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义 175、南少林拳在闽东

作者 : 写意朋友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遭到歹徒武士英的枪击,22日,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于上海铁路医院。舒骺豞匫

又是一桩血案!身居北京的宋教仁的好友程家柽闻此噩耗,悲痛万分,恸哭不已。虽然,他和宋教仁相识只有八年多,可彼此都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感。他们既是志在革命的好战友,又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回想当年他们在日本共同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时经历的风风雨雨,看着宋教仁为了帮他辩诬辟谣而饱含深情撰写的文章《程家柽革命大事略》,程家柽总会潸然泪下。他曾怀着满腔的悲愤发誓说:“毕吾友之命者,誓有以报之!”

杀宋教仁也是陈其美干的。直接凶手武士英和应桂馨开始被分别关押在英法租界,后来均被引渡到中国法庭,但就在预审的前一天,身体强健的武士英却突然死亡,而整个事件一点线索都没有。由于没有记载有外来者接触犯人,因而武被看守者毒杀的嫌疑最大。更要命的是,武的被杀,凶手干得非常漂亮,竟然没留下任何痕迹,以至于当时都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证据(当然证据也有可能被看守毁灭)。国民.党的说法认为袁世凯将武士英杀人灭口,这是无稽之谈。武士英的经历和背景与北京政府没有一点联系,说袁世凯杀人灭口非但在理由上站不住脚,而且从技术上来说也几乎没有可能。当时上海是国民.党势力的大本营,当时的破案、审判等工作基本都在国民.党控制下。武士英引渡到中国法庭后被关押在上海海运局沪军六十一团的军营中,而该部队是沪军都督陈其美的老部队改编。如果说杀人灭口,最大的可能反是来自应桂馨的帮会系统或者陈其美的国民.党内部势力。至少,武士英的口供不一和被突然灭口,在这个幕后黑手没有被彻底揭露出来之前(唆使武士英翻供并将之灭口的很可能是同一主使人),宋案永远只能是一个谜。陈其美这个人,身兼革命家和青洪帮的双重身分,其为人一向胆大妄为,而且心狠手辣,民.国多起著名的政治暗杀,便都有他的身影。比如光复会陶成章被刺一案,便是陈其美一手策划,其因为个人利益关系而在革命同党身上下如此黑手,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更讽刺的是,在陶案后,大家都发表通电抓凶手,陈其美也说要抓凶手,可凶手原不是别人,正是陈其美指使手下蒋介石干的。在宋案两个月后,陈其美又策划了一场对洪帮大盐枭徐宝山(当时也参与了革命)的暗杀时,当时使用的手段是特制了一个古董花瓶定时炸弹,然后由冒充的古董商送到徐家,将徐宝山炸死。值得注意的是,宋案中的报案人也是个自称卖画的古董商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人夏瑞芳与上海守备使北军将领郑汝成,也都是被陈其美所策划暗杀,他还派人暗杀过与他争上海都督的光复军领袖李燮和,虽然这次未得手,但也将李燮和从上海吓跑。陈其美的作风一向独断专行,1911年12月12日,他在不经任何法律手续下的情况下,将镇江军政府总参谋、攻克南京有功的江浙联军参谋长陶骏葆枪毙,并打算刺杀镇江军政府都督、北伐军临淮总司令林述庆(林述庆后来在1912年也是死得莫名其妙)。在宋案中,陈其美的影子似乎无处不在,但目前又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陈其美到底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二次革命期间,上海检察厅的很多原始档案都被陈其美的士兵有意捣毁,真相更是难以查明。

但程家柽坚信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程家柽叫上李彬堂一起南下,与黄兴商议讨袁之事,继而奉命奔赴皖赣,同安徽都督柏文蔚、江西都督李烈钧等谋划此事。部署完毕之后,又秘密返回北京,在其主办的《国风日报》上发表《袁世凯黄粱梦》一文,檄讨袁氏的阴谋和卖.国行径,大量报道宋教仁被刺案的真相。从而,掀起了反袁的“二次革命”。1913年9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革命党人纷纷亡命海外,可程家柽却依然留在北京,继续勇敢地与袁世凯做斗争。袁对其恨之入骨,欲置之于死地。同志们纷纷劝说程家柽还是先出国躲避一阵,可他却说:“我与袁势不两立,我不杀贼,必为贼杀!”同年冬,他开始集结2000多名同志,组织“铁血团”,散布于京城来刺杀袁世凯,并联合口外军马数万人,希望凭借此举达到内外夹击之效。

李彬堂不相信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便对刺杀袁世凯积极性不高。他现在最对南少林拳感兴趣,便一路寻访到闽东彗。

故事从南少林寺和尚马福仪说起。此人武功居第7位,因犯色戒被逐出山门,遂怀恨在心,向官府告发“少林寺整军经武,图谋不轨”。清廷亦忌讳南少林众武僧武功超群,遂派兵三千,模黑包围南少林寺,四面纵火,意欲一网打尽。十八武僧突出火海,数番血战后,只有蔡、马、方、胡、李5人杀出重围。途中,蔡德英以袖箭射杀少林叛徒马福仪,几经磨难后,群雄投奔惠州宝珠寺,与洪熙官等后五祖合力杀出追兵重围,出奔江西赣州等地,风云际会,遇郑成功密友、白鹤道人陈近南(陈永华),遂聚合反清志士,结盟红花亭,组建天地会,四出秘密活动,共举反清复明大业,南少林拳法亦在南方各地广为传播。

福建是南少林所在地,许多的南少林高手四下流落在民间。闽东因为山海结合,既沿海,又是山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所以比较适合通缉犯藏匿,就留下了许多南少林武系的种子,加上山区交通不便,对外交流少,这些武术许多都是以家族或者村寨的形式传承,大多都能很好的保持着原始面貌。李彬堂找到了一个南少林拳系的虎尊拳流行在闽东的屏南县际下村,代表人物是甘姓族人。还有个金斗洋畲族村,是南少林武术的活化石。该村共有金斗洋、池丘、柯树下、老虎坑、石门限、洋中、走马垅、油坊8个自然村,各自然村呈八卦图形排列,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朴实,有200余年的习武强身历史,古有“畲族武术之源”的美誉。过了穆阳溪,有一条乡村公路直通金斗洋。远望村景,竹木掩映,林壑佳美,山野蓊郁,秀色迷人。村里房屋坐东向西,凭险临涧,沿山叠建,俨然一个寨堡。不难想象,在农耕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避乱安身的世外桃源。

金斗洋畲族村武术就是源自藏匿在该村的南少林武僧。际下村的“际下的师父”,也是武林高手的代名词。这些农村因为交通不便,所以长久以来都是内部传承,学武多为保护村寨,防流寇土匪的,所以多以集体习练方式传承,加上村子小,都是七亲八戚的,也没什么门户之见,反而能够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古南少林拳系的一些特点摊。

这儿的人多数都会耍两下的拳法,是南少林五祖拳中的白鹤拳,还有虎拳,龙拳,四门打,狗拳(地术犬法),咏春拳等,以四门打和白鹤拳为主。器械类基本都是南少林五尺棍,也就是所谓的齐眉短棍。棍法多为四门棍法,步法多为不丁不八的典型南少林拳系步法。有人因练基本功马步,他们的鞋都是前脚掌内侧磨损最为严重,泡沫质鞋底的拖鞋痕迹最明显,穿上个把月脚掌内侧的厚度就只剩下脚掌外测的一半了。马步的练习方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静止马步,马步和四平马不一样,一般都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腿部成半蹲状态,大腿和小腿约成110度角左右,并不是垂直的。双脚内扣,上身挺直,拳收腰间,双眼平视,师父要求从后面看过去,整个马步就像一个门的形状一样,马步的俯视图必须是倒u形,用这里俗语说是“马坐府头门”。出拳时有出声促力的要求,但并不是张开嘴巴,嗨,嗨,嗨的那种,而是紧闭嘴巴,收月复提气,气从鼻出,发出的那种短促沉闷的鼻音。第二阶段是行进马步,就是静止马步站的差不多了,就开始行进。所谓行进马步,就是要求以腰为转轴,保持人体中轴线不动,腿部保持半蹲状态直线前进,练熟练之后再进行负重行进训练,所谓负重就是脚上拖着一根毛竹前进,因为毛竹是中空的,可以灌注沙石,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重量。再后面就开始练习脚步横向和交叉移动,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力量训练,再后面就练套路,练完这些都属于基本功,除了力气比别人大一些,出拳有力一些,下盘稳定一些以外,还不具备明显的格斗优势。

再往下,就看师父对徒弟的看法了。一般师父眼里会把徒弟分成四种,1、传人,2、经济来源,3、传人经济来源兼而有之,4、应付任务。动荡年代学武术本来就是防身和混饭吃的。有钱人家孩子学武就是防身为主,没钱人家孩子学武就是混饭吃的。作为师父,一般也不会象电视里演的,都是仇视富人孩子,亲近穷人孩子,相反的,如果富人孩子本身资质好,又刻苦,品德也好的,师父更愿意倾囊相授。倒是有些穷苦出身的徒弟,师父反而要因人制宜了。因为,一般乡下的富人家庭,也就是吃的好点,用的好点,并非动不动就官商勾结,欺压百姓。要达到那样的高度,也不是一般的地主富人家庭能有条件的,事实上乡间的富人更忌惮政府的,因为政府对他们更多的是掠夺。而且这些富裕家庭,多数都是以勤俭起家,多数创业祖宗都是非常刻苦,在乡间都拥有比较高的威望和良好评价的。也就是所谓的乡绅阶层。又由于他们在财富上的余力,所以相对来说,还能经常做一些慈善事业。名声一般都不错。乡间的富户,也没有特别雄厚的财力,如果子代不善,多数也就很快败掉了。所以如果还能保持富裕,当家的人一般都是属于乡间精英。练武要练的好,说实在的,是个耗钱,耗时间的活。要有钱(保证营养),有闲(充分的时间保证训练),有头脑(多少和受教育程度有关)。所以真正一些民间的高手,排除和尚道士等这些非正常意义上的社会人。很多家庭条件都还不错,或者至少他们学武期间的家庭条件都不错。真要是穷的叮当响的家庭,一般也就练个三招两式的,练不出高手的。

一般师父在基本功训练阶段就可以将徒弟的底细模清楚,然后就进行分类教学了。人品差的,一般是不教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实在无法开除,则多数都是教套路,不教口诀,不进行对抗训练。李彬堂发现闽东这儿的武术口诀,并不是什么白鹤亮翅,黑虎掏心之类的套路名称组合。确切的说是对抗练习的理论基础,很多是方言表述的,不太好翻译,例如一句空手夺棍的口诀,“棍来顺势手压收”,因为是由方言翻译成普通话,有些别扭,只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说口诀就是对抗练习的拆招理论。就是把套路的每一个招式拆开,然后剔除套路中辅助动作,用口诀形式,阐述每个散招的应用方式,和方法。学会了歌诀,就可以照歌诀进行拆招对抗练习,也就是所谓的散手了。只有练完散手的人,才具备成为一个武术专业人士的入门资格。然后师父的任务就完成了,修行高低就看个人了。一般这些歌诀都编制的比较模糊,属于简单易记,不易懂。如果没有专门的师父给你示范,那你拿了歌诀也没多大用处,如果你没有练习过本门的基本功和套路,学了歌诀也没用。就比如上面的那句空手夺棍的歌诀,“棍来顺势手压收”,棍怎么来的,不同方向不同手法的来,都不一样的,什么身法才是顺势,压是怎么压,用哪个部位压,收是怎么收等等,如果没有专门的师父给你示范和自己练习的本门基本功,这歌诀就是一句废话,这也是古代中国的武术环境造成的。如果光练套路,不懂歌诀,不进行对抗训练,那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打起来虎虎生风,自我感觉良好,用起来手忙脚乱。纯粹是师父不想教你,给你应付任务而已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形意大豪李存义最新章节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文阅读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