋之间隔阂的好时候,以贾涉与史弥远的关系,贾似道前来哭“伯父”自是情理之中,史嵩之心中对他虽恨,也没有不接待之理?

贾似道在灵前哭得悲痛欲绝,史嵩之对他的怨恨自然淡了。

酒席上,贾似道极尽谦恭之能事,向史嵩之说道:“唉,大哥呀,过去我少来看望伯父,不是我不知好歹,是我不好意思来呀!您想想,我文不行,武不中,浪荡成性,一身毛病,伯父见我能不生气吗?我是怕丢父亲的脸,丢伯父的脸啊。我急着进步,就是因为这呀!”

贾似道如此“推心置月复”,史嵩之便有些脸红:“似道,我过去对你关心太少,没有对你好好管教,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以后你要好好干,把毛病改了。当官就要像个当官的样子,莫贪小利,坏了大节,也莫浪浪荡荡,让人笑话。”

“我一定好好听大哥管教。”贾似道见史嵩之放下了官架子,便慢慢引他上套。“哥,我上这儿来时,看见一个老家伙坐在大街上,举着个大木牌子——”

“我知道。”

“把他抓起来呀。您要觉得抓起来不恰当,我带人去揍他。”

“身正不怕影子斜,理他干什么!”

“哥呀,话是那么说呀。要是四面都点火,影子怎正得了啊?三人能成虎,何况万人说?人们都不知道真相,哪能知他牌子上写的是真是假啊?我听董公公说,这几天进宫的朝臣特别多,比过去多了好几倍啊!您没上班,他们进宫干什么?有什么急事不能等您上朝再处理吗?您不上班,他们就不会到家来奏报吗?”

史嵩之自负专权,并且多疑善感,听了贾似道的话,便认为有人要在他守丧期间搞什么名堂,心里便有些焦躁起来。

贾似道贼喊捉贼继续添柴:“哥呀,您能不能查一查,那个老家伙是谁指戳的?这事会不会和朝中别有用心的人有联系呀?”

贾似道所说正是史嵩之心中所想,史嵩之自然感激得不得了。他为贾似道满上一杯,自己也端起杯子,说道:“似道,哥以前有什么关心不到的、对不住的,你请原谅。咱喝了这杯酒,前事勾销,重新开始!”

贾似道一饮而尽:“好,从今往后,我便死心塌地跟着哥了。哥叫我上东我不上西,哥叫我打狗我不撵鸡。别说哥训我几句,就是打我几拳,踢我几脚,我也当是大哥代伯父教训我了!”

不出贾似道所料,史嵩之难以守制,方才居庐数日,便以国事不能耽搁为由请求赵昀上朝,赵昀同意,即下诏起复,仍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贾似道抓住这个事件,让廖莹中、翁应龙、宋京暗中四处张贴、发放传单,并暗告董宋臣、丁大全予以密切配合,且亲自联络上次闹事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陈宜中等太学生,让其发动太学生兴风作浪。

这预示着一次权力的重新分配,斗争已经白热化,台上人不想下来,台下人急着上去;官小的想升,没官的想争,文武百官不由得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众臣本就在关注邓若水之事,加上此事,更都觉得是个谋利时机,岂有不踊跃参与之理?

将作监徐元杰首先出头,请收回起复史嵩之成命,赵昀不从。

陈宜中联系太学生黄恺伯等一百四十四人,叩阍上书,劾论史嵩之不守父丧,遽行起复,大逆不道,无过于此。

这篇疏书,洋洋数千言,直将史嵩之批得体无完肤。

其书主要内容是:

臣等窃谓,君亲等天地,忠孝无古今。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孝而可望其忠也。昔宰予欲短丧,有期年之请。夫子犹以不仁斥之,宰予得罪于圣人;而嵩之居丧,即欲起复,是又宰予之罪人也。且起复之说,圣经所无;而权宜变化,衰世始有之;弼以金革变礼,不可用于平世。至若郑居中、王甫辈,顽忍无耻,固持禄位,甘心起复,灭绝天理,卒以酿成靖康之祸,往事可鉴也。

彼嵩之何人哉?心术回邪,踪迹诡秘,曩者开督府,以和议惰将士心,以厚赀窃宰相位;罗天下之小人,为之私党;夺天下之利权,归之私室;蓄谋积虑,险不可测。在朝廷一日,则贻一日之祸;在朝廷一岁,则贻一岁之祸;万口一辞,惟恐其去之不速也!嵩之亡父,以速嵩之之去,中外方以为快,而陛下乃必欲起复之者,将谓其有折冲万里之才欤?陛下眷留嵩之,将以利吾国也,殊不知适以贻无穷之害尔。

且嵩之之为计亦奸矣,自入相以来,固知二亲耄矣,必有不测,旦夕以思,无一事不为起复张本。当其父未死之前,已预为必死之地。近畿总饷,本不乏人,而起复未卒哭之马光祖。京口守臣,岂无胜任?而起复未终丧之许堪。故里巷为十七字之谣曰:“光祖作总领,许堪为节制,丞相要起复,援例。”夫以里巷之小民,犹知其奸,陛下独不知之乎?台谏不敢言,台谏嵩之爪牙也;给舍不敢言,给舍嵩之月复心也;侍从不敢言,侍从嵩之肘腋也;执政不敢言,执政嵩之羽翼也。嵩之当五内分裂之时,方且擢奸臣以司喉舌,谓其必无阳城毁麻之事也;植私党以据要津,谓其必无惠卿反噬之虞也。

自古大臣不出忠孝之门,席宠怙势。至于三代,未有不亡人之国者。汉之王氏,魏之司马氏是也。史氏秉钧,今三世矣。军旅将校,惟知有史氏;而陛下之前后左右,亦惟知有史氏。陛下之势,孤立于上,甚可惧也……

这道奏疏,签名者既达一百四十四人,幕后参予者更是无计其数,还能不把史家的新事旧账翻个底朝天?

众觉赵昀见了,也应感悟,哪知仍如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影响。

贾似道加紧添柴助火,又联络武学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京学生刘时奉、王元野等九十四人,又接连上书陈请,令史嵩之终丧,以维纲常大节。

赵昀仍是没有答复。

公正而言,赵昀此事做得不算糊涂。一个人孝与不孝,不在于是否遵守教条,给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史嵩之放长假,让其为父守丧,确实是不利于朝政的。但是宋王朝的立国精神,早跟儒家学派的保守思想,像水乳一样,融合为一。而皇帝为了加强士大夫互相间的牵制,以防团结生变,特别鼓励弹劾和检举的措施,又像枷锁一样反过来套住了自己,使他不能置至不理。

贾似道抓住这一点,四处游说,煽风点火,以为发动太学生喧闹起来,将史嵩之纳入“奸臣”、“小人”系统,对方倒台便定局了。如今毫无结果,他岂能善罢干休?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三日两命案。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流氓谱最新章节 | 流氓谱全文阅读 | 流氓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