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大豪李存义 184、名家难胜小徒孙

作者 : 写意朋友

但许禹生觉得郝为真的功夫确实是好,后来就把郝为真介绍到四民武术社。舒榒駑襻

四民武术社虽以形意拳为主,但也兼教八卦,太极,通背等。当晚,邓云峰先生请郝为真乘黄包车去外面酒馆吃饭,下车后郝为真要付车钱,邓先生忙用手阻拦,没想到郝先生一卸力,邓先生伸出去的手一时竟未能收回来。于是知道郝先生功夫不俗。饭后送走了郝先生,邓先生就赶到孙禄堂家,告诉孙禄堂遇到了一位好手,并请孙禄堂第二天去四民与郝先生会会。

第二天孙郝见面,相互倾慕,谈得很投机,于是两人搭手,未想一搭手,孙禄堂即将郝为真放出。郝为真大惊失色,孙禄堂忙说:“这是按照您的说法走的劲。”算是为郝先生打个圆场,找个台阶。郝为真很吃惊,说:“真是奇了,怎么就几句话,您就胜过了我这几十年的功夫。”孙禄堂说:“我的确下过苦功练身体,但若没有你讲的太极拳理,我有狮筋虎骨也是用不上的。”于是郝先生也就知道孙禄堂的功夫在自己之上。所以以后也就不到四民来了。

郝为真感觉自己在京城站不住脚,于是去了天津,去访李存义和李瑞东。至河北公园,李存义的徒孙李玉琳向郝请益。

李玉琳原是郝恩光的大徒弟,又常年得到李存义的指导,内劲日益充实,功夫出众,当时武林中很少有人能抬起李玉琳的胳膊。又因为李玉琳动作异常迅捷,力道异常浑厚,身体又松柔自如,功夫异于常人,故在武林中享有“铁臂苍猿”的美誉彖。

试了回散手,郝竟不能胜。郝于是感觉没脸面去见李存义和李瑞东了,又折回北京,斯时盘缠用尽,又染了痢疾。病困交加,潦倒在宣武门,几于毙命。

话说孙禄堂见郝为真不到四民来了,也很后悔自己一时兴起赢了郝先生。因为那时孙禄堂正在研究拳术的合一问题。以后听说郝为真潦倒在京,便连忙将郝接到家中请医治疗。郝先生感其恩,无以为报,于是便将自己研究太极拳的心得窍奥告于孙禄堂:

太极拳从无极开始,无极是思想准备,思想集中后(不可分散),分阴阳即是太极,阴阳是交换相济的,一个身体半身是虚的,半身是实的。例如:虚实各有五十斤,虚的是气,实的是劲,虚的五十斤气交给实的,则实的就成为了一百斤,这样讲虚的半边岂不是空无所有了呢?不是,而是与此同时实的半边也有五十斤劲交给虚的,虚的也就有了一百斤的气媲。

一站立即意识到身前身后各有一尺的放长,当然,左右也是如此,自己置身是在十字中心,同样再加上一个十字交叉在一起,自身则在八个头的中心,这是八支撑的起源。

虚实分好后,方向又有四正四偶,就是说有了八个头,自身放在八个头的中心点,并且是八不依靠,既在中心,又要正中,不偏不倚这八个头是长短相等的。中心是以腰为中心计算。如果是正方向的改为斜方向时,并不是把正方向搬运到斜向,而是从正改斜时身体不要转动,只要意动即可。以斜改正时也是如此,在八个头中以一条线为主,其它七条为辅,一条放长,七条同时放长,前进(放)时一起跟上,后退(收)时由一条和七条同时收聚在一起。这样就没有前冲俯,后倒仰之弊,此拳有理论又有实质,又抽象又形象,此拳不以拳为主,是以理论和实践为主,理解出来之后就有敏感性,它又是艺术性,艺术全靠动脑筋,以上这些也可以不用它,单纯活动活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用于对抗技击,知已知彼才能胜,有力无艺术不一定能胜,无力有艺术不一定败,艺术不同于技术,技术有设计图,应付人要灵活,要旋转自如,太极是双方面的,从不单讲一方。如有上即有下,有左必有右等等,都是相对性,如果为主的一条线放长,则其它七条线也相应放长,这是一致性的,如以左懒扎衣为例,在一头向东南方前进时,要一同跟上七个头,向西南方时也同样跟上七个头,亦即在一个开大时,七个也开大。退后是收,是以后背为主,带头收,任何一条离腰远了都不对,八面支撑缺一不可,很多东西从阴阳中产生,再说后退是收,要以后腿为主,又如向东南进一丈,东南要听西北收回它一丈,不可收回(下)九尺,这叫做一动无有不动,也叫前进后退都不顶不丢。

八面支撑有四正四斜八个方向,四正不可占据四斜,四斜也不可占据四正,各行其道,不能彼此交替,或把身体搬来搬去。比如,从正面打向斜角时,正面仍然存在,不可把正面搬到斜角去,也不可把斜角搬到正面去的。

八面的中心是以腰为主,为出发点,八条线只有一条线为主。其余七条线为辅,一条放长时其它七条也相应放长。放长是”开”是”呼”,如一条线收短,则其它七条也收短,收短是”聚”是”吸”,但是辅线的七条不可为主,”聚”是聚在一起,聚在腰里(命门为主)。

至于刚与柔、空与松的关系呢,刚和柔是分不开的,但它有主次之分,刚为主,以刚带柔,因为骨头(刚)在肉(柔)的中间,骨头在肉内,内为阴为精神,以阴带阳,所以骨为主动。比如手的向下按是骨的主动,肉是懒的,懒扎衣的名称,已说明肉要懒,肉不能主动,不能以肉带动骨(有所谓骨肉分离之说)。肉既不能主动,而精神(骨)又要不能外露,因为精神是产生在肉里的骨头,肌肉是柔,是被动的,以刚带柔,既精神”骨”带动肌肉。

“空”与”松”要区分开来,肩松沉下来手指会发胀,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对的,还有肩松了就有上升和高大的感觉,这都是合乎要求的,肩还要经过后面背肌往下松,初学时肩松不下,可以呼一口气,就能松下,但这是暂时的,往后必须在放松肌肉时的正常自然呼吸。

月复松也要通过腰,月复松可使身躯全部肌肉松,松即是沉,相对地讲即是骨的上升,也是意的上升,能够沉降肌肉,就能有骨头包括脊骨的上升,因此,骨头在肉的松沉的同时也就飘起来了。这叫做有降必有升,也叫做有下必有上,要使臂膊骨飘得起来,就是在于沉的作用下产生的。

纯松是塌,纯空是顶,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全身处处都是一分为二,关节。骨头和肌肉也是这样,但刚和柔分不开的,因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而空和松却要分得开,空即每个关节要月兑离开来,松开关节,这叫空,在松开关节的同时,肌肉也要松开,空是上升,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由于劲的下沉而相反必然会使意的上升,所以,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既要分清,又是一道,另外,空和松究竟空到什么程度,松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沉下五寸则上升也要五寸,即肌肉往下松,骨头向上升,一沉一升是同时进行的,并非一边上升,一边不动仍留在原处。

刚和柔搓和在一起,太极叫做有动未动有预动之势,这又叫做腾挪。刚和柔是相济的,是分不开的,但又都有空和松,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又如静如山岳,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个是腾挪,一个是上与下的东西,要慢慢体会,再就空松二字来说,松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如以起势为例来说,起势时两手的意原在膝下,却可以一直到脚下,空是拔两头,即意上升,气下沉,并不是空洞飘浮,空松一道做之后,就可以”气遍身躯不稍痴”。上升是由于下沉反射上来的,关节的松开后可以贯气,腾挪二字,即是刚柔混在一起,刚中少不柔,柔中不能缺刚,然而空与松必须分清楚,它是肉练出来的东西交给骨,骨又练出来的东西交给肉,腾挪可以帮助空松,刚柔又要混在一道。这里所讲的东西是主要的,拳却是次要的,以前是先学拳后理论,现在是理论和拳一起来教。有傅长荣、唐维禄二人带了他们师父、李存义的师弟申万林的一封引荐信,李投师伯李存义继续学艺。

申万林是河北省人,曾经学艺在少林寺,后进朝廷做“御国术馆”教习。其间,对医术产生兴趣,尤其是朝廷使用的有关治疗武伤的验方,便求人抄录了该册留用。那申万林是1903年经挑担卖裹腿、脚,系腰用布带的宁河人“带子高”高长波的引见,到宁河县教授形意八卦掌的武艺的。因他在芦台镇传播形意拳,使宁河县成为了传承、发展形意拳的重要地区。申万林因一位好友来芦台送信儿,说申万林的女婿在东北被土匪绑票。申万林便亲自出马去处理。申万林临走前,为四名艺高弟子赐了艺名。赐过继子申殿侠艺名申剑侠;赐唐维禄艺名唐剑勋;赐傅长荣艺名傅剑秋;赐张景富艺名张剑铭。申万林交给傅长荣、唐维禄二位师兄弟一封信,引荐他们去天津拜其师兄“天津单刀李”李存义,继续学艺。张景富因为家中有买卖,做众位师兄的后勤。申剑侠随父申万林先生前往东北解救姐夫。绑票的土匪要钱,申万林回固安卖房,打算救出女婿后再收拾土匪。土匪嫌等待时间长,撕了票。申殿侠责怪父亲卖了住房,爷俩儿产生了矛盾,又回到芦台授艺,住在芦台张氏家族祠“凤雅堂”里,两年后探知绑票土匪的行踪后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形意大豪李存义最新章节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文阅读 | 形意大豪李存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