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背后的男性荷尔蒙 研究动物之间的厮杀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攻击

作者 : 赵鑫珊

三十二

赖特(ght)是现代西方一位战争哲学家。《战争研究》(astudywar),两卷本,1965年,是他的代表作。

2004年我在柏林洪堡大学图书馆读了好几本有关论著。我的重点是探讨战争的脑科学和神经系统生理学的基础。我注意到赖特有个观点同我的思路很接近:

“研究动物之间的厮杀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攻击性(战争是人的最大规模攻击行为)

近年来,我注意观察儿童的攻击行为。多半是为了占有一样东西(玩具、食物)而发生战斗。1岁多的男孩便有了攻击行为,习惯用手去抓对方的脸。

赖特把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动物性的战争;

第二,初级阶段的战争;

第三,文明阶段的战争;

第四,近代战争;

第五,当代战争。

看得出,他是根据时间顺序或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来划分战争的。

关于动物性的战争(animalwar),我只想说:“动物搏斗只靠自己的身体器官(公牛、公羊的角;利爪;牙齿等)猴子会向对方扔石头。

今天电视新闻播放国外示威群众同警方发生冲突,群众向警方扔石块——这便是“动物性的战争”了。这很原始。原始即原点。

哲学思考即回向事物的原点。

西方工业机器文明的核心是追求“力和速度”。可怕的是,当代战争也以追求“力和速度”为最高准则,为的是杀人多。

“战争工业化”是人类最大悲剧。核世界大战可以把人类及其文明炸回到石器时代——到那时候,地球上还会有战争吗?

有。只要有男性荷尔蒙,便会有人类的战争。

三十三

多年的观察、阅读和思考,使我达到这种认识,将战争分成以下5类:

1.政治与战争。

2.经济学与战争。比如为领土、能源和水资源等。

3.社会学与战争。比如民族、种族之间的冲突。

4.意识形态与战争。其中包括宗教信仰和不同派别之间的冲突。

5.心理学与战争。

以上5类,都有男性荷尔蒙攻击性参与,否则就打不起来。

当然,可以把“男性荷尔蒙与战争”**出来,成为第6类——这正是我撰写读者手中这部书稿的主旨。

关于“心理学与战争”,归根到底是“生理学与战争”。因为心理的物质基础是生理。男性荷尔蒙属于生理学范畴。

三十四

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不仅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所以,我这部书稿的书名最好叫《战争的起源及其根除》(originswaranditsabolition)。

根除、消灭战争是自古以来人类的一个美好愿望。今天的情况不是离这个愿望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2006年4月底,我在上海图书馆读到英国《泰晤士报》月初的一篇报道,又一次加重了我的“世界焦虑”:

60年前,世界第一枚核弹诞生在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核试验室。今天这里又在加紧进行制造新一代的核弹。

有一种每秒能运行20万亿次的先进计算机——从某个角度看,这是“力与速度”的罪恶体现,为的是更多更快更精确地杀人,毁灭世界。

2022年前,美国每年将制造125枚新一代核弹。到那时,也许我已不在人世。但我仍然焦虑世界和人类的命运。

三十五

日本作家田村泰次郎(1911年—1983年)描写二战日本兵活着的两大理由:

“既同敌人格斗,又追逐女人。这样,才品尝到了活着的滋味(《雾》)

这便是“拳头+枕头”。

但这里的拳头方向是邪恶的!拳头有善恶方向之分——这是本书的主题。

三十六

许多年,我一直注意动物攻击行为,英文叫animalaggression,它有7种类型(据动物学家的观察——战争哲学家理应从这7种类型中得到珍贵启示,用来探究人类战争的原因):

1.雄性之间的争胜好斗,这是纯粹的男(雄)性荷尔蒙或生物化学之间的格斗,生物学色彩很浓。

2.争夺生存空间的攻击。比如为食物、为水源。今天人类为石油之战也属于该类型。

3.支配攻击(dominanceaggression),即在群体内争夺统治地位时发生的攻击行为——这种类型始终贯穿在人类战争史中。

4.性偶攻击(sexualaggression),即雄性动物之间为争夺雌性彼此发生的格斗。

5.反掠夺攻击。

为防卫而表现的攻击行动。这在人类社会便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了。

6。恐惧性攻击。

因受威胁生出恐惧而发起攻击。

7.母性攻击。

雌性动物养育幼小受干扰,或幼小遭侵犯,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小,向侵犯者发起攻击。

1971年我在暴风雨过后赶羊归圈,有只受伤的小鸟落在地上,有头羊正在接近那小鸟(不是为了吞食它,仅仅是出于好奇),母鸟霍地从树上飞下来,张开嘴和双翅,做攻击状,并发出尖叫。

这是母爱的行为。母鸟的体重同羊的体重相差百倍,但母鸟为了保护小鸟,还是勇敢地准备同侵犯者决一死战——这给了我难忘印象!

以上7种类型,除了第7种外,其他6种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有过和正在发生。

尤其是第2、第3、第5和第6种类型。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性偶攻击类型曾经存在过,今天没有了。

关于第6种类型,美国在“9.11”后向阿富汗和伊拉克相继发动攻击即“恐惧性攻击”类型。最近美国又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性质上属于第6种类型。

美国为了铲除“基地”组织的训练营地,所以才发动阿富汗战争。

又为了铲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在战争的背后,还有为争夺石油资源的原因或动机)。

为信仰、意识形态而战,在动物之间是没有的。

因为动物的语言不够发达。人类的宗教派别之战和为意识形态分歧而发生战争则是常有的事(二战后的冷战,两个阵营的冲突便是政治意识形态之战)。

至于第1种类型到了今天的人类战争,它是不**的,但它始终存在着,深层在背后。

§§第一篇为什么会有男性荷尔蒙

“原因——>结果”链接组成的世界

——我是个行为主义者

没有原因的结果是没有的——对于科学家,这条世界哲学普遍原理是一大鼓舞,也是一大安慰。我撰写读者手中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享这一鼓舞和安慰。

终于,我领悟到: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原来是由原因和结果编织而成的一个大网络。这“原因斗结果网”是非常复杂的,错综的;其中许多线索还是很隐蔽的,深层的,也许永远不可究诘。

没有原因的结果是没有的——这是世界普遍哲学或认识论的第一原理。

这条原理也是读者手中这本书赖以建立起来的头一根支柱或首要逻辑依据。我的逻辑很简洁: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都是某一个原因或渚多个原因的联合。

是的,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这是科学家(不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的第一信条。这信条是不可动摇的!它才是科学家心目中的“上帝”!它庄严、肃穆、神圣;它无所不包,又无时无处不在。

科学家的最大快感和满足便是把某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揭示出来——这便是“世界观的满足”,比饥渴和“饱暖思婬欲”的满足要高一个层次,因为这是“自我实现”的满足。

只要我们还活着,还在呼吸,我们就能觉察到因果律的无时无处不在。即便你在梦中,也逃月兑不掉“原因一)结果之链”。比如你昨天晚上梦见你一个人在荒野中拼命地跑,逃避一头雄狮的追捕,最后你掉进了一个万丈深渊……这里头肯定有个做此梦的原因,尽管它很隐蔽,很复杂,很微妙。

当然,寻找、解释梦的原因一直是门大学问。比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成就。科学家经常是从事物的结果去追究原因的,而不是相反。比如:

在任何时候,只要有电流,磁针就会偏转。“在任何时候”这一附加,这一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把因果律和偶然巧合区分开来了。这一前提说明:因果律或因果关联之所以成立,只是因为这一现象(事实)可以被重复地观察到。否则就没有关联性。比如a先生乘坐的飞机于4月13曰失事,机上乘客无一生还。迷信命运的人会解释说:a先生之所以遇难,是因为13这个日期不吉利的缘故。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争背后的男性荷尔蒙最新章节 | 战争背后的男性荷尔蒙全文阅读 | 战争背后的男性荷尔蒙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