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颂 4.第三章 江 陵 察 堤 防

作者 : 兴利

第4节第三章江陵察堤防

荆州地委分工饶民太抓全区水利工作。

地委书记孟筱澎也是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来到湖北的,他高高的个头,两眼炯炯有神,说话不紧不慢,有条有理。他热情地对饶民太说:“老饶啊,你是荆江分洪的模范县长,也是荆州人民的骄傲。希望你再接再厉,把全区的水利工作抓起来,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饶民太激动的说:“孟书记,我的文化水平不高,要做好水利工作还需要向地委领导和技术人员好好学习啊!”孟书记哈哈一笑,说:“我们**人就是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过去打仗是从战争中学会打仗,今天搞建设也是从建设中模索规律。同样对水利工作来说,也是要从水利工作实践中,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中,向人民群众学习,找到管用的办法,你在虎渡河堵口时的做法就很好嘛。”接着孟书记把话题一转,关心地问道:“听单一介同志说,最近你忙学习忙不过来,饭都顾不得吃,是吗?”饶民太不好意识笑笑,说:“近来看了一些水利知识方面的资料,再就是看文件,找了几本旧志书学习熟悉各地情况。我想最近沿荆江、汉江、东荆河和各县走一趟,了解堤防情况,作好今年的防汛准备工作。”

“好!汛期来了,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汛工作上。但要注意身体哟,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孟书记又关心地叮嘱道。

专员分工,饶民太分管专署办公室。

有一天,专署办公室秘书曹道生拿着一本专题材料向饶民太汇报:“报告饶专员,按你的指示,我将近几百年来荆江发洪水各地受灾的情况汇成了这份材料,现送来请你过目。”

这位年轻的曹秘书,大大的眼晴,虽然刚二十出头,但已经给前几位专员都当过秘书。尤其是1952年他跟随阎钧专员参加过荆江分洪工程第一期工程,1953年又参加过荆州水利工程的组织工作,对全区水利情况比较熟悉。最近组织上安排他担任饶民太的工作秘书。

饶民太拿起材料看了一遍,站起来高兴地说:“曹秘书,这个材料很好,你马上拟文通知各县及水利部门,将他们那里历史上的水灾溃口情况和险段等模底调查一遍,编成材料报上来。汛期到了,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曹秘书准备离去时,饶民太又说:“曹秘书,明天我们到沿江各县转一下,考察堤防和防汛的情况。”

“是!我马上去准备。”曹道生秘书兴奋地应道。

第二天一大早,饶民太在江陵副县长涂一元、李大汉的陪同下,骑马沿着荆江大堤江陵县的防段仔仔细细考察起来。

江陵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载,秦军于公元前287年攻占楚都郢后,设置了江陵县。其名称,是因为远处无高山,近处皆陵埠而来,也有的说是由临江国的国名倒过来叫的。江陵县府设在荆州城,故荆州城也被叫做江陵城。历史上,曾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南平国等在江陵建过都,因而江陵亦有古都之称。江陵县境内有许多古代墓葬,仅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有封土堆的大型古墓就有700多座。在八岭山和雨台山等处,古墓星罗棋布,有的古墓上面葬古墓,古墓群比比皆是。古墓里先后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州勾剑、盲孤剑,吴王夫差矛,楚国丝绸、漆器,编磬、黄金货币郢爰,能自动发射的双孔连发弩,西汉男尸等均闻名于世。“千里江陵一日还”,“潇潇沙市雨,淡淡渚宫(荆州城的别称)花”等诗句已成千古名句。荆州城东门外有“太白湖”,沙市街中有“杜工巷”,传为美谈。三国时,江陵更是兵家激烈争夺之地,“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的美好传说比比皆是。

相传刘备借得荆州后,派大将关羽镇守。为了防御曹军和吴军,关羽决定在江陵修一座土城。这事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知晓,心想可不能再动刀兵了,于是派九仙女去找关羽索要荆州。九仙女向关羽传达了天庭口谕,关羽将计就计,对九仙女说:“仙姑,这凡间的事可比不得天上,若要收回荆州,得比试比试才行。”九仙女自持本事大,于是答应按凡间的规矩比试。她问道:“不知关将军要比试什么?”关羽说:“比试筑土城!”“怎么比法?”九仙女紧问道。“你修东,北两面,我修西、南两面,鸡叫为止!”关羽胸有成竹说。“好!小事何足挂齿,就照关将军说的做,要是我赢了,你可要将荆州交给我!”九仙女根本没把小小关羽放在眼中。

到了酉时,一场天上和凡间的筑城比试开始。只见关羽动员十万将士,挑的挑,抬的抬、驮的驮,干得热火朝天。九仙女看得笑弯了腰,心想:你关羽就这点本事啊?自己却不动手,站在半空中只顾笑。等到关羽将南面的土城堆了一半时,九仙女才止住笑,不慌不忙下来取土。只见她翩翩飞起,略施法术,用衣裙包了一包土倒在东面,再向这包土吹一口气,刹那间就变成一个城垛,不到一个时辰,东面的城就筑好了。她洋洋得意,如法炮制,不一会,北面的城也快完工。正当她满面春风,用衣裙兜回最后一包土时,突然,听见公鸡高声打鸣,心里骤然大惊,抬眼西望,只见西、南两面的土城均已筑好。“啊呀!”她一声惊呼,心中羞愧不已,嘴里惭愧难言,慌乱中将衣裙兜的那最后一包土撒落在地,须臾间变成一个小山包。她忙驾起祥云,满脸羞愧回天上复命。

原来,这是关羽巧施的妙计。他见九仙女法力了不得,自己的十万将士哪是对手,脑袋一转,计上心来。他命令士兵砍来芦苇,在西面扎了一面城墙,然后派人去农户家鸡窝边,使劲拍打簸箕,“卜卜卜”的拍打声引得公鸡发力高鸣,一下把自以为是的九仙女给懵住了。她不察是真是假,就以为输了这场比试。后来民间就把荆州城叫做“簸箕城”,又因为关羽是用芦苇扎的城,故又称为“芦席城”。

听完涂县长讲完这个传说故事,大家已来到荆江大堤起点枣林岗。

通信员张道武心想:这荆州城的故事怎么多半是修城挑土的啊?谁知,他这一想法竟引起了一场荆楚文化与治水的精彩议论,此是后话。

站在枣林岗上东望,荆江大堤就像从脚下射出的一条射线,一直向东射去。

涂一元站在荆江大堤的起点向大家介绍道:“从1951年起,荆江大堤起点由拖茅埠向上延伸到了枣林岗。建国前荆江大堤的状况实在令人担忧,据资料记载,1948年荆江大堤堤面宽度,最宽者仅万城、李家埠两段,共2公里达到12米;最狭窄为郝穴堤,有一段不到3米。大堤堤顶高程经实地查勘,沿江各地的堤顶最高不过0.9米,最小者仅0.5米;堤上杂草丛生,堤街房屋栉比,堤内隐患严重,堤外滩岸崩塌,堤基严重渗漏。表现为堤身月兑坡、漏洞、跌窝、裂缝,甚至堤基管涌。其中险情严重情况复杂者,主要是堤基管涌,此外,崩岸险情亦很严重。管涌有谢家倒口等近30个险段,崩岸有江陵柳口等9个险段。”

江陵县副县长李大汉,高挑的个子,消瘦的脸庞,一对大眼闪着英俊坚毅的眼神,他是一个意志刚强、工作责任感很强的人,兼任荆州区修防处江陵县管理总段段长。他在现场亮开嗓子汇报说:“建国后,1949年至次年春,重点修复1949年大水冲坏堤段,清除国民党军队遗留在堤上的军工建筑及堤身内的墙角、暗沟、棺木等隐患,完成土方133万立方米。1951年主要培修重点险段,完成土方329万立方米。1952年大堤岁修工程,江陵县组织2万民工,自枣林岗至麻布拐,加倍翻筑42处,长45公里,完成土方142万立方米。刚才涂县长说的两类险段中,还有龙二渊、蔡老渊等处,堤外无滩或窄滩,深泓掏刷岸脚,堤内渊塘沼泽密布,故外崩内浸两种险情同时存在,险象万生啊。”

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谈,探讨争论,兴致勃勃。饶民太走热了,解开衣领,月兑下草帽当扇子使劲的扇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荆江颂最新章节 | 荆江颂全文阅读 | 荆江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