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他们不需要知识型人才(1)
他们不需要知识型人才(1)
这一年钟燕也从学校毕业了(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们就读的三流大专院校是大学),她在家乐福里卖了两个月月饼,中秋节刚过,又要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我在成都已经工作了四年,还是任何起色都看不到,以前找工作的艰难场景又一幕幕地重新浮现在眼前。以前我想到外边去闯闯,钟燕死活不让我走,而今她可以跟我一起出远门了,听到我有这个想法之后,都没有半点阻拦的意思就同意了。
到底往哪里去呢?哪个地方都不会遍地是黄金。那就去沿海开放地区,沿海范围也很广啊,于是想到了我的二叔、四叔和舅舅都在厦门,打了个电话向他们了解情况。他们都是从老家外出的农民工,要么是在建筑工地上干活,要么是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其实对我来说参考价值不大。只是有几个亲人在那边,会少点陌生感。至少可以确定的是那边的工资单价会比内地高一些(还有一个因素是我想看大海)。于是,我怀着既激动又惶恐不安的心情,带着老婆坐上了去厦门的列车。
我跟老婆到了厦门同安车站,大叔和四叔就骑着摩托车把我们载到了他们租住的地方。这是位于同安城南的城乡结合处,由于临近就有一个大型工业区,很多外来务工者都聚居在这个片区。本地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几层楼来出租。
初来乍到,还不清楚会做什么工作,工作地点离这里远不远,就不敢贸然把房子租下来,只好暂时借住在四叔家。第一天当然是呼呼大睡,为了省钱,我们是坐火车过来的,而且还是三十多个小时的硬座。我一直怀揣着看大海的梦想,因此第二天,就买了一张地图,然后带着老婆马上跳上公交车,几十分钟之后到达终点站会展中心,下车走了几十米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海。
这天天气晴朗,有蓝天,却没有看到碧海,海水完全就像老家池塘一样浑浊,后来我知道是因为浅海有厚厚一层泥沙的原因,不过大海的宽广博大倒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心愿了结之后,就该去正视工作的问题了。那时,大叔、二叔、四叔和姑姑都在这边,他们也是好意,就主动为我介绍周边工业区的情况,都希望我找一份好工作。不过他们从事的工作,我都不太可能去做,参考意义不大。我还是按照自己那套思路,首先去网吧注册为当地人才网会员,然后到附近的报亭买几份报纸,多渠道寻找招聘信息。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房租水电和生活费,两个人都没有工作的话,经济压力会比较大。到厦门的目的是想寻找个人发展的更好机会,老婆觉得我的责任更重大,她愿意做出牺牲先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做下去,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太着急,争取找一份好一点的。
我离开成都海尔工贸有好多天了,而且相距数千公里,但还是没能完全摆月兑它的影响。在海尔做业务的时候,了解到zg国美的空调促销员,在旺季的时候甚至一个月可以拿到一万多块钱的销售奖金。当看到苏宁电器在招海尔空调促销员的时候,我就积极促成她去做这份工作。
既然老婆有一份工作,不论工资高低,至少可以给我赢得一定的时间。但是,我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跟在成都的时候一样困难。我总觉得找遍了网页和报纸,适合我的工作还是少之又少。并不是我的要求高,而是没有个一技之长。我暂时把自己定义为知识型劳动者,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并不需要我这种知识型的,而是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劳动者。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什么“大学生眼高手低”,那都是一群狗屁专家在为政府找借口。又有人说是因为专业不对口,那也不准确,据说国外的大学很多都是培养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技术工人,那是技工学校等该去干的事。按照郎咸平教授对产业现状做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特点造成的。首先他举例说耐克公司,中国人只是在加工这个环节赚点劳务费,因此大量需要的是技术性的操作工。而美国人控制了采购、设计、物流、品牌运作、营销等高附加值的环节,因此他们跟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就需要大量的知识性人才。按照我的理解,知识性人才就是诚实守信,知识面广,头脑灵活,具备敏锐的判断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突出的劳动者。
我们国家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和大兴土木,拆了建,建了拆,拆了再建的低效率重复生产的建筑业。因此对知识性人才的需求就相对少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这类人很难找到好工作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