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第五十三章 江户行

作者 : 青玉狮子

废除天皇既不可行,那么就不得已求其次——将登基后的女天皇和倒幕派,最大限度地区隔开来。

女天皇西渡国,倒幕派想和女天皇取得任何形式的联系,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再利用女天皇的名义进行“倒幕”,其说服力和号召力便很打折扣;时间长了,日本人亦会不可避免地对天皇产生疏离感,从而降低天皇在日本政治的作用。

倒幕派少了天皇这面旗帜,难以形成对付幕府的合力;而以幕府可怜的施政能力,也不可能真正压服倒幕派。日本的运气如果够好,大概能保持一种“有秩序的混乱”;运气不好的话,最终开启新战国时代,你来我往,乒乒乓乓,没完没了。

吾之所欲也。

还有,像川宫朝彦亲王这种人,再怎么“亲慕”,也是皇族。而从根本利益上来说,皇族和幕府永远是对立的。天皇西渡国,留在京都的皇族便完全失去存在感,假以时日,必被慢慢“阴干”。皇族是天皇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皇族衰喑,天皇的存在感也会大为减小。

女天皇西渡国,一国元首,长时间滞留他国,不论就、日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言,还是考虑到“国际观瞻”,都需要有一个好名目。

有没有合适的名目呢?有的,一个是“求学”,一个是“治病”。

德川家康制定的《禁并公家诸法度》,开宗明义,打头的一条便是:“天诸艺能事。第一御学问也。”就是说。天皇要干的事。主要是钻研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治国理政,那是将军的事情。

瞎折腾了这些年头,现在要回归正途。

其时的日本,还没有“月兑亚入欧”——以后大概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在化上,是将自己和国视为一体的。清兴明亡之后,日本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比国还国。既承认国是日本化的“本体”,天皇西渡国“讲求学问”。“垂范后世”,就是说的过去的。

这个事情,幕府和国完全可以将其包装成一个“伟大的”的“化工程”,“超迈先贤”,“教化百代”。这个,“鉴真东渡”、“玄奘取经”固然不在话下,就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也要瞠乎其后啊。

至于“治病”,和宫确实有病,日本的医生也确实治不好,怎么办涅?

到英国、美国去治?你不晓得和宫亲内亲王——咱们未来的女皇陛下。秉承皇兄孝明帝遗志,一向以“攘夷”为己任吗?你叫陛下到英夷、米夷的地头上去。叫“丑夷”长满红毛的大手在陛下的**上模来模去——那是治陛下的病吗?那是要陛下的命吧!

只好到天朝去治啦。

说句实话,单就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如果不把洋人计算在内,当时的国,大概还不如日本。因为“兰学”渊源,日本有相当数量的“兰医”——就是西医,有的水平还相当之高,比如楠本稻。而在国,掌握近现代医学知识的医生还是凤毛麟角。

当时国对日本的优势,主要在于物产相对丰富,国人尤其是统治阶层,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更加合理,热量和营养摄入更加充足。

不过,这些小小细节,相信日本人也注意不到。天朝上国嘛,除了明制度,其他方面,自然也应该比日本发达,陛下西渡“荣养御体”,也说得过去吧。

关卓凡的想法是,“讲求学问”是台面上的说法,“治病疗养”是台面下的说法,以此给外界造成一种“名为求学,实为治病”的印象。这样,“天皇西渡”,台上台下,便都有了一个比较说得过去的名目。

幕府的“富士山号”、“翔鹤号”和“麾日号”,加入了美特混第二分舰队,由大阪湾出纪伊水道,浩浩荡荡,向江户驶去。

“富士山号”是将军大人的座舰,“翔鹤号”是其他幕府重臣的座舰,“麾日号”则是护卫舰。

德川庆喜本来意气风发,可是途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影响了将军大人的好心情:“麾日号”锅炉故障,失去了动力。

“麾日号”上还有风帆,也能继续航行,可是速度大大减慢,单靠“麾日号”自个儿,赶不上大队。于是,“麾日号”只好挂在一艘美舰的后面,被人家拖着走。

你还是“护卫舰”,真打起仗来,这副德行,怎么能够指望你“护卫”?

想到这里,将军和幕臣们都大皱眉头,至于在国人和美国人那儿丢面,更加不必说了。

除此之外,一路顺利,庞大的舰队如期抵达江户湾。

江户再次“举城出迎”,将军大人和关贝再次“携手入城”。

江户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已达百万,比起上海、伦敦、纽约,亦不遑多让。但是,关卓凡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城市开始萧条了。

虽然,他从未来过这个地方,本时空的江户也好,原时空的东京也好。

关卓凡的感觉是对的。

江户的人口虽多,但人口结构却很畸形:将近一半的人口为武士。这些武士,主要是两大类,一是幕府的“旗本”,二是因“参觐交代”制度来到江户的各藩藩士。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要求天下大名在江户修筑藩府,大名的正妻和世在江户居住,大名本人则每年一次,入江户幕府“参觐”。这样,一年下来,大名便一半时间呆在江户。一半时间呆在自己的领地上。此谓之“交代”。加起来。就是“参觐交代”。

实施这个制度,一来,大名的妻、成为幕府事实上的人质;二来,大名一半时间花在江户,对自己领地的控制必然减弱;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在江户修筑藩府,将养数量庞大的人员。加上每年往返扔在旅途上的花费,大名要将大量资金用于“参觐交代”,给本藩财政造成很大压力,幕府则借此达成压制和削弱大名实力的目的。

这近五十万的武士,不事生产,是一个纯粹的消费阶层,江户就依靠这支庞大的武士团的消费而繁荣。

但近年来,幕府权威消减,诸藩愈来愈不愿意执行“参觐交代”制度,有的大名。把老婆孩都撤回本藩,好几年不来江户一趟。幕府也无可奈何。“参觐交代”的减少,带走了大量在江户生活的武士,也带走了他们的消费。

幕府自身财政状况的恶化,也使附食于幕府的“旗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江户市面上来源于“旗本”的消费也在减少。

还有,随着“尊王”运动的兴起,日本的政治心开始由江户向京都转移。有“尊王”倾向的大名不必说,连将军和最重要的幕臣都开始长驻京都。其余各藩有样学样,纷纷缩小江户的藩府规模,扩大京都的藩府规模。这些,都进一步减少了江户的武士的人数。

现在,倒幕派气焰大灭,“尊王”也很快会变得不合时宜,幕府将军能够重拾权威,江户城能够重新繁荣起来吗?

将军大人和关贝并辔而行,进入江户内城。

江户内城,就是幕府将军的“皇城”,这座原时空明治维新之后成为日本皇宫的城之城,恢弘壮丽,远超京都的皇宫。

京都的“皇城”,里边还有公卿的宅邸,但江户内城不同,完全是将军一人所有。原先,“御三家”的宅邸也在城内,后来出于防火的需求,都迁了出去。

江户内城本就是城之城,但城又有城,分为“本城”、“西城”和“吹上御庭”。

“本城”是将军大人的居住和办公之所,幕府举行各种仪式的外廷——“表向”,也在这里。

“西城”,是世和世妃的住所,前任将军——大御所、夫人——大御台所也住在这里。

“西城”里边,有两处苑囿,分别叫做“山里”和“红山”。其,“红山”上的“东照宫”,供有德川家康等历代将军的灵位。

不过,天璋院、和宫两位前将军夫人,目前还都住在“本城”内。

“吹上御苑”则是一片广大的御花园

江户内城有护城河环绕,“本城”、“西城”、“吹上御苑”,又各有各的护城河。

城墙高大,宫殿巍峨,庭苑秀美,山川起伏,气象万千。

说说“本城”。

“本城”分“本丸”、“二丸”、“三丸”,其,最重要的是“本丸”,幕府将军就住在这里。

其,“本丸”再分成三部分:

“本丸表”,是前面提到的外廷——“表向”之一,不但是本城,也是整个江户内城的“正殿”,相当于京都“御所”的“紫宸殿”,国紫禁城的“太和殿”。

“奥”,将军本人的住所和办公场所。

“大奥”,将军的后宫,“御台所”和妾侍们的住所。

幕府先在“红山”的“东照宫”内,举行了“一桥庆喜入承德川宗家”的仪式,“一桥庆喜”正式更名为“德川庆喜”,成为德川家的“当主”和“家督”,并告祭家康公以下列祖列宗。

接着,回到“本丸表”,举行了德川庆喜接任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的仪式。

在“本丸表”的这个仪式,关卓凡受邀全程观礼。

仪式刚刚结束,大奥里面传出消息:和宫内亲王,请求和大清国毅勇忠诚固山贝会面。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乱清最新章节 | 乱清全文阅读 | 乱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