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 第一0二章 张爱玲的“恨切切”的记忆

作者 :

一个人,最感到悲哀的恐怕就是:人人都在升腾的时候,自己却在向深渊里坠落。

有一件事不能不承认,张爱玲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似乎一直处于一种奇特的对立之中。

我们来看看张爱玲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中国正处在抗初期最为艰难的时刻。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大城市一个接着一个陷落,中国百姓惨遭蹂躏,南京大屠杀30万冤魂血迹未干,国家承受着空前的灾难与破坏。这一年,张爱玲逃出了她那阴暗腐败的家庭,满怀重生的喜悦,开始了新的生活。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一个城市和几十万人落入日军手中,身在其中的张爱玲上完了她人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却从此泯灭了家国恩仇,彻底将自己封闭进文学的小天地中,并且才华日显。

1943年,国家仍在继续受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战场上血流成河,无数房屋被夷为平地,生命和财产正以惊人的速度遭受毁灭。这时,积蓄了足够能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张爱玲全力以赴向文坛冲击,并且一战功成,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最耀眼的文坛新星。

1944年,中国正处于在黎明前最黑的的黑暗中,无数的有为之士在日伪统治下的各个城市,被逮捕,遭囚禁,受酷刑,最后被残忍杀害。文坛新星张爱玲却正忙着印刷发行她的文集《传奇》、《流言》,一个奇迹连着一个奇迹,轰动之后还是轰动。《传奇》4天月兑销的出版神话让张爱玲登上了事业和人生的顶点,并且连爱情也来了,24岁的张爱玲成了被幸运之神最为青睐的人了。

到了1945年,熬过了8年抗战的人们迎来了他们的胜利,举国狂欢,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张爱玲创作的繁荣却在这一年陡然萎缩,柯灵这样形容张爱玲:“好像放电影断了片”。

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河清海晏,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民元气十足地准备创造新的历史,新的生活。而张爱玲却开始进入她人生的低谷,她自动从生活的舞台上隐退了,从此开始了她的长达46年的半隐居和隐居生活。这是后话。

张爱玲像一个燃烧过于猛烈的火把,在两年的时间内(1943——1945)将自己烧尽,虽然一时焰光冲天,艳丽壮观,然而毕竟此后是难堪的寂灭冰寒。两年的风光无限只衬出漫长46年幽居生活的辛酸冷落。

有谁会想要这样的一生?除了张爱玲。她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她是不得不自己萎谢了。

张爱玲过于沉迷于个人的小世界,过于强调小人物与大历史的分离,不静眼去看更广大世界里的黑白正邪,执意要把命运与这个不清白的男人栓在一起。那么,欠债还钱,从眼下起就要开始付代价了。这时候的张爱玲遭到了最严厉的舆论清算。

抗战一胜利,张爱玲就身陷一种尴尬的处境之中。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惩治汉奸的工作很快启动:

1945年9月27日,《处置汉奸条例草案》颁布;

同年11月23日,《处理汉奸案件条例》颁布;

同年12月6日,《惩治汉奸条例》颁布。

对于“汉奸”的定义与界限似乎有了明确的依据,实际的情形却不尽然。

客观上,法律条文只是一个原则的规定,不可能细致入微到无所遗漏,况且在沦陷区生活的人口数目庞大,与日伪有关系的情况千差万别,各有不同。比如卖身投靠的、半就半推的、先被迫后情愿的,为虎作伥的、与帮过忙的,在伪敌控制的机构里工作过的,与敌伪有所交往的,等等,形形色色,都要甄别清楚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作此甄别工作的人政策水平、法律专业水平的高低都存在问题,何况还是有人根本不想照章办事,只按一个人的好恶以及厉害关系来决定是否定人以罪,故而使这场捉“汉奸”运动存在着极大的随意化与扩大化。

在这样混乱的社会状况下,苏青虽然认定自己不是汉奸,但是也难免不为个人的安全担心,因为别人未必这样看她。她就曾被要求填写《敌逆分子调查表》,见到表中有一项是“附敌或附逆经过”,她不禁脸色聚变,“拂衣径去”。苏青也曾想过要到老家去避避风头,于是她去见老熟人周佛海,想问他借些钱。

这时候的周佛海是蒋介石利用掌权的汉奸势力暂时控制沦陷区的最高司令长官,以防沦陷区被共产党占领,以等蒋介石自己的部队到来接手沦陷区。

大小汉奸们也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弃暗投明”,所以周佛海正在被重庆方面任命担任“京沪行动总指挥、上海行动总司令部总司令”。(所有政治幼稚的汉奸们没有逃月兑国民政府的抓捕清算,只有胡兰成拒绝忽悠、拒绝高官,头脑清醒地逃月兑了汉奸运动对他的抓捕。)

周佛海对苏青的回乡避祸的念头全不以为然,说道:“你又没有做过什么事,若像你这样的人要捉,那么,半个上海的人都要捉光了。”举国检举讨伐汉奸的运动,使苏青的处境并不是像周佛海说得那样轻松。

苏青真的在一天夜里抓捕了,被军统捉去审问了一回,虽然没有吃什么苦头就被放出来了,但所受惊吓非小,她自己把这一幕记作“惊心动魄的一幕”。(苏青为了这些汉奸嫌疑的名声,在后期还是逃不了牢狱之灾。)

相比之下,张爱玲似乎要比苏青镇静些。又似由于对社会形势的木然无知,近似小孩子似的无知,这也是张爱玲缺少公众人物应有的觉悟。

尽管张爱玲后来也受到不少惊吓与报纸的抨击。但这时候的张爱玲是逍遥的,暂时还没有受到苏青的“政治待遇”。

这时候的张爱玲第一次想到了离开上海。去哪里?最先涌上的念头自然是去找胡兰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章节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全文阅读 | 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