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故事 39 如是我闻

作者 :

题记: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

玄奘每天进宫与国王、王后讨论佛法与国事,三人相谈甚欢,真可谓啐啄同机,其言如兰。不知不觉两天已过,法会马上就要到来了。

夜幕深沉,缺月挂屋檐。玄奘独自一人走到窗边,看着缺月发愣。良久,他缓缓道:“悟空,带我去一个地方。”

悟空吓了一跳,只好乖乖现身出来。

别扭了这么多天,竟被对方一句平常的话轻易化解,互相连个解释或道歉都不用,仿佛从来没有过不快似的。悟空真不知道这是因为感情深呢,还是对方根本不在乎。

“在担心明天的法会吗?你想去哪里?”悟空把玄奘结结实实抱个满怀,头埋进他的僧衣领子里,恍惚道,“好久不见。”

玄奘笑道:“傻小子,你不是一直跟着我么?什么好久不见?出去不是为法会的事,你尽管带我去就是了,我给你指路。”

“这些地方你以前来过?”悟空愕然抬头。

“嗯。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

两人在一处山坳里停下。这里离信爱国不算太远,只有一千来里路,却荒无人烟。

月光还算明亮,周围的草木山石基本都能看清面貌。

玄奘慢慢走到一块血红的石块面前,脚上仿佛挂着千钧之物。

悟空注意到那石块旁边的土地和野花野草全都是血红色,好像在冥冥中诉说着什么。

玄奘突然朝石块跪了下去。

尽管是背对着他,悟空还是明显感觉到玄奘在无声地流泪。他忍不住走上前去,想要扶他起来。没想到玄奘立刻伸手拦住了他:“不许踩!”

悟空低头一看,原来自己快要踩到那些红色的地面了,不禁讶然:“为什么?”

玄奘心中翻涌如潮,低低道:“在师尊成佛之前,曾经有五百世做过忍辱仙人……”

悟空很想问“为什么要忍辱”,但是看着玄奘犹如梦幻一般的表情,不忍打断他,便只是静静听了下去。

“有一世,他生于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当时这附近有个国王叫歌利,是个英俊残暴的年轻人。一天,歌利王带着他美丽的后妃和宫女们来此游玩,纵欲享乐,无所不为。刚巧当时我正在向师尊学修禅定,师尊让我在这块石头上默坐静思,自己在旁边隐身护法。那些妃子、宫女们见了我,竟忽然离开歌利王的身边,到我这儿来了。师尊预见到我可能要遭逢大难,以我当时的修为,还根本无法抵御,就暗暗把我们的身体对调了位置,把我隐身定在一边,自己给那些女人讲起法来,希望能帮助她们断除贪欲。歌利王见他的女人都围着师尊听他讲法,便心生嫉恨,问他是否得了罗汉果。师尊说‘没有’。又问他得了‘不还果’没有,师尊还是说‘没得’。歌利王说:‘你现在没有证得这两种果,那么一定还是有贪欲的,怎么如此大胆放肆,竟敢看我的女人?!’师尊回答说:‘大王,我虽未断贪欲,但已经可以做到不受贪欲的控制。’歌利王不信,说:‘胡说!好多神仙常年练气功,吃仙果,见了美色仍然会贪着,何况你是个正值盛年的男人!’师尊说:‘见色而不贪着,并不是靠的练气功、吃仙果,而是要靠修持净心戒。’歌利王说:‘你这么说明明是轻视他人,诽谤神仙,还说什么修持净心戒?’师尊说:‘有嫉妒心才能说是诽谤,我没有嫉妒心又谈何诽谤?’歌利王又问:‘那你说什么是戒?’师尊说:‘忍,就是戒。’歌利王说:‘忍就是戒?那我割掉你的耳朵试试,要是你能忍,那才说明你能持戒!’歌利王说完,便立刻动手把师尊两只耳朵都割了下来。师尊连脸色都没变。那些女人们都劝歌利王不要再伤害这样的大丈夫了,歌利王问:‘你们怎么知道他是大丈夫?’女人们说:‘他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却容色不变,不是大丈夫是什么?’歌利王还是不甘心,说:‘那我再试试,看他究竟脸色变不变!’说完又削了师尊的鼻子,后来又断了他的手足。”

说到这里,玄奘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

从玄奘简单的讲述中,悟空无法想象当初这件事情的真实过程是如何的惊心动魄,但是单是想一想,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亲眼看着心爱的人被肢解,当时的玄奘会是怎样的心情?悟空默默伸出手去,擦掉玄奘脸上至今仍会涌出的泪水,说:“今后我绝不会再让你经受这样的痛苦。我说到做到。”

玄奘勉强笑道:“师尊比我受的苦要重百倍,你倒安慰起我来了。”

“那不好说,也许你心里比他更苦呢。”悟空摇摇头道。

玄奘默然,停了一会儿又道:“的确,当时师尊已经修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所以虽然身体受苦,却对歌利王没有起丝毫的嗔恨心,还发愿说:‘如果我心确实没有嗔恨,就让我的身体恢复如故吧。’果然,他的身体立即复原了。师尊还说,他要感谢歌利王帮他修行进了一步,来生成佛后将会第一个度他。”

悟空听了有些不信:“不是吧,他哪有那么大度!当年把咱俩整得,那叫一个惨!”

“你不知道吗,仁慈是爱,严厉也是爱。”

“切,他是很‘爱’你,所以才把你折磨得死去活来?”悟空不屑地“哼”了一声,“我才不像他呢,我爱谁,就只会对他好,让他的世界里只有温暖,没有寒冷,只有欢笑,没有悲哀!”发完豪言壮语,悟空双目含星,诱惑地看着玄奘:“怎么样,要不要考虑换个人来爱呀?”

“行啊,八戒如何?”玄奘笑道。

“只要你能开心点,八戒就八戒吧。”

“可八戒太无辜了……”

※※※

人人都知今日将举行大法会,全国的僧侣、道人、各色人等自动齐集都城,街上人来人往,轮毂交错,热闹非凡。各大寺庙也趁热打铁,搞起了活动,把佛像打扮得琳琅满身,花团锦簇,有的还请了乐师奏着乐,用马车拉上街去展览,美其名曰“行像”。

法会在全国最大的寺庙举行。这次法会来的人特别多,庙里几乎被挤爆了。场地中间一团团跏趺坐着的是僧人和高官,外围还站着很多旁听的人。中间设了两个法座,均以华盖遮阳,上面铺着莲花坐垫,装饰华美,建在九尺多高的台子上面。台下有阶,然而最低一级的台阶也离地有三尺多高。

忽然,有人高喊道:“木叉毱多大法师来了!”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木叉毱多带着一帮弟子入场了。

玄奘和国王等人早已等候多时,见木叉毱多来了,遂行礼致意。

木叉毱多草草回了个礼,早有弟子在台前躬身下跪,木叉毱多踩着弟子的背登上台阶,走向了法座。

玄奘本想让悟空送自己上去,国王却亲手捧着香炉,在前做了引导。玄奘只好跟着过去,没想到国王突然跪下,示意玄奘登着自己的背上台阶。

玄奘吓了一跳,连说“不敢”。国王笑道:“我这是尊重佛法之意,请圣僧不要推托。您应该知道,如此才更能引起百姓的重视。”

玄奘无法,只得踩着国王的背上了法座,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两位法师都上座了,听众顿时安静下来。

木叉毱多先讲了半个时辰的经,玄奘听出内容范围基本都在小乘学说的一切有部。

轮到玄奘开讲了,只听他缓缓说道:“我想在讲经之前,先谈点别的。”

听众有些意外,但没说什么,只是纷纷抬头看着他。

玄奘问道:“听说屈支国有族诛、连座之罪,不知各位如何看待?”

“自然是不公正、非人道的行为了。”听众议论道,“不知他为什么要问这个呢?”

玄奘点头道:“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行为便笼统地把与之相关的一家人、一个地方的人、一国人全部抹杀,一概排斥,或者盲目推崇,皆是以偏概全的愚蠢行为。再糟糕的国家,也有聪慧、善良、美丽的人;再光明的圣域,也有堕落善变的人。我们都同意,一人犯罪,牵连宗族、邻里乡亲,甚至整个国家,是至为昏庸腐朽的制度。而今,我们因为屈支国王与其军队的错误,便要迁怒于他国全体百姓,这又和那些昏君、暴君有什么分别?”

全场顿时议论纷纷。国王不得不出来叫了“安静”。

玄奘接着又讲了如来当初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却发愿成佛后先度他的事,最后问道:“各位可曾想过,为何忍辱仙人能够不生嗔恨?为何反而要先度化歌利王?”

木叉毱多开口道:“你说的这是佛祖的境界,我们的百姓只是凡人,又并非全都是佛教徒,不能用佛祖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也要求不了!”

玄奘点头:“法师说的也有道理。那么,这个问题暂且搁置,我们先来谈谈信仰的问题。在座的有人信仰佛教,有人信仰道教,还有人信袄教、拜火教,或者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真的确信。我想问一下,你们信什么,不信什么,究竟是怎样判定的呢?把自己拘泥于某种信仰里,是否合适呢?为什么你需要依赖于别人或外物?那是因为你自己的精神是残缺的吗?你需要找到别的东西来依靠或填补自己的残缺吗?有多少人肯承认自己的糊涂、懦弱和懒惰?是的,你们大多数人从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又不自信,也不想通过真正的努力来成为独立于天地之间的大丈夫、大女人。你们念佛,只是想依靠佛。崇拜别的神,也是想依靠他们。岂不知佛祖或别的神真正希望的是你们能自强。就如两人恋爱,要的是心心相印,这样才能息息相通。你们自身不肯努力,不能独立,佛祖也无法帮助你们。忘记佛祖,忘记一切神,忘记自己的身份,请大家静下来看看自己的心。你究竟是谁?”

全场先是哗然,后又寂静。

木叉毱多道:“心中有如来,看众生皆是如来;心中无佛,才会看众生皆是凡夫!”

玄奘笑着问道:“何谓如来?”

木叉毱多一愣,知他问的不是“佛祖是谁”的意思,而是问“如来”的含义,心道:“这厮还真不能小觑,一上来便问了个这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得好好想想怎么说,免得被他抓住了什么把柄。”

于是木叉毱多捻着胡子仔细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圆满无缺”的答案:“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八戒在下面瞠目道:“法师,云山雾罩也不是这样搞的,你确定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小白龙从后面捂住了八戒的嘴。

玄奘叹息一声,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悟空虽然听不懂玄奘的话,但见此言一出,全场僧伽悚然震动,有些僧人竟然当场起立,来到玄奘面前行了五体投地的大礼。

悟空心道:“这些僧人还真是奇怪!只为一句话就这么激动?”却只见有的僧人哭着说:“圣僧!我苦心修行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想通的问题,今天经圣僧这一点化,总算看见了曙光!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死而无憾了!”还有的说:“今日始知,前尘往事,真如梦寐,一朝梦醒,不堪回首!感谢法师!”

玄奘也很欣喜,没想到居然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他一面安慰那些因长年困惑一朝解而痛哭流涕的僧人们,一面老老实实答道:“此非奘之功,实乃世尊当年所教之原话,阿难尊者将它记录在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可惜众位所修习的仅为小乘经典,因此不知。奘如今只是转述而已,论起真实修为和所达境界,还实在差得远呢。惭愧惭愧。”

僧人道:“大乘经典远在天竺,路途艰险难测,看来我们今生是无缘修习了!唉,奈何,奈何!吾辈如此缘浅福薄!”

八戒闻言,跳上讲经台,挥手扬眉道:“你们不要憾恨了,我们师徒这次就是要去西天取求大乘经典的!等我们功成回来,大家就都有缘得见了!”

有个小沙弥一听,激动地捧心道:“真的吗?听说天竺不光路途遥远,而且天气很热,你们就算有命到达,恐怕也无法忍受那里的天气吧?万一路上累死、冻死、渴死、饿死、跌落山崖而死,或被恶人、野兽、猛禽、妖怪害死,或者到了天竺竟病热而死,抑或回来的路上遭遇什么不测,我们都会再也看不到这些经典了!也再也不能重逢了!呜呜呜……我看你们还是别去了!”小沙弥越说越对他们没信心,竟又哭了起来。

玄奘受到感动,向众人保证道:“本来受命之时,纯是出于被动,经此一事,我才真正明白自己取经的意义。请各位放心,玄奘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大乘经典取来,到时候一定先回这里,给大家观看!”

木叉毱多看大势已去,仍未死心,依旧作困兽之斗:“慢着!这么多小乘经典,难道还不够大家学习的吗?只要学好这些,也就足够了!还要去取什么大乘真经?”

僧人们复又纷纷退下听他讲话。木叉毱多见自己平素的威严又起了作用,面露得意之色,冲玄奘道:“我问你,你凭什么说小乘经典就不够高深呢?别的不说,仅举一部《毗婆沙论》,你敢说自己已经全部都弄明白了吗?”。

玄奘知他在给自己设套,便打了个太极推手:“这么说大师您已经全都弄懂了?”

木叉毱多也知道他把发问的主动权又抓回了手里,自己却无法再推回去,只能强硬地昂头答道:“当然。”

玄奘微笑:“那好,我就先向您请教《毗婆沙论》里面几个浅显的小问题。”

后面的对话八戒等人基本就等于听天书了,可以说每个字都能听懂,但是合在一起就成了蛤蟆跳井――“不懂,不懂”了。只是从两人的表情和气势看,显然是木叉毱多一开始的回答就有漏洞,又被玄奘抓住其中的破绽,接二连三地发问,直逼得退无可退,连蒙混过关也不行,最后急得老脸通红,说:“你还是问《俱舍论》吧,这个我最熟。”

于是玄奘又问了关于《俱舍论》的一个问题,结果不出几个回合,木叉毱多又再次到了绝境。最后,他两眼往上一翻,大咧咧说道:“瞎扯,《俱舍论》里根本没有这句话!”

听众轰然议论起来。国王曲文泰站起来说:“大师,您可能记错了,我以前看过《俱舍论》,里面确实有此语。”

木叉毱多还不死心,非要大家拿出经典来比对。刚才捧心的那个小沙弥正好手里有这本经书,一查之下,兴冲冲地跑到木叉毱多面前,指着张开的某页说:“真的有啊,真的!您瞧,在这儿哪!”

木叉毱多这回真是没招了,把经书推回去说:“哦,我老了,忘了一句两句的也没什么吧。关键是领会精神,领会精神懂吗?死记硬背有什么了不起?要比我们就比法术!”

一听木叉毱多要和玄奘斗法,大家又都精神抖擞起来了:有好戏看喽,不看白不看!于是众人纷纷怂恿玄奘接招。

玄奘道:“我不会法术。”

一直站在木叉毱多身后的一名胖和尚说道:“我们大法师一向谦逊,不喜在人前宣扬,实际他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就是砍了他的头,剜了他的心,他都能马上复原如初!”

听众顿时激动起来:“天哪,我还不知道木叉毱多大师竟有如此能耐呢!要是他肯让我学得一星半点,他说什么我都听!”

木叉毱多有点心虚。法术会是会一些,但并不怎么精通,被弟子和听众这么一捧,便有些骑虎难下了。好在听玄奘说自己根本不会法术,他信心大增,反而激将道:“你一点法术都不会,又如何证明你修行的成果呢?三藏法师若是就这点水平,恐怕难以服众啊!”

玄奘不为所动:“我想请问大家,你们学佛、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悟得真理,看清真相,得真正自在解月兑,还是为了得神通,求长寿,易容颜,甚或以技压人,敛财掠地,纵情声色,无所不为?如果是为前者,何必求神通?如果是为后者,邪魔外道最擅此技,易求易学,诸位又何必要学佛、求道呢?”

一席话说得众人低头不语。

悟空听玄奘如此说,也感到非常意外。没想到他真的修正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把“真理”放在了“法术”前面。难道是怕因为斗法引发全国僧侣迷恋法术的不良风气?

玄奘最后说道:“如是我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说完,不管众人的议论纷纷,直接走下了法座。

在场的最终有大半哄闹而起,跟随木叉毱多而去,但也有一小半留下,向玄奘至心顶礼。

悟空沮丧道:“你看,不显神通,跟随你的人马上跑了大半!”

玄奘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今天我所讲的,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听进去,也不能算是枉费唇舌。”

――――――――俺是啰嗦作者的分割线―――――――――※以前没看过《毗婆沙论》,因为玄奘曾与木叉毱多提到,只好去看了一下,复杂难懂到让人抓狂。无怪乎木叉毱多也没学好。俺无法想象那位真实的玄奘法师是如何精通那么多经书的……

※又看了《金刚经》,还是比较倾向于接受鸠摩罗什的译本,玄奘的直译虽然可能更接近原文,但感觉真的不如鸠摩罗什译的简洁优美晓畅通达。膜拜下这两位三藏法师。你们都太厉害了。扑地,吻脚丫。(咳咳,俺可不是恋脚癖……)

※本章玄奘的话多从《金刚经》而来,兼有《道德经》的句子,鉴于这些经典的知名度,便不一一作注解了。

※本章还有些观点似乎受了克里希那穆提先生的影响,在此作个说明。

※关于歌利王与忍辱仙人的故事,乃综合参考《金刚经》与《大般涅槃经》中的记载写成。

※关于曲文泰让玄奘踩着他登法座:可能有些读者无法理解,但这是确有记载的事,俺认为可信度并不低。在政教合一的国家,高僧往往具有极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影响力,受此待遇亦不足为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悟空的故事最新章节 | 悟空的故事全文阅读 | 悟空的故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