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颂 2.第一章 赴 荆 州 上 任(二)

作者 : 兴利

第2节第一章赴荆州上任(二)

一天,风和日丽,已是荆州地委副书记的邵敏,热情地把老战友饶民太带到荆州古城上转了一大圈。他们在北门停下来,登上城楼向东望去,只见荆州古城依地势高低而筑,起伏崎岖的青砖城墙犹如游龙飞舞在江湖之上。

邵敏兴致勃勃向老战友介绍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城这里还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国的国都在北门外约十里许的纪南城。秦汉以后,荆州城是封建王朝封王、置府的重地镇。荆州城的砖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87年8月建成,周长21华里。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拆毁荆州城。到明朝朱元璋时又复令修筑荆州城,修成的荆州城周长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城高二丈六尺五寸,设六个城门,护城河宽一丈六尺,深一丈许。公元1645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下荆州城,遂又拆平。公元1645年,清朝顺治时依照旧城基脚重筑荆州城,后又陆续拨银加固。仅公元1727年至1756年29年间,就四次拨银共约23万两进行维修。因荆州城处于湖区,建筑艺术上突出了湖区独特风格,它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城门有东、西、南、北以及小东门和小北门。东门叫寅宾门,楼为宾阳楼;小东门叫公安门,楼为望江楼,唐代诗人张九龄曾到此饮酒诗赋;西门叫安澜门,楼为九阳楼;南门叫南纪门,楼为曲江楼;北门叫拱极门,楼为景龙楼;小北门叫远安门,楼为朝宗楼。”

饶民太用手拍拍厚实的城墙,赞不绝口地说:“哟!好坚固啊!”

邵敏笑笑又说:“古人在筑城时,为了防止城墙在湖区下陷,用糯米浆和条石坚固城脚,特别是下水道的建造,尤为精深,洞深两米多。天旱时,可引城外水入城,大雨时可将漬水排出城外。它反映了荆州城的实际需要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通讯员张道武好奇的在城墙上这看看那瞧瞧,忽然他发觉东边远处有一座金顶琉璃瓦的古朴建筑,阁有三重飞檐,金顶闪闪发光,底下垫有一座铜莲花座,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盛开云天的奇异莲花,蔚然壮观。他兴奋的问道:“邵书记,那是什么地方?”

邵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笑着说:“那是玄妙观,修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元灭宋后,当朝统治者为表彰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母亲治病的孝子,赐名‘九老仙宫’,观外的‘九老仙宫’大石碑上记录此事,碑文是元代欧阳元所作,尼素所书呢!观内后殿和观前的玉皇阁为明朝建所建。”张道武点了点头。邵敏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张啊,这荆州城就像古代文化的中心,名胜古迹多着呢!城内西门还有一座开元观;西门外,也有一座太晖观,为公元1393年所建;这三观是荆州城的镇城之宝啊!民间说‘三罐(观)不煨茶’就是指这三座观。东门外还有一座画扇峰,相传是三国时张飞挑的一担土呢!旧志上说它‘西映落月,远望之如画扇然’。”

张道武听后心里在想,邵书记当了几年江陵县委书记,还真是学问大长啊!

众人边走边谈,下了城墙,直奔“三观”之最——开元观而来。开元观始建于唐代,明清两代先后维修过。来到观前,只见观有三殿,气魄雄伟,令人赞叹;进到观内又见古柳参天,勺药、月季、理菊、腊梅等四季花卉应有尽有,芳香满园,令人感觉清新扑面,雅致味隽;再看殿阁,一殿、二殿分别为雷神殿、三清殿,相距20米,沿一条直线建筑;第三殿名为天门殿,建在一方形砖砌土台上,体现传统的高台建筑的特点。天门喻众妙之门,妙者即神仙,是说这里是众神朝供之地;天门殿和雷神殿前各有一座精致的门楼,引人注目。重檐上方,装饰有宝剑、盘龙,象征众仙法力无边,有降龙伏虎之神通;走进殿内,见雕梁画栋,工艺复杂精致,天门正中央的天花板上还精心细绘由十五条龙和二十只凤凰组成的五色图案,栩栩如生;整个建筑群红墙绿瓦,琉璃光照,金碧辉煌,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

张道武边走边看,边看边想,这“三观”看到了两座观,要是再去西门外把太晖观也看了,岂不过瘾!正美滋滋地幻想时,抬头突然看见天门殿正中央的天花板上细绘的由十五条龙和二十只凤凰组成的五色图案,禁不住拍手叫绝,出口问道:“为什么画这多凤凰呢?”

殿内一名老道人笑而不语,张道武越是刨根问底,最后老道人微笑着说:“你知道为什么荆州城里城外凤凰比比皆是吗?楚人的先祖当过火政官,称为祝融。火是神圣之物,太阳的化身,而太阳被叫作火鸟。于是楚先民就把火鸟画成凤头雉尾,取名凤,作为族人的图腾。”

张道武听了心里嘀咕:你这个老道,还是没有讲出为什么凤凰比龙多嘛。

众人走走谈谈,不知不觉到了吃中饭时间,邵敏笑着对饶民太一行说:“老饶,荆州民间说‘无糕不成席’,今天我请你去荆州城内大名鼎鼎的‘聚珍园’吃糕。”张道武随他们转了一上午,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待听见邵书记说要请客,而且是在仰慕已久的“聚珍园”吃糕,别说是吃了,那怕是听见“聚珍园”的大名,也馋的直咽口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荆江颂最新章节 | 荆江颂全文阅读 | 荆江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