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演义 4.任见《夏商周三代演义》 003

作者 : 任 见

第4节任见《夏商周三代演义》003

周成王死,其治丧委员会布置灵堂时把当时的“国宝”都摆了出来。《顾命》篇说:“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堂”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模式,古代的堂前没有门,有两根楹柱,堂之东西两壁称“东序”、“西序”,序的外侧各有一个小夹室,叫“阁”,东阁、西阁又谓之东厢、西厢。

堂所对应,是“户”,大人物即称“中堂”。

皇家的“堂”,谓之明堂,比百姓的堂阔气千百倍,是其会议和祭祀场所。

周政府就把其明堂设置为周成王的灵堂了,在其东西墙下摆出了祭祀的两溜宝贝,“赤刀”、“大训”等,在灵堂西边的长几上放了一溜,“大玉”、“夷玉”等,在灵堂东边的长几上放了一溜,“河图”就在东边的一溜里。

这里记载了河图,但没有说清楚河图到底是什么东西。

摆在一溜美玉的队伍里,它应该也是一种美玉?

纬书《易系辞传》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把河图划归伏羲,把洛书划归大禹,是谶纬术士刘歆的杰作。

刘歆说伏羲参阅河图画出了八卦,大禹仿照洛书列出了洪范,有鼻子有眼。

刘歆的成功“嫁接”,成为他在河图洛书这个“历史文化”巨树上的莫大贡献。“嫁接”之后,居然成活了,生长得愈来愈茂盛,愈来愈蓬勃。

话说宋代道士陈抟,修行于华山,不仅烧汞炼丹,还好读《易》。《宋史》中记录他“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还丹之事。”

陈抟钩沉前人杂学,辨研河图洛书,多年坚持不懈,终至硕果累累。

陈抟以黑点白点排列组合,成为阵列,成为套图,描画出了一个超乎前人的“三变龙图”直观图形系列,这个系列图式被北宋另一个术士刘牧进行了所谓“精研”,名之为“河图洛书”。

我们从各种史料中可以找到的河图洛书图案有几十种,也不全是陈抟当时一下子画成的,它是在多个时代,由多人手笔集攒而成的。

如“龙图天地未合之数”、“龙图天地生成之数”、“洛书天地交午之数”、“洛书天地已合之数”及“洛书纵横十五之象”,均是由黑白点组合而成的单独图画。

河图洛书,由于文史记载,官方利用,及方士的卖力演绎,引致了民间的热闹。

这个“记载”——“利用”——“演绎”——“热闹”的现象链条,不是一朝一代的,除个别帝王愤恨谶纬,河图洛书连带遭殃、偃息不闻外,几乎总在持续。

后山曰:惟其如此,它才成为文化。

河图用了十个自然数,而洛书则只用了九个,排列成一个正方形,形成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开了幻方世界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其奇妙结构和无穷变化令中外数学家为之叹服。

在宋代钦定河图洛书的时候,对其数字是采用“图十书九”,还是“图九书十”还有过争论,最终定位于图十书九,沿传至今。

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是显而易见的。

数字性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的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和”与“差”的数理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若有兴趣,可以推导出河图与洛书的同源性。

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河图洛书之中。

一个白点标示1;两个黑点”表示2;依次类推,白点均构成奇数,黑点均构成偶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

河图洛书的结构形态是对称的。

首先,整体结构对称,其次,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对称。

用纯数学的方法推导,不惟能发现河图洛书的同源性,还能发现洛书较之河图表达的数理关系更为丰富、高级一些,与“九宫格”更靠近一些。

不管怎么说,河图洛书本质上的数学思想,跟方士们的“术数”观念,你借我,我赖你地融合,长成了中国文化之重要部分。

文史的记载,官方的利用,方士的卖力演绎,民间的热闹,凡此种种,使河图洛书长久地立于文化标的的位置。

后山这样说,绝不意味着作为文化现象的河图洛书千百年来一直在“单边式”地“上涨”,总是被推崇,被拥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夏商周三代演义最新章节 | 夏商周三代演义全文阅读 | 夏商周三代演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