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00年3月份,当时我在管道二公司五分公司任政工干事,奉命带领3名刚从技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到涩宁兰参与工程施工。我们从徐州出发,经过兰州到达高原古城西宁,再转乘去往倒淌河的长途汽车。汽车沿着绿树掩映的青藏公路向前疾驰,一个小时便到了湟源。汽车出湟源县城,进入河谷,向青藏公路南行。不久,前方一座火红的山峰映入眼帘,这便是著名的日月山,古称“赤岭”。
日月山的名字与美丽神奇的传说联在一起。据传,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公主告别国都长安,晓行夜宿,一路艰辛,到达青海湖附近。举目遥望前程,茫茫无际的草原渺无人烟,冰雪覆盖的群峰,层层叠叠,于是缕缕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怀念亲人的泪水洒落青海湖畔,汇成了倒淌河。公主离开长安时父王赐给她一面日月宝镜。这宝镜有奇特的魔力,白天用镶有金日的一面,夜里用镶有银月的一面,只要对着长安的方向,就可以看到长安的一切。这时候公主不由自主地拿起日月宝镜,照见长安熙熙攘攘的街道、金碧辉煌的宫殿和面带泪痕的亲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亲人的思念,动摇了公主继续前进的决心。忠诚的使臣以藏汉友好的大局劝导公主,使公主猛然醒悟。公主毅然丢掉日月宝镜,宝镜顿时化作巍峨的日月山,日月山挡住了公主望乡的视线。从此,文成公文放眼万里高原,一心一意奔向圣地拉萨。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爬上日月山口,我们眼前顿时开阔起来,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原伸向无边的天际;再回头望望山北,金黄的油菜花漫山遍野,肥沃的田野里麦苗茁壮,处处绿树丛中露出错错落落的农舍。山峰两侧的景色竟是这样截然不同,难怪自古这里就流传着一首民谣:“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牛羊来作伴,风吹石头转。”日月山口,海拔3300米。站在山下向山上仰望,山口露出的那一大片红土,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古时候,正因为它遍山红土,满山火红,所以日月山又称“赤岭”。
2000年的涩宁兰一线工程施工,那时候是3月份,天气还很冷,但工地上到处飘扬着战斗的旗帜,职工们挥汗如雨,清沟,管内清雪,布管,焊接,返修,连头,下沟,回填,临时阴保,各工序有条不紊。为了赶抢午间气温回升的时机多出活,即使午饭送到了工地,职工们也顾不上趁热吃,而是要将手中的活儿干完后,才拿起碗筷去盛饭,囫囵吞下后又抓紧时间再次投入到施工中去。3名技校毕业生在师傅的带领下干起了管工,在他们的眼里,高原上洁白的冰雪犹如盛开的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如此美丽;在他们的手里,不断延伸的管线就是最大的欣慰与奖赏。虽然,零下10多度的严寒侵蚀着他们的肌肤,凛冽的风刀在他们的身上毫不留情地烙下条条印记,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更没有怨言,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信心与勇气。
在工程施工进入关键时刻,职工中有的亲人不幸去世,有的初为人父,还有的家庭生变,凡此种种,他们有很多理由可以回去,哪怕只是呆上短短的几天时间,但他们没有,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更需要他们,工程施工需要他们。他们将爱与恨深埋心间,以百倍的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为涩宁兰一线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2000年一路走来,如今,3名当初的技校毕业生已经成了师傅并各自带上了徒弟,随管道大军再次进驻涩宁兰复线,牵龙出海,再一次谱写着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