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贞纵火自尽而亡,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公元950年,隐帝即位几年以后,由于年轻气盛,对开国君主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几个顾命大臣感到不满,他身边的宠臣也乘机在他面前屡进谗言,并且要诛杀这几个顾命大臣。隐帝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佑三年趁几位顾命大臣朝见的机会,设下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三位大臣。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接着又派宠臣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友,进行屠杀。
郭威也是顾命大臣之一,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企图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并且把留在京城的柴荣姑母及其子女全被诛杀。万万没想到李弘义会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急忙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态紧急也顾不得伤心,立即采用了谋士魏仁浦的计策,伪作诏书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将领。于是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以“清君侧”之名讨伐。
不幸被杀的有:柴荣姑母。二子剡王郭侗,名青哥。太祖即位,诏赠太尉,赐名侗,显德四年追封。三子杞王郭信,名意哥。太祖即位,诏赠司空,赐名信,显德四年追封。三女乐安公主,广顺元年二月追封,至显德四年四月,又追封莒国长公主。五女永宁公主,广顺元年九月追封,至显德四年四月,又追封梁国长公主。
四女寿安公主,下嫁张永德,幸免于难。广顺元年四月封,至显德元年,封晋国长公主。
隐帝见郭威起兵造反,并派赵弘殷领兵抵御郭威。赵弘殷领命前往,九重在郭威处听到父亲领兵前来,忙向郭威奏道:“大帅,今我父亲前来,我愿前往大营劝告父亲辅助大帅,不知大帅可否愿意?”郭威听了,疑虑顿消忙道:“如果赵老将军肯屈驾,不胜感激!”九重领命前往赵弘殷大营,来到营前。对卫兵说:“快去禀告你家将军,就说他的儿子九重来了!”那兵忙去禀告,赵弘殷听说儿子来了十分高兴,父子分别了三年自是有无数的话语。九重说明来意,赵弘殷老将军架不住儿子的劝说终于答应了下来。九重忙让父亲派几十名亲信秘密回到京城。这些亲信连夜赶到赵府,杜夫人得知后,带着全府人等几十余口在这些亲信的护卫下星夜离开了京师。杜夫人与耿氏带着一众人等,在离京师不远的地方暂时躲避,杜夫人与耿氏这才知道九重的下落。后汉隐帝见赵弘殷也投了郭威,更是气的龙颜震怒,派人前往抓捕赵弘殷全家老少,没想到他派去的人扑了个空,赵府已是人去屋空。
赵弘殷投了郭威,使郭威大喜。他见九重文武双全,就让九重做了禁军亲卫都虞候。九重在郭威军中有了威信,由于他又是郭威身边的亲信,很多将领都愿意与他结交。其中就包括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由李继勋提议,他们十个将领结社史称“义社十兄弟”。这些人是九重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其中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九重,而是李继勋。九重与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和远近的差别,像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与九重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后来参与兵变,成为九重的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九重的关系较为疏远。
“义社十兄弟”简介:
石守信(928—984)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后汉时,投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初年,升职任禁军亲卫都虞侯,显德元年(公元954)在抗击北汉的高平的战役的时候,石守信以军功升亲卫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同年大军回到京都,他又升职任殿前司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显德三年,跟随世宗柴荣征讨南唐,石守信任职先锋,参与了**等地的战役。显德五年三月,南唐割地淮南求和,石守信以功升职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显德六年三月,后周攻辽,柴荣以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已升职任殿前都虞侯的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同年六月,九重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九重任殿前都指挥使。世宗柴荣死后,柴荣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以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职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是以九重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中,继李继勋、九重之后的第三个建节的,而且长期与九重同在殿前司共事,是九重的部属、亲信,后周末成为九重的副手,他俩的关系除了郑恩外最为密切。
王审琦(925—974)字仲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后汉末投在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太祖时任职殿前司铁骑指挥使,显德元年(公元955)跟随后周世宗抗击北汉入侵,以军功升任铁骑都虞侯,改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显德三年跟随世宗柴荣攻打南唐,王审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潜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凤台东南)战役中,王审琦率军先登,大败南唐军,转殿前司控鹤右厢都指挥使;后在濠州(今凤阳东北)、楚州(今江苏淮安)战役中均立有战功,显德五年改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他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属。显德六年三月,跟随世宗柴荣攻辽。同年六月,世宗柴荣子柴宗训即位后,王审琦任职殿前都虞侯。显德七年正月初,九重发动“陈桥兵变”,被九重称为“布衣交”的王审琦,与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内应。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中名列第四位,升职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兖州,今属山东)节度使。
韩重赟(?—974)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后汉末投在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公元954)与后汉的“高平之战”,以军功升职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后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九重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韩重赟参与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公元960)五月,征讨潞州李筠时,以军功代张光翰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今chóngqìng奉节)节度使。同年九月,从征淮南,任淮南行营马步军都虞侯。建隆二年(公元961)七月,九重收回兵权。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任为忠正军节度使,韩重赟继任职殿前都指挥使、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已废罢,韩重赟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扩建皇城东北部,并按洛阳宫殿图修建宫殿,由韩重赟督建。乾德四年(公元966)八月,黄河决口于滑州,韩重赟督军士民夫修筑河堤。韩重赟屡负重任,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公元967)初,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月复心”。九重大怒,也不查证就要杀韩重赟,因为九重正是这样而发展势力,终于夺取后周政权的。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九重虽然没杀韩重赟,但随即在同年二月解除他的军职,让他出任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开宝二年(公元969)九重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七年(公元974)病死,
李继勋(916—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后汉末,李继勋投入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初已任职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公元955)三月,参加了“高平之战”,以军功升职殿前都虞侯,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今湖南零陵,时在湖南割据政权境内)防御使,九重才继任殿前都虞侯。同年十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利州,今四川广元,时在后蜀境内)节度使。九重才继李继勋之后领永州防御使。李继勋在“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升为节度使的。“义社十兄弟”结社时是以他为首。但当显德三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的战役中,因“怠于守御”,以致南唐守军“出城来攻”,“破栅而入”,后周军攻城之具并为所焚,“将士死者数百人”,影响后周军的士气,“军无固志,诸将议yù退军”。但“世宗柴荣以继勋是武将,不之责也”,所以并没有重责李继勋,只是免去他的军职,出任河阳三城(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使,而从昭武军节度使改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而九重只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为节度使,李继勋此后的名位虽降在九重之下,但仍高于石守信。李继勋以后屡建战功,官衔也不断升迁,显德六年世宗柴荣攻辽时,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已成为水路都部署九重的下属。显德六年七月,李继勋又升职为安**(邢州)节度使。九重代周建宋时,李继勋正在安**节度使任上,没有参与兵变。
刘廷让(929—987)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běijīng)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刘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一作“左骁卫大将军致仕”,大将军应是上将军之误,其经历或许与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光义)有某些近似之处,可能也任过节度使。刘守忠父刘万国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也许是在后周时。刘守忠子刘用是宋太宗晋王府旧人,太宗末任至高阳关副都部署,真宗时历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职。
王政忠,据李焘记载:“世言太祖义社十兄弟,政忠盖其一人也”,还说“并当检讨”,可见南宋初叶所存史料已极少。开宝八年(公元975)五月,王政忠以解州刺史权知晋州(今山西临汾)兼兵马钤辖。次年八月,九重以党进、潘美为帅进攻北汉,又派兵分路进兵,其中一路由郝崇信与解州刺史王政忠率领,出汾州(今汾阳)进攻太原。九月,宋军击败北汉军于太原城下。十月,当宋军继续攻打太原之际,九重被其弟赵光义害死,“是月,太宗即位,召诸将还”。此后,王政忠已不见于记载。
“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书记载不详。
十一月丁丑,隐帝不听母亲让他下诏与郭威和好的劝告,派遣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抗拒郭威,郭威率兵渡过黄河。庚辰,郭威到达滑州,义成军节度使宋延渥叛后汉来投降。壬午,大军到达封丘。甲辰,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战于刘子陂,彦超败,兵退兖州。
七里坡之战,后汉军战败,隐帝被郭允明所杀死于赵村,苏逢吉也自尽了。丙戌,郭威大军兵入京师,他下令严禁将士掠夺,恢复了京城的秩序。戊子,郭威率百官朝太后于明德门,请立嗣君。太后下令:“文武百寮、六军将校,议择贤明,以承大统。”庚寅,郭威率领百官宣诣明德门,请立武宁军节度使刘赟为嗣,派遣太师冯道迎接刘赟于徐州。辛卯,郭威奏请太后临朝听政,用了王峻为枢密使,翰林学士、尚书兵部侍郎范质为副使。十二月甲午朔,郭威出兵北伐契丹,途径澶州,数千将士兵变,身边的亲信撕扯下黄旗为他披在身上,拥立郭威为皇帝。
郭威返回汴梁,不久正式登基称帝。时间:公元951年2月13rì,改国号为大周。
郭威感念爱妻的大恩厚德,深感无以为报,于是把死去的柴氏封为圣穆皇后,并收柴氏的侄儿柴荣为养子,以慰藉柴氏游荡在九泉之下的亡魂。百官皆有异议,郭威力排众议,郭威伤心地说道:“没有柴皇后,也就没有我后来做皇帝。”自此柴荣改名叫郭荣。
柴荣(公元921年10月27rì-959年7月27rì),邢州尧山人(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卖茶叶和雨伞,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shè,略通书史黄老,xìng沉重寡言”,他是后周太祖郭威内侄,收为养子,又名郭荣。继位后复本姓,柴荣投奔郭威后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公元950年郭威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后周建立,柴荣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荣在澶州任内,“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吏民赖之。”其后加封晋王并出任开封尹,判内外兵马事。
九重一家终于再次相聚,贺氏与九重就别重逢别提多么恩爱。九重见到弟弟匡义已经十三四岁,九重的庶母耿氏为赵弘殷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匡美。这赵匡美才两岁是个在襁褓中的婴儿。匡义聪颖但是不合群。与别的孩子玩游戏时,一在起玩耍的孩子都畏惧他,他做某些事情时更显出心狠手辣。但是九重特别喜欢这个弟弟,也许是因为匡义为转世时是他的结拜兄弟也未可知。
九重的妻子贺氏询问他离家出走的情况,九重便把离家出走后在江湖中的遭遇慢慢叙述起来。
这正是:千里刀兵乱战场,男儿有志闯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