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闻之大惊,这位官场老手立即密电京中同官僚打中虚实。舒残颚疈北京回电说;“瀛台严禁如故,光绪仍幽禁其中。”
张之洞下令把那三人控制。
李彬堂又在咀嚼杨健侯赠给他的精神食粮,并用这些招法同太监演练: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肘底看锤”注重护住臂的中节部分,在技击方面最主要的是护中节。俗语说:中节不明,全身是空。例如:我的左臂向前伸时,右手要成拳,放在左肘下,为的是倘对方使用抓捋时可以用右手抓捋摘开对方的手,来达到护中节的目的。“倒转肱”的架子在太极拳中十三个主体字里占一个退字。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节一句是说明退转两肱的意义。肱指胳膊而言,如果我的手腕被对方抓捋着时,我立即含胸坠肘,同时反转腕子,手心向上,使对方的手解(触)力,用腰力坠身的方法向后带劲,对方不进则已同,如果要进,我即发另一手迎面截击,就是诱对方深入而进着的手法,坠身向退时用直步。“斜飞着法用不空”如与对方接搭右手时,要把对方手腕捋住,同时向对方身后进步,并且用左手连臂顺着被我捋住之胳膊底下向上斜穿,就是要用肩臂的斜撑力量,向对方肩腋下冲抗,使对方因我斜撑,把身躯横跃而出宀。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海底针要躬身就”如果对方向下进攻我腿部时,我即用腰力弓身向下,以手截护,用腰力弓身下护我腿之中,即有跟随发着进手的蓄势。“扇通臂上托架功”在和对方互掤接搭右手时,来使用先发制人的进法,就是在搭手的同时,要迅速地发左手,顺对方的右臂下向上穿出,并且要用左肘发出托架的力量,把对方的右臂托架起来,亮出了对方的右肋时,急用右掌和左掌以虎口相对的方法,直奔对方胸肋间进击。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撇身锤”的用法,就是对方如果(合+手)(拿)闪化(极快地转动)向我的侧身来攻时,我就用横身撇身锤的手法来对付,以防止对方得机进手。“横身前进着法成”是说对方如果将我的手闪化开,向我侧身进击时,我就横身进步撇身锤向对方胸部进击。
“腕中反有闭合法,云手三进臂上攻”“腕中反有闭合法”例如:我的右手腕被对方右手捋住的时候,要急用左手把对方捋住我手的右手用力按住,同时坠身下拉对方的手,叫对方身体向前俯弯,这时就把我被捋住的右手腕向上反出,并立刻奔对方的颏下托击,在反右腕时,要用左手紧按住对方的手。“云手三进臂上攻”在和对方互搭右手的时候,就用左手从对方的右臂下向上穿出,并用左肩直抗对方的右腋下,把对方右臂微抗起时,急用力反抖,我左手向外横拨,注意此手法,力点在反抖上,在太极拳十三字里占一个进字噎。
皇帝被太监叫走了,李彬堂又独自研究: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高探马上拦手刺”如果对方用双手或者单手向我的正胸部打来,我就用左手连臂由上横拦而下,把来的手拦住,同时用右掌(手心向上)向对方的面部直刺。“左右分脚手要封”就是我要用脚踢对方的肋部的时候,必须先用手把对方的手采住后再使着,这样可以防止我的腿被对方搂住的危险。
这时张之洞派的兵到来,皇帝和太监很容易地就就被控制住了。两个官兵进李彬堂的屋里捉人,被李彬堂两拳打倒。然后李彬堂从官兵包围中向外突,突到外围时已疲累不堪。
这时李存义赶到了,像疯子一样踢飞一个个官兵。
两人赶到大车店驶出自家的车,扬长而去。
那主仆二人被押到总督衙门,张之洞开庭亲审。
“你们不是要见我张之洞吗,有什么话讲?”张之洞问。
“大庭广众,不能向制台讲,退堂当面可讲。”假光绪说。
张之洞大怒,拍案道:“胡说!你们盗用宫中禁物,已犯死罪,当斩!”
假光绪被吓住,一时乱了方寸,如实坦白交待,以求从宽处理。
原来,他是八旗伶人崇福,自幼学伶唱戏,多次出入宫中,尽谙宫中礼仪。其容貌清秀,颇似光绪,当日在宫中服务时,在伶人中有“假皇上”之称。
但那个老仆又月兑下裤子,说俺是真太监,皇上也是真皇上。张之洞将太监交陈树屏严刑拷打。太监看真不说就真要被打死了,才据实招供。原来他叫赵德兴,是皇宫里的管库太监,御玺、金龙被等物均系他从宫中盗出。平时没少偷宫库里的玉碗等御用之物。他因偷盗宫中禁物被发觉,私逃出京。这个老太监深知宫廷内部的底细,知道光绪被囚禁在瀛台,与外界隔绝,天下人都不知底细。他经常看到有人冒充王爷或大臣行骗发了大财,因此便想找人冒皇帝,发笔更大的财。为此,他找到崇福,和自己一起到南方行骗。武昌是他们行骗的第一站,只因老太监胃口太大,久滞武昌,故而败露。
案情大白后,张之洞也不上报,立刻判这假光绪主仆二人“斩立决”。次日,二人便被斩首。
李存义和李彬堂押镖返程去正定游览大佛寺。
父子两人观赏了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浏览了龙腾苑。
有打把式卖艺的,在表演梅花拳。李彬堂喜欢那梅花桩,便过去学走那种步子。
就像孙禄堂练太极拳也不忘走槐虫步,李彬堂走梅花桩也不忘走形意步。
这时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过来,问:“小伙子是不是练的形意拳?”
“你为啥会看形意拳?”李彬堂问。
“形意拳救过我。我认识形意大侠李存义。”老人说。
李存义在旁边听到了,仔细一看,认出是赵三多。
这位赵三多,1841年生,直隶威县沙柳寨人。又名洛珠。字祝盛。人称“赵老祝”。世代务农,少年时家境贫寒,扛过活,青年时曾以贩碗为生,早岁即习“梅花拳”。(后称“义和拳”)为拳教师。在山东直隶两省交界地区各村镇广设拳场,收徒先后达两千余人。义和拳(团)运动的导火索是梨园屯教案。梨园屯中天主教和汉教由于“庙地之争”。冠县梨园屯发生外国教会势力勾结官府,强拆“玉皇庙”改建为教堂事件,当地百姓面对强大的教会势力,阎书勤、高元祥等十八条好汉挺身而出,他们说:“官已不论法,我们就不守法。”各执器械以武力护庙,群众誉之为“十八魁”。
光绪十八年(1892)阎书勤等“十八魁”为壮大声势,从临清州请来道士魏合意住持,并将以前办团练时所用枪械也移存庙中,以显示民众武力护庙的决心。同时,阎书勤认识到仅靠“十八魁”的力量势单力薄,于是到距梨园屯八里之遥的直隶威县沙柳寨村请来梅花拳支援。张三多应邀率众声援。
以流氓地痞为主要成分的教民向官府投诉,以叛逆之词控告阎书勤等人。在官府压力下,阎书勤等“十八魁”武力护庙失败了。
但梨园屯村民反教会斗争并没有停止。阎书勤等人到威县沙柳寨拜赵三多为师。赵三多深为阎书勤等人的举动所感动,慨然应允收阎书勤等“十八魁”为徒弟,并率梅花拳众投入梨园屯反教会的斗争激流。赵三多、阎书勤决定传贴聚众,趁梨园屯逢集之日,摆会亮拳。1897年3月24日),赵三多、阎书勤将各自带领的拳众会合,在梨园屯召集四乡拳民聚众,周围二十里的拳民纷纷前来参加。亮拳三天,到会拳民达三千多人。此举使官府和教会深感不安。亮拳之后,阎书勤与赵三多议定改梅花拳为义和拳。并于三月二十六日(4月27日),梅花拳众二千多人再赴梨园屯,拆毁教堂并杀死两名恶棍教民。梅花拳和“十八魁”声威大震。迫使清军不敢动手拆庙。次年冠县署任曹倜出面谈判,表示放弃拆庙另建教堂。他亦率众撤离梨园屯。1898年清政府又推翻前议偏袒教会势力,10月赵三多再次受梨园屯人民的约请,在冠县蒋家庄集聚三千余人祭旗起义,攻打当地红桃园等教堂武装据点。起义军树“助清灭洋”旗帜,不久遭山东清军五营围攻。路过此地的李存义闻知消息赶了过去,杀入重围将赵三多、阎书勤等起义骨干救出。
第一次起义失败后,赵三多将队伍分成三股,一股由朱九彬、刘化龙带领经河北的固安、良乡、保定一带。组织拳民继续抗洋;一股由阎书勤,高元祥带领在山东冠县活动,后又到山东的武城、恩县、夏津一带组织队伍;他自己亲自带一股到河北枣强、武邑、晋州、正定、沧州、阜城、献县组织队伍。他们一面设坛教拳,一面积极联络其它反洋教组织共同抗洋,积极组织第二次起义。义和团在河北的活动以枣强开始的最早,1898年冬,张秀屯人王庆一首先请来师傅在家铺坛立团,树起“助清灭洋”的旗帜,师傅即赵三多。此后,许多村镇迎师设坛,聚众演习,三支队伍遥相呼应,在运河两岸,京南、天津到处立坛开场。
赵三多请李存义和李彬堂到一个屋子里喝茶说话。原来,明天,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初八日(1899年5月17日),赵三多将召集各路义和团首领在正定大佛寺以烧香为名召开秘密会议。
次日,李存义参加了会议。阎书勤也来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分析了义和拳起义失败的原因,商定联合静海、青县、东光各地的红门和畿南的白门、黄门等秘密团体共同战斗。同时赵三多等人决定将义和拳改名为“神助义和团”,增强了迷信色彩。
李彬堂向父亲提出要跟着义和团去打仗,以切实锤炼自己的形意刀术。李存义很欣慰地同意了。
大佛寺会议后,李彬堂协助阎书勤率领义和团一部沿运河南下攻打武城十二里庄教堂。十二里庄教堂是天主教方济各会代牧区最高的主教堂,是鲁西北教会势力中心。他们在郝洛有、任寡妇的夏津义和拳和戴大木的武城义和拳的合力支持下,从六月二十日(7月16日)开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教徒配有洋枪洋炮,又有寨墙护围,义和拳攻打数天,伤亡过大,终未攻下,但义和拳队伍却得到进一步壮大。阎书勤率部南下转移到直东交界的邱县常屯一带传贴聚众,攻打教堂。冠县知县程方德闻讯立即禀报东昌府,副将马金叙亦上禀山东巡抚。程方德派勇目前往常屯俏探动静,被李彬堂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