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义 168、血汗熬制成蜡烛

作者 : 写意朋友

话说李存义虽然遭到了清朝政府的通缉,但这位有骨气的贤豪侠士难忍国难民殃遭外敌入侵的屈辱,在1910年时曾被武林界誉为“北方风尘三侠”的李存义和金兰兄弟李瑞东、张兆东在天津的三条石创办了一个叫“中华武术会”的组织,是“中华武士会”的前身。舒骺豞匫

1910年上海蓬莱路一带为日侨聚居之地。9月,日本柔道会得知霍元甲勇挫俄、英两国大力士,今又创立了“精武体操会”,很不服气,特从国内选派十几名武术高手,由柔道会长亲自率领来华,以研究为名,请霍元甲等人来技击馆比武,双方各自择定公证人。

比赛开始时,霍元甲先命徒弟刘振声出阵。刘振声上场后,松松一站。日方人员认为摔倒对方最为显能,使用搬挤靠背多种招数,竟没有撼动刘振声一丝一毫。日人急眼后撅腚右侧踹,虽然天天练踹倒铁人桩,但刘振声以拳面接脚心,将日人正顶击出半丈。日人跌地左腿骨折。日方派出其力气最大者上阵,像起木板里的钉子一样想晃够了再拔,还没晃动一下,就被刘振声一脚踢得倒地不能动弹。刘振声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未受累就连胜日方五人。

日本领队见此情形非常恼火,便出阵向霍元甲挑战。二人一经交手,未经几个回合,日本领队便领教到霍元甲的厉害,于是像他们国家的军队爱用偷袭一样,企图暗中伤人。日人左掌来劈霍元甲面门,这一劈却是虚显一招,藏在左肘之下的肘底捶却直捣霍元甲心脏。谁知霍元甲已看出破绽,身稍转侧,避敌右捶同时拿其敌左手,当场用肘将其臂骨磕断。

日方队员见此情形,便蜂拥而上,当即被中方公证人制止邋。

这时,日本人改变了策略,在比赛后举行宴会招待霍元甲。席间听闻霍元甲患有呛咳症,并在此次比武中也有外伤,就介绍一名叫秋野的医生为霍元甲治病。平生胸怀坦荡的霍元甲毫无怀疑之心,欣然接受。并留住虹口白渡桥的秋野医院。霍元甲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恶化。此时精武会欲接霍元甲出院,秋野百般阻挠,后经多方周.旋才出院,由精武会同仁陈子正救治,因中毒太深而无药可救,于1910年9月14日长逝于上海精武体育会。

霍元甲的徒弟和朋友们拿着霍元甲每日吃的药去化验,才知是一瓶慢性烂肺药,明白了这是日本人暗下的毒手。逝世时年仅42岁。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升。

同年,俄著名拳王马洛托夫来华,在京设擂台,贴海报,夸海口,侮我中华儿女,激起中华民众及有志之士的极大愤慨。京、津两地武术名手与其较技,均败。李书文的二师傅张景量时为天津“中华武术会”教习,李存义让他捎信给李书文。当时李书文正在入里侍候卧病在术的大师傅黄士海(因黄士海无子,由李书文养老送终)。见信后,李书文奉师命立即到京赴擂。一切手续办妥后,李书文飞身来到擂台之上,见马洛托夫体壮如雄牛,好似他平时练功用的600斤沙袋。

而马洛托夫见李书文瘦小枯干,于是双手抱肩,对着李书文蔑视地吐了一口唾沫。李书文义愤满胸,怒发丹田,随手一记“霸王挥鞭”卧风掌,打得马洛托夫晕头转向,将其左腮部打掉鸡蛋大小的一块皮。未等马洛找夫反应过来,李书文奋起神威,顺势一招“六大开抱肘”,以闪电般的速度,运起千钧之力将马洛托夫肋骨打裂,击下擂台。众人观呼,延臣大喜,联奏,欲封李书文为五品顶戴、近侍卫队武术总教习。李书文因师傅黄士海需他尽孝道为由谢辞。宣统皇帝及众朝臣无奈,赐金佛座像一尊以示嘉奖(李书文回乡后将金佛像交与弟子霍殿阁,由于战乱动荡,金佛像现下落不明)。

李书文一生挟技游天下,较技近40年未逢敌手,伤其拳锋枪技者无算。因此,他警惕性极高,走南闯北来去无踪,一生教了多少徒弟,谁也搞不清。李书文受李存义传染,收徒传艺不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低,而喜其德才。他不是白天打工、晚上设场,编套路拖延时间挣小钱之辈,也不是从村东到村西无敌,创编八十个套路炫耀的拳师,更不是挖空心思争夺正宗、掌门的“武术大师”,而是胸怀壮志,一生探求中华武术精技纯功的一代宗师。

他们用生命去拼搏,在腥风血雨中体验所学之技,在千万次生死搏斗中提炼、充实、完善中华武术的精技纯功。他留给后人的不是漫山花草,而是登峰造极的中华武术精品。他有着和李存义一模一样的思想:用自己几十年的血汗熬制成蜡烛,照亮了门人弟子们努力进取的前程,扬我华夏神州威名。

李存义等人草创的天津武术会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习武组织,也不会发展到后来如此之大的规模。之所以能发展壮大还跟支持这个组织的另一个组织有关,它就是同盟会。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成立的同盟会,旨在推翻清政府还中华民族以尊严,这和当时的中华武士会的宗旨不谋而合。1911年7月14日,同盟会燕支部在天津李公祠举行了成立仪式。天津的中华武士会草创阶段,得到了天津同盟会燕支部的鼎力相助。因为当时天津同盟会把这个组织视为扩大反清力量,争取民间帮会支持建立新政权的契机,众多同盟会的贤豪侠士都积极帮助筹建中华武士会。

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10万计。清政府下令镇轧。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并在同盟会龙鸣剑、王天杰等人组织下,掀起武装暴动,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朝,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即李存义当过武术教练兼军官的那支部队,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清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武汉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进会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炸伤。俄巡捕前来搜查,受伤的孙武和其他人月兑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并在相邻的刘公住所内带走了刘公的弟弟刘同。湖广总督瑞澄闻得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并派人给各营送信。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起义总指挥部被捕、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斩首。

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相当于班长)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命已入城之炮8标则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领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三个省纷纷宣布月兑离清政府宣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中国辛亥革命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么一来,中华武士会摇身一变成为有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自然发展得更迅猛了。于是在1912年9月8日,天津中华武士会在中山公园正式成立,吹响了中国北方武林的集结号。当时同盟会燕支部成员叶云表投在了李存义门下,因其年轻、干练、富有组织能力,被李存义等人推举为中华武士会总干事。李存义则任教务长,刘文华任总教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是民政厅长的冯国璋也鼎力襄助中华武士会的成立,不但以政府民政部门的名义给予拨款,而且题写了“中华武士会”的牌匾,因此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担任了首任名誉会长。

1912年诞生的天津“中华武士会”,与中华民.国同龄,是中国北方第一个得到政府支持的民间武术组织,囊括了华夏大地众多主流拳种,武林高手云集,英雄侠客辈出,是中国北方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持久,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民间武术文化面貌的社团。

因为孙中山一直鼓励尚武精神,提倡为习武人创造宽松的环境,所以新政府建立后,武术从以前“撂地”卖艺的维生手段,一下子变成了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因为中华武士会的存在,天津的民间习武活动迅速活跃起来,成为了武林名师高手、江湖游侠镖师的大武场,同时也成为了北派形意拳术发展、拳侠成长的沃土,可以说当时天津走在全国武术的前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形意大豪李存义最新章节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文阅读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