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为练轻功要挖直上直下的坑,坑深一尺,能跳一丈,武师说这是瞎扯。舒榒駑襻最厉害的轻功武师采用后空翻的方式,能跳上一个比人高一个头的土台。叔公说轻功跳土坑,主要不是为了练跳高,而是练踝关节的力量。练踝关节力量主要是为了攀登。所以确切的说,应该是坑深一尺,能攀1丈的墙。而不是跳1丈高。有过助跑爬墙的知道,在比较粗糙的垂直墙上跑(太光滑不行),起到决定因素的就是踝关节力量,而不是大小腿的力量,没有踝关节的强力支撑,大小腿和腰月复肌的力量多大都用不上。就跟用铁棍当杠杆翘石头一样,你力气多大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铁棍够不够硬,铁棍如果不够硬,你力气再大也白搭。这个原理跟掰腕子一个道理,并不是胳膊粗的人就一定能掰手腕,先决条件是手腕的力量。
另外象轻功的走箩筐,武师说,小说上写的也是瞎掰,作者压根就没去看人家练过,纯粹靠幻想。传统轻功中走箩筐,先在箩筐中填土,然后逐日取出来。武师说这个确实有这么个练法,主要练平衡的。但绝对不像书上说的,可以在箩筐边沿随便跑。想想都知道,一个人再轻也有百八十斤啊,难道还真能破坏地球引力不成。不可能的。实际的练习方法是,人确实是站箩筐上,也确实是站在箩筐边沿,但脚不是站在同一侧,而是站在两侧。而且一定要踩在两侧。这样左右脚才能互相抵消,保持平衡。所以练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做到什么飞奔如电,只见白影团团。叔公说其实原理就跟杂技里一个人站在木板上,低下放个圆木表演平衡差不多。只是轻功,更侧重练习运动中的平衡能力而已
这儿有些人对形意、八卦、太极等许多拳法非常的敬仰,对本地的南少林拳术基本采取嗤之于鼻的态度,其实什么叫拳法正宗不正宗阿,这儿连三觅那种10来户人的小村子都出过武进士。九门提督,武状元甘国宝便是际下的师傅教出来的。甘国宝是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人,会试第三名,殿试第八名,虽不是武状元,但确实是高名次,只是甘国宝属于地方名人,所以乡间把他拔高成武状元了,因为际下村都为甘姓,且与小梨洋村同县同乡位置也相近,甘国宝学的应该是际下的武术。
武师说像杜心武,杂志里面说他,纵横镖路,无人能敌,号称南北大侠。别人称你为侠的人,最重要的标准和内容不是你功夫好。而是你这个人在江湖有人脉,有人气,有义气,别人尊重你。这里面也有功夫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功夫是一个前提条件,但最重要的不是功夫,更不是由功夫的高低来决定的。过去真正靠走镖为生的人,也就是卖武为生的镖师,一般功夫都不会特别好。学的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功夫真好了,卖给谁不行啊。非得去做这风餐露宿,常年在外的事情呢。但好的镖局,大的镖局,确实都有高手。因为过去走镖要走的好,不是靠功夫,而是靠江湖人脉的。一个人功夫再好也不能练成铁人。怎么可能因为你功夫高,就弄不死你呢。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搁山路的隘口,给你砸一车石头下来,你长翅膀都没用啊,再说你一路打过来,你还就算打的过,也要被累死啊。镖师的功夫主要是应付那些流寇刁民用的,所以也不用太高,功夫高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养,也不是那么容易使唤的。开镖局说到死也是做买卖,也得讲成本的。古代镖局走镖,也不是随便走的,不是你东家想去哪,咱就去哪,全国通用。每个镖局都有自己固定的势力地盘的。路线也多数固定的。开镖局的人,在自己的地盘和路线上,一般都有比较高的江湖地位和人脉关系的,黑白两道,都有背景的。换句话说,路线上的固定的绝大多数盗匪官痞,跟镖局都有交情的,镖局也都有给好处的。镖局沿途一些休息打尖的客店,都是固定的,都是熟人熟店。否则给你饭里放点药,你功夫好有什么用啊。路上出个什么意外,附近都能找到照应的。镖师不是没危险,危险主要来自那些流寇,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流窜犯,还有就是一些地方民风比较恶劣。有些村民,白天带个斗笠下地干活是农民,晚上脸一蒙就是强盗。但总体上说来,镖局只要老大或者镖头在江湖能镇的住脚,基本上镖师的安全还是有一定保障。否则天天死人,谁敢去当保镖啊,镖师也是人。钱再多,也没命重要啊。
但镖局里都会有高手,功夫的高低,大体跟镖局业务规模成正比。这些高手就是镖局的镇局之宝。多数功夫好,而且很有江湖地位,镖局养这些人也是需要很大的代价的。他们多数时候不是去风里雨里的去走镖。多数时候都是用来处理一些江湖事务的。杜心武可能就是这样的。可能镖局里都有他的股份的。杜心武可能在镖行的时候确实有出手过,但估计也不会太多。对手也不一定就功夫多高。所以,如果认为当过镖师的人功夫就很高,那是不了解镖局彖。
杜心武家里财势很大的,年轻时候到处重金寻师,哪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成年后,又留学东洋,参加同盟会,接触孙中山等人。这不是一般乡村土财主的家庭能承受的,能有这样的眼界见识的。你说这样家庭出身,这样心胸的人,怎么用的着沦落到卖武为生,过刀头舌忝血挣饭吃的日子呢。所以杜心武走镖,要么是受达人之托,要么就是结交江湖人士为主的。不是为了跟人家博命的。
关于传统武术中的绝招,其实是有绝技,没有绝招。再好的招式,都有破解之法,所以只有在低水平的对抗状态下,才会有绝招,而且绝招这个东西,都是可一可再,不可三。用多了,自然就被人破解了。传统武术,对于招,有两种对抗方式,一为解,一为破。所谓解,就是根据正常人体结构规律,力学规律进行拆解,比如你一拳过来,我可以或挡,或挑,或格,或架,或压等等,这就是解招。但有一些招法则无解,比如一些擒拿招法,一旦被上手,则无法解开,这时候就要采取破招的方式了,所谓破招,就是并不是针对对方招法,而是通过其他条件,使他的招无法有效实施。比如擒拿,如果你不会解,你就可以通过,控制距离,或者控制攻击手段,使对方无法有效应用他的擒拿技术。功夫其实是没有什么绝招的,只有低水平的对抗才有所谓的绝招。
至于动不动就要求修练几十年,还不得其门的一些功夫法门,就算不是骗人的,也不要去学。因为就算创始人是真的修炼出了什么神功**,也不可能能传承的下来邳。
传统武术是杀人术,是伤人术,所以他面对的对象都是复杂的。所以他的技法要很完备,不能有明显缺漏。对付高的人,要有对付的技法,对付矮的,胖的,瘦的,壮的,混合型的。都要有不同技法。而散打由于有分级别,有规则保护,所以交手双方的,身体差别不大。规则的保护,导致散打,在防守方面技法简化。
4月1日,孙中山交出临时总统大印,正式解职,至此,孙中山还位袁世凯的手续最后完成。
袁世凯曾对幕僚袒露心机时说: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这棵大树,是三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一代枭雄袁世凯就凭这拔树理论成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4月26日,袁世凯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约,国民.党人等认为袁意在扩张北洋军队,而借款未经现任国会批准属非法。5月初,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贷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国民.党之争。6月,北京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之后袁世凯派北洋军第六师李纯部进入江西。
7月12日,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并发表电告讨袁。7月15日,黄兴抵达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浙江朱瑞、云南蔡锷中立。
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广东**”。
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武卫前军会战失利,退南京。
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屡攻江南制造局未克。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
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
8月11日,何海鸣率南京第八师部分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旗讨袁,宣布恢复**,2000多名士兵与北洋军展开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