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义 101、万字回环旗五色

作者 : 写意朋友

这铁鞋,是找了铁匠专门打制的,按每只13斤。舒蝤鴵裻

张策正在练太极刀。

李存义请张策把太极刀演示一遍,张策立即毫不保留地练了一遍,并讲解每招的用法。李存义看这兄弟实在,就接过刀耍了一套形意刀给张策看。张策也请教用法,李存义也坦诚相告。张策喜形于色。

“形意刀真好!”张策说。

聊天得知张策字秀林,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人,生于1866年。张策自幼习练家传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拳术,十二岁那年因家庭内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愤然离家进京,拜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已20年整了濉。

“练刀也要用轻灵劲,刀刀对练时不能有当当的金属脆响,没有声音那才叫艺儿!”杨健侯要过张策手里的刀和李存义演示对练,然后又对张策说,“如果你能熟练的玩轻灵劲,打死你也不会去练别的拳!”

“什么是轻灵劲?”李存义向杨健侯请教理论。

“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沉劲,松沉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杨健侯回答说,“我把劲力分为五种,即:硬劲,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及虚无劲。硬劲就是常人所用之劲,僵柔劲乃练过太极一段时间后,人体各部位僵柔不一的局部发力,发力时接触点有硬力感的劲力。松沉劲是整劲,劲由脚底起,瞬间达接触点。轻灵劲为带有内劲之整劲,接触点感觉较轻。虚无劲是接触点几乎无感觉,所谓飓风刮至,百草俱倒。演武只为输赢,是何种劲没人注意。但我不这么认为,劲要发的巧妙,方为上乘,我在助父亲教拳时,已注意禁止硬力的使用,而教人们发整劲,学轻灵劲。至此,我们杨家拳有了自己的风格,我在执掌杨门帅印之后,将拳架也进行变革,在我所定的中架子里,大量的川字步取代了原来的大杆子步,这样一来,杨氏拳彻底跟陈氏架分了家。我自信我的轻灵劲极具魅力,但这种东西需要较强的内劲,否则玩不好也玩不出来,有多少人花了毕生的精力,所追求的不过是此劲而已。褪”

“其实能发太极整劲已相当不易,更不用谈轻灵劲。我看到的太极推手比赛中使用的全是硬力和僵柔劲,全不见太极整劲。”刘小虎说。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由四肢爬行变为两腿直立行走,脊椎变形,两胯关节被压死,在人的大脑越来越聪明时,四肢与身体的整体性功能退化,(好像值得),练太极拳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尾闾摆正,将两胯松开,松两胯关节最好的方法就是盘架子和走矮步,所谓虚实分清也是分在两胯关节。松开的感觉好像是往生锈的轴承里滴油,是一点一点松开的,当你打拳时能自动观注到两胯时,说明两胯开始松了,从开始松到完全松开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最好常看松胯松的好的人打拳,全身关节松开是以后的事,开始练拳时,松两胯最重要,松开两胯,摆正尾闾,就要松踝关节,否则两踝处筋肉会肿痛起来,跨松了踝松了,就可以身化身发了,身体发劲听起来太高深了,其实应该比手发劲容易,整劲是由脚而腿,至腰身而臂膀再经腕部由手到接触点。初练太极,即便腰胯松了,内劲经肩过腕也所剩无几,腕关节的松尤为重要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因内劲不能到手,所以人们推手不过是用硬力或僵柔劲。因此,最初能发出的松沉劲如不是身也不会是手,而是大臂或小臂。可惜从没有人提到这一点。”杨健侯说。

“我听过有人叫你神沾圣手。”李存义说。

“所谓神沾圣手,就是只要被模着,你就跑不了,一轻二整,三快四灵。何谓一轻二整?我们推车或推墙时,都会用全身之力,但你如果你沾着吐沫捅破窗户纸时也能用全身整力,就是一轻二整了。我是习惯成自然,所以能。我认为轻灵最重要,真能轻灵,也就用不着唯手先着力。我把武禹襄的《打手要言》的最后一段,稍加改正,就便成了: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听说您能止燕雀于掌中,不能飞去。”刘小燕说。

“这是因为鸟类在将飞之前,两足必先下沉,沉后得势,方可耸身上飞。能听其两爪下沉之劲,随之往下松化,则燕雀无力可借,所以不能上飞。”

“由此可知杨先生太极听劲与化劲之灵敏奇妙,绝非他人能够望其项背。”刘小虎对李存义说。

然后杨健侯请客,请了李存义和刘小虎带了杨澄甫去戏院看戏。

演的是《白蛇传》。武生们一打旋子,李存义就坐不住了,两肩直倒替着往前顺。刘小虎知道他是在意念用鹰捉式做劈掌。

突然台上一武生失手将单刀飞出。杨健侯挥手返其刀,毫无稍偏。满座惊奇。

然后杨健侯带李存义和刘小虎去找端王玩。

端王身份虽大,却在武林高手面前一点架子也没有。他最喜爱武林高手了。他府里养的武林高手数以千计。他自己爱看,也爱学练,但功夫如何没人详知,因为和他对练的武林高手不肯用力战他。他还喜欢马术、武戏。

杨健侯上个月出教万字队(即虎神营)团体练习之枪法,并练太极十三刀法,不三日而成军,端王等颇异之,以为何神速若是也。

端王特爱看杨健侯表演太极拳。光嚷:“好看!好看!”

杨健侯相貌魁梧,龟背隆准,面若狮形。道家形容有道者之行动,有四状,曰坐如洪钟、站如孤松、行走如风、睡觉如弓,杨健侯诚兼而有之。其每一举手一投足,常表现其太极拳之妙意。至表演拳路之际,其动也自然,若行云流水,其静也幽闲,若山岳孤松。动无所动,静无所静,动静互根,刚柔相济,有如初写黄庭,洽到好处。他运劲时内似钢铁,外似柔棉,外柔内刚,有似棉里裹针。

端王又让杨健侯用杆子表演枪术,说:“再表演你的最长之技:朝天一柱香!”

这枪招就是能令敌杆还击敌之鼻端,直竖若一柱香云。

“我们大清国人人都应该练这些好功夫,一定要人人练,人人练会!倘人人练会了这种高级功夫,别说英法联军再来捣蛋,就是七国八国的联军来,也一定让它有来无回!”

自光绪二十二年,端郡王载漪有志图强,并慕叔父醇贤亲王创立神机营之荣誉,奏准由八旗挑选壮丁万人创练虎神营于京城,分为十队编制,以振字起首,如振勇振耀步队(步兵)、振胜马队(骑兵)、振威炮队(炮兵)等,平常间日在场操练,每年三月亦仿神机营例在南苑驻军练操打靶两月回城,订购外国枪炮及采用本国土炮,京城旗民称之为万字队。

慈禧太后也常住西苑,专命神机营选拔万字队旗兵练习溜冰技艺。待到慈禧阅看时,旗兵们预先在冰上用白灰摆成“万字不到头”花纹及“天下太平”字样,表演时,旗兵们持五色旗鱼贯而行,慈禧居高而望,一览无遗,远远望去字画赫然在目。有文人写诗句道:“万字回环旗五色,成行结队去如飞。

与杨健侯告别端王,回到杨府,杨健侯令摆上酒宴,酒是衡水老白干,菜中不乏山珍海味。

最后杨健侯又应刘小虎之求赠了他的太极拳研究成果:

(1)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此动彼应(彼动此应)之谓也,学者欲求懂劲,当于此四字三注意焉。

(2)顶偏(匾)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偏(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初学者,每犯此四字之病,必于推手之时,密密觉察,随时改去,改之既尽,方能达感觉灵敏,粘黏连随之域。

(3)对待用功法守中正

欲求懂劲,须习对待,[即推手],推手分掤履挤按四手,学者必于此四手,用不动步推法,苦下工夫,须练至腰腿皆可沾黏连随,身形和顺,伸舒自如,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方可谓基本之功足。

(4)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于(微乎)理也(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特借后天之武事,论之于身心,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者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太极拳之内劲则不然。以之持物,或不数斤,盖精气内壮也。若功成之后,较硬力不知妙出若干倍也。

(5)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拳,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为长拳也。万不得不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于油滑也,又恐入于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推也!

于人对待,四手当先,亦是(自)八门五步而来。站步四手,碾磨四手,进退四手,天地人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练(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入上中乘之境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形意大豪李存义最新章节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文阅读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