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晋隋 第五十七章 咄咄怪事

作者 : 陈邵轩

()从前线撤下来后,姚襄将部队驻守在历阳。仗暂时没得打了,不甘寂寞的姚襄开始在淮河两岸大搞军事演习。殷浩不太喜欢这个没事抽风的降将,就擅自克扣姚襄军队的粮草,部队没东西吃,姚襄只好停止演练,让士兵们开垦土地,种田产粮。姚襄本人也在帅府里开辟了一小块土地,身体力行。

这年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姚襄再也不用担心吃完上顿没下顿了。姚襄还把吃不完的粮食送给友军,再加上姚襄体恤士兵,爱护人民,从而积攒了很高的人气值。

殷浩当时驻军寿chūn,他看姚襄愈加不顺眼了,就扣押了姚襄的几个弟弟。殷浩还派去了好几个刺客,想把姚襄不明不白地整死。好在姚襄命大,总能化险为夷。

这次,殷浩又找了个刺客,此人素来仰慕姚襄的为人,就把实情告诉了姚襄。姚襄大吃一惊,再也不买殷浩的账了。殷浩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当时正赶上安北将军魏统去世,其弟魏憬来向殷浩报丧。

殷浩没向朝廷请示,就让魏憬接管了兄长的部队。作为交换,殷浩密令魏憬攻打姚襄,反正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死无对证。魏憬接到命令,拍拍就出发了。

殷浩高估魏憬了,一阵短暂的战事过后,魏憬阵亡,手下的五千士兵全部投入了姚襄的麾下。殷浩满肚子的邪火,却也不好发作,向朝廷报告?在没有得到朝廷许可的情况下擅诛大臣,这可是杀头的罪过。

殷浩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就找了个借口,把姚襄“发配”到梁国一个叫蠡台的小地方做内史。魏憬的儿子们纷纷联系殷浩,密谋想干掉杀父仇人。姚襄自知处境险恶,就让参军权翼到殷浩军中请罪。殷浩嘴上占了便宜,就稍稍减轻了对姚襄的迫害。

除了整姚襄,殷浩多少还是干了点正事的,比如,他派重金贿赂前秦丞相雷弱儿,唆使他诛杀苻健,然后与东晋把秦国的地盘分了。雷弱儿名字虽弱,智商却一点都不弱,他把殷浩送来的金银珠宝尽数上交国库,然后把殷浩卖了。

苻健决定将计就计,他把辅国将军黄眉调离长安,造成一副国君被杀的假象,以此诱敌深入。可怜的小殷同志,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殷浩任命姚襄做前锋,姚襄一眼看出了事情有诈,死活不愿去。在殷浩的威逼下,姚襄怀着十二分的不情愿出发了,他向北走出了很远,直到再也听不到殷浩营中战马的嘶鸣声。随着大军距秦国越来越近,姚襄心中的不安亦渐渐加重。

不能再走了!为将的直觉告诉他。

与此同时,殷浩的催促他火速与雷弱儿会师的信件如雪片般飘进姚襄营帐。姚襄脾气很好,但不代表没脾气,他想到了殷浩之前的种种小人作为,想到了那名刺客的话。横竖都是一死,索xìng反了!

于是,姚襄停止前进,他将部队在殷浩的必经之路上埋伏起来;同时派部分人假装为逃兵,四散奔走。

迟迟不见前锋动静,殷浩心中不禁生疑,多方打听之下,他得知了姚襄的企图,豆大的汗珠从殷浩额头上滚落下来。殷浩稍微稳了稳神,决定清理门户。

他顾不得同雷弱儿联系,马上带兵北上,一直把姚襄追到了山桑(安徽蒙城县北),姚襄所部大部分都是他从关中带回来的jīng锐,个个都是打仗的行家,他们抄起家伙,向殷浩大军发起冲击,不多时,便把殷浩的军队杀得大败,殷浩阵亡一万多人,狼狈地逃了回去。

姚襄渡过淮河,把部队驻在了盱眙(xuyi),把部队安定下来后,姚襄便开始向朝廷请罪,顺便倒一倒满肚子的苦水:“我姚襄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啊!都是殷浩那孙子逼的,仅刺客就派了一个加强排…”姚襄捎带着把东晋大臣骂了个遍,总算出了口恶气。

骂完人,姚襄率众北上,在许昌落脚,他做了一面大旗,上面写上“秦”的字样,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盘踞在前燕、东晋和前秦交界地带,谁的话也不听。

姚襄这支竹筒子把殷浩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全都倒了出来。朝廷派人一查,句句属实,而且还得知,那个雷弱儿丞相做得好好的,一点没有弑君的意思。

但司马昱还没有要处罚殷浩的意思,北伐失败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桓温不干了,他狠狠地踹了殷浩一脚,逼迫朝廷免去殷浩官职,朝廷无奈,就把殷浩贬为平民。至此,桓温得以只手遮天。

殷浩这年都51岁了,早过了退居二线的年纪,再混个七八年就该退休了。要是换做别人(比如陶侃),肯定乐得接受,不管辞职还是免职,其结果都是一样一样的,反正都是在家颐养千年,儿孙绕膝不亦乐乎!

可殷浩是有大志的人,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老死家中。被免职后,心情简直郁闷到了极点。殷浩不善于表露,平rì里装出一副自命风流的样子,在旁边没人时,就拿中指指着天空,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咄咄怪事”四个字。桓温对这个落魄玩伴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在众人的推荐下,桓温请这个老同学出山,给了他尚书令的养老闲职。

终于出山了,殷浩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给桓温回了一封信。信本来已经装进信封了,殷浩疑神疑鬼地担心信中出现错别字,就打开信封仔细检查了一遍,如此往复十几次。送信的等不及了,便催促殷浩动作快点。殷浩一阵紧张,甚至忘了把信塞进信封里。

桓温收到一个空信封,以为殷浩涮他,勃然大怒,就与殷浩绝交了。殷浩当官的最后一丝希望宣告破灭,殷浩这才知道,自己寄给了桓温一个空信封。殷浩又气又急,竟然一命呜呼了。

消息传出去,东晋官员都笑掉了大牙,他们创造了一个新词:咄咄怪事。每当有人多疑时,幕僚们就会笑话他;“你怎么这么殷浩啊!”然后这个人会狠狠地瞪幕僚一眼:“你才是殷浩呢!你们全家都是殷浩!”

不管怎么说,殷浩对中华民族多少有些贡献,他错就错在以中人之才,担上人大任。

公元四世纪中期,中国陆地上出现了四个并立的大帝国,东晋、前秦、燕国和前凉,四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们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中华大地上演绎了一幕幕的悲欢离合。

这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殷浩彻底垮了台,东晋已无人能阻止桓温了。

北伐!

公元354年二月,桓温统帅步骑共计四万余人,自江陵出发:水军自襄阳沿水路,自襄阳进入均口(今湖北均西县),由汉水逆流而上;步兵则从淅川前往武关;司马勋也没闲着,他这次换了条路,从子午道出击前秦,这正是当年魏延建议诸葛亮走的那条路。可惜诸葛亮带兵过于谨慎,痛失良机。

桓温这次把家底全带上了,连桓冲(被赎回来了)也随军出征。桓温带领主力部队,向前秦发起极其凌厉的攻势。上洛、青泥接连失守,晋军前锋已抵达长安郊区。

东晋这是要动真格的啊!

长安的苻健坐不住了,再由着桓温的xìng子来,秦国迟早得完蛋。苻健于是带着五万人迎敌,苻苌、苻生、苻雄、苻菁等苻家子孙能打的全上了。双方在蓝田展开会战,战争进行到胶着阶段,桓温甩开膀子亲自上阵,桓冲掩护着兄长左右砍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乱世晋隋最新章节 | 乱世晋隋全文阅读 | 乱世晋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