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了两个月后,有的士兵开始沾沾自喜了。舒蝤鴵裻李存义说:“两个月未免太短,这只是刚进地头,想要攀上成功的山顶得付出经年的努力才行。果实来之不易,耐力终生有用,得到的宝贝要珍惜,尽量不要弄丢,即便将来退伍后还要坚持练习。如果不注意保持,耐力的流失相当迅速!”
为增强士兵的平衡感,李存义教他们单腿蹦,即在身前抓住一只脚,另一只脚单腿蹦。然后,让他们双腿轮流随绳,连跳三分钟,休息一分钟,再跳三分钟。
李存义这样教士兵们防守技法:一是了解对手第二、第三个动作的时间,观察他的招式,解决简易进攻容易失败的问题。二是观察无助时候的对手。三是利用一般倾向,用“无效工具”达到目的。四是保持自身平衡,破坏对手平衡。五是向敌人移动时能够显出实力,利用一切可能性比如侧步、曲线行走,保持平衡,完成打击或踢击。六是适当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利用以下三点:正确保持自我一致;正确保持距离;把握适当时机。
晚上,李存义往往要独自练形意功夫到半夜才睡。有时,他也进行理论学习和写作一些心得体会。这晚,他拿出刘小虎以前送给他、他没顾上认真看过的一些练习资料,进行品读:
力量——确切的讲,只要身体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在行动中操持平衡,才能学会打击或投掷技艺。为使冲力同机械作用恰当结合,神经系统应把冲动传递给有用的肌肉,使足够数量的纤维在真正合适的时候活动起来,而传给抵抗组织的冲动却减少以逼退抵抗。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运动员总过分调动肌肉,使出过多的力气,这是由于反射神经肌协调系统“无知”。力大无穷的运动员不一定长得人高马大,但他们一定能快速发力,力气相当于力量乘以速度,如果运动员能够更快行动,即使肌肉的可收缩拉力保持不变,他的力量也增大。因此,身材矮小的人如果转动迅猛,也可能同那些身材高大却转动缓慢的人打击得一样凶狠。利用重量训练强健肌肉的运动员,一定要同时在速度和柔韧方面下大力气,力大无比,同时又速度奇快、柔韧良好、耐力持久,具备这样素质的运动员在许多体育项目中都能成为佼佼者。不具备这些,一个强壮的人无非就是一头徒然地追赶着斗牛士空有蛮力的公牛,或是一辆追赶兔子的速度奇慢的卡车。
平衡——平衡性是影响斗士姿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能时刻保持平衡,就绝对不能有力出击。只有身体各部位联合得当才有可能获得平衡。足、腿、驱干和头对保持姿势平衡都很关键,它们是传递身体力量的运输工具。使双脚之间的关系保持适当,使双脚同身体之间的关系保持适当,对身体各部位正确联合有所帮助。站姿过宽不利于联合,破坏了平衡,但却以速度和效率为代价换取了聚集力量。站姿过矮也不利于平衡。速度起作用了,却失去了力量和平衡。适当姿势中的适当平衡秘诀在于双足之间距离适中,身体重量或是均衡落在两条腿上或是稍微多的落在主攻腿上,主攻腿相当直,膝盖松弛自如。身体的主攻侧从主攻足跟部到主攻肩部形成一条直线。这一姿势可以使人拥有松弛感、速度、平衡和自如的动作,可能变得力大无比。一般体育竞技中,准备姿势包括半蹲式、重心下降偏前。前膝稍向前弯,随之重心也稍稍前依。通常的准备中,即使是膝部弯曲之后,主攻足跟通常也是稍稍触及地面。足跟同地面稍有接触有助保持平衡,缓和紧张感。两脚之间应留有可自然迈步的空间,这样,双脚就能支撑住身体,而不是仅仅立在一个点上。避免双脚交叉,就不会被推得失去平衡也不会因步法糟糕而被打倒。同弹跳或交叉步相对照,碎步和滑行能够保持重心的移动。当有必要快速活动时,出色的斗士会用足够小的步子,这样其重心很少会失去控制。预备姿势中身体倾斜是为了平衡伸出的手臂或腿。应在运动之中而不是静止中寻求良好的平衡。斗士的重心不时随自己的行动或对手的动作发生变化。打而未中或题而未中意味着暂时失去平衡,因此通常是反击者占优势,但采取小的阶段性弯膝姿势的进攻者也会相当安全。常和对手练习失去平衡后、特别是当他站立时的反击。应一直保持平衡,以便再次出腿或出拳。但不要投入太多。
好的招式——好的招式是达到行动目的的最有效方式,减少那些误动作和多余消耗到最小。耗费最少的体力取得同样的效果,减少那些使人疲劳又毫无作用的多余动作和肌肉收缩,这样可以保持体力。
读到好的招式,李存义深入思考形意拳,又想到太极拳,尤其是吴式太极拳。他开始一遍一遍地打吴式太极拳,每遍都有新的感悟。尤其是吴式太极拳让他更明显地感觉到神经与肌肉的松弛感,这种松弛感招之即来,让他能够感觉到收缩和放松,知道肌肉在做什么,从而让身体敏感到这样的程度;不能以最小的力量付出取得最完美的结果,身体就会感觉不舒服。
这使他非常地思念启蒙他了解吴式太极拳的小师妹。
由于都标副把总刘儒晓患上牙病,时常痛得火攻两只额角,便时常时不时请假去看医生。刘儒晓脾气随和,不管他在与不在,都有他的狐朋狗友来他屋里打牌、聊闲天。一次刘坤一下来视察,见刘儒晓的办公室脏污不堪,一地的旱烟头子,便下令撤掉了刘儒晓的职务,由李存义升任副把总。
如果是刘儒晓升任了更高的职务,那就没事了,可刘儒晓是被撤换,所以刘儒晓的朋友们便都恨李存义,认为他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他们想报复李存义却自不知武艺不佳,便请了个会武林绝技“甩头一子”的一个叫孙长民的人来收拾李存义。
甩头一子统指用绳子系着一样东西的武器。
甩头一子起源于刘秀战场上急中生智,把鸾带解下来系上一块小石头背打敌将,这是最古老的甩头一子。后来胜英用绳子系镖,这就是他的甩头一子。
甩头一子实际就是绳镖,一支长约六寸,重过半斤,头尖尾广,尾部圆环,用以系长绳索的钢镖,绳索长约三丈。平时可将绳镖缠于腰间。绳镖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劲将镖发出,可击较远之敌,发出后又可立即收回。后来宋代余氏发明了月兑手飞镖。
这个叫甩头一子的东西不用的时候往上一缠,用的时候一抖就开,远打一丈多,近打二三尺,用足登着绳儿打,叫狮子滚绣球,在脚底下转着打,叫张飞骗马,在胳膊上盘着打,叫盘肘,在脖子上绕着打,叫缠头裹脑。
话说刘儒晓和他的几个狐朋狗友来找李存义,说:“李副把总在忙啥呢,是不是升了副把总在沾沾自喜呢?这回你可偷着乐个够吧!都说你功夫高超不凡,不知是不是真的,你只是仗着总督府里有人好做官吧,你敢到没人的地方比试比试功夫吗?”
“人多处都不怕丢丑,没人处更不怕了。”李存义说。
“好,说话像个爷们儿,那跟我们来。”
一伙人来到一个僻静处,“甩头一子”在那儿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