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志1:双龙记 第24章 习医辨药(2)

作者 : 青斗

诸多医学典籍中,林芳首选《黄帝内经》教习杨开吟诵,而后是张仲景的《伤寒论》,暂且不管他是否听得懂,将这些成形的经文灌输进去即可,领悟思辨那是日后的事了。其中重要的经文部分还令杨开必须背诵下来。每两三天教上一小段,过些日子再重新温习,背不下来那可是不准吃饭的。好在杨开聪慧,背起来也不甚费力,觉得娘教自己的这些东西好玩而已。学会了还有糖果来吃。杨文心疼儿子,责备林芳教子太严。林芳也自不管他,仍旧我行我素。

林芳此时并未教杨开学习望、闻、问、切四诊之法,因为年龄过小,还未到学习诊治的时候,小孩子家暂时领悟不来的。也是林芳本人对诊法还没有熟悉,自己学会了才能再行教习杨开的。否则一个问题问倒了自己,有碍母亲形象的。在杨开的心目中,母亲可是位无所不能的全知。

这时,林芳也开始教习杨开认识《针经》上的经络穴位。先是熟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而后再逐一的去定位穴名和位置。这个时候,杨文倒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晚上则被母子二人逼得月兑去衣衫,坐在那里权做模具。林芳一时兴起,还执笔在杨文身上依着医书所述将那经脉走向描绘出线路来。有时还在一条条的经脉上标点出相应的穴位来让杨开来识,甚得便利。

杨文为了照顾那母子二人的兴致,也只好无奈地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全身上下尽被那墨色染了,苦不堪言。时引那双母子兴灾乐祸地大笑。

杨文此时倒想起一事,于是说道:"昔日在京城,曾在三皇庙见有一尊针灸铜人,据说是宋代之物,称为"天圣针灸铜人"。本朝也曾仿此针灸铜人另行铸造了一尊针灸铜人,称"铜神"安置在药王庙。多年不曾见了,开儿祖父在世时带我去拜过几回,现在不知还在不在了。日后开儿若有机会当去见识一下。照着那般神物学习经穴针法或是别有效果的。"

林芳笑道:"在你这真人身上学习岂不更妙。"

杨文摇头道:"让人撞见了实在不雅,并且现在天气凉了也要注意风寒。这样罢,娘子绘画出一幅图样来,明日我去城里寻个木匠,做个一人高的"木人"来。可令开儿终日临习,才得便利。"

林芳道:"是个法子,就怕那木匠做不来。便是造出个模样来,不合人身正常比例,也会失其精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岂不会误了开儿。我看相公还是再辛苦些日子,待开儿再行熟悉些也就是了。难不成比我十月怀胎还令你难挨吗。"

杨文听了,摇头道:"随你二人罢。舍命陪你母子便了。"

"爹爹!"这时站在杨文身后正在辨识经穴的杨开说道:"在你身上再扎上几根针来就更有效果了。"

杨文听了,吓得一哆嗦道:"那针可不是乱扎的。制偏些有时会令人致命的。"

林芳见了,笑道:"看将你吓的。现在开儿尚小,还持不得针来试。不过再长上几岁去,不拿你这个当爹的来试针还真是再寻不得别人了。"

杨文不愿道:"未待开儿习成医道,我这个当爹的怕是要赔进去了。"

"不过……"杨文此时了一下杨开的头部,感慨道:"杨家三世医道至我而绝,实是有愧先祖。你娘下尽万般心思,指望你日后能承接杨家医道,我这个做父亲的怎么能再无作为呢!好罢,爹别无它物与你,更是教习不得你什么,但还有一个身体在,随你施针试药罢。"

林芳旁边听了,也自感动,说了声"相公",与杨文的手握在了一起。这夫妇二人已是要齐心协力,将杨开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医家。

医道广博,林芳此时的医学知识量,可是比杨开要深厚得多。母子同习中,她毕竟是以一个成人的成熟思维去学习的,并且也在不断地在实践中试行所学医术。

杨开年龄渐长,已是到了入私塾的时候了。不过杨开此时的学识却是比入了学的孩子们优秀得多。便是那识字量甚至比私塾的老师还要多。当是识药千味,从药名上习得的。林芳思量一番,仍将杨开留在家中,由自己全力地教习医药,旁及诸学,进而博览群书。

杨文果然请了一名木匠来,寻了一棵枣木,仿人体大小制作了一尊"针灸木人",四肢一体的。虽是失其标准,还是由林芳在木人身上以不同彩笔描绘出了经络线路和穴位名称。不过此时杨开早已遍熟经穴,临习木人几天后,便对这粗糙的针灸木人无了兴趣。只好立在屋中。然而时不时的将林芳和那冯娘吓着,进出之际,偶一抬头,一个木人在那站着,还以为家里进来人了。只好搬出居室安置别屋,后来不知所踪,怕是被谁移于厨中烧火做饭了。这夫妇二人为了杨开学习医术的认真程度,从此针灸木人身上就可想而知了。

杨开熟悉药名多了,不时的将有些特点的药名进行一番排列组合。这日组了一队数字联来给林芳看。

零余子、半边连、一见喜、两面针、三白草、四方藤、五加皮、六月雪、七星剑、八月扎、九香虫、十大功劳、百部、千年键、万年青。

林芳见了大喜,也自来了兴致,便和杨开组了几队来。其中有:

十二肖像:鼠尾、牛黄、虎杖、菟丝子、龙骨、蛇床子、马钱子、羊踯躅、猴枣、鸡内金、狗脊、猪苓。

时间药名:春砂仁、夏枯草、秋石、冬花、月季花、千日红、夜交藤、明矾、晚蚕、辰砂。

阴阳五行药名:阴行草、阳起石、金铃子、木棉花、水菖蒲、火麻仁、土鳖虫。

母子二人串联了十几种来,自享其趣。

每到过年,以前的那般发财富贵的春联林芳已是不用,和杨开变着样的以药名为联,然后书成贴于门外,时引行人来看。

有一幅联为:东白勺南天竹东南日日新地锦

西红花北杏仁西北路路通天门

示意杨开日后医道日日有成,直通天门。

林南闻声,也来为他的林记货铺讨要,林芳思量一番,便凑了一联:

牵牛子遍耕生地熟地

白头翁采尽金花银花

原是那林南右耳侧天生几缕白发,林芳在这里就以"白头翁"相称了,采尽金花银花,甚合吉语,置于做生意的铺子里,倒也绝妙。林南见了,惊喜万分,携联而归。做了匾挂于铺子门旁,众人围看称奇,坊间一时传颂。

林芳闭门教子,遍择医书精要,杨开习医辨药,转眼间已是长到七岁上了。此时已能自学,每日里持了医书如秀才们捧了诗书一般,摇头晃脑的吟诵不倦,不再用母亲督导。林芳此时做的是挑选杨开学习的书目。这期间又和二哥林东去了县里惠民医局的医官田辉家中,从其家中所藏的医书典籍中又选购了一部分来。后来林芳索性与了那田辉一锭三哥林成赠送的金子,将其家中全部医书尽行购下。田辉见状喜极,又陪送了百余册的古书。倒令林芳意外欣喜不已。

杨开日卧群书之中,苦读不倦。也是小孩子家除了玩耍之外,别无它学,得了这些书籍来,习出了趣味,权做一堆玩具来弄,也自乐在其中了。

且说杨文七岁上时,一日与几名邻居的大孩子在家门口的街上玩耍。那些孩子中有两名入了私塾的,习了几段《三字经》《千家诗》来,孩家心性,便争着在伙伴面前来诵,以显示自己识了字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孩子背诵了一段之后,开始玄耀道:"杨开,你会些什么?"

"我会背《黄帝内经》"杨开应道。

"《黄帝内经》是什么?"那孩子不解道。

"是医家圣典!"杨开道。

"你背来我们看看。"那孩子不甚相信道。

杨开于是站在那里选了几段自家熟悉的,摇头吟诵道:"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杨开幼稚的童声吸引了一位过路之人。此乃是一名手持拂尘,背负一个暗黄色包袱,穿着一身旧道袍的,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尘仆仆的游方道士。

那道士站在旁边,望着杨开,眼中呈现出了一丝惊讶之色。在四下转了几圈,上下里详细打量了一番杨开之后,那道士眼中又自流露出了一种别样的惊喜。

"小孩,你果真要把握阴阳,达真入道吗?若有此志,就带贫道去见一见你的父母家人罢。"那道士和颜悦色地对杨开说道。

杨开未曾见过道士,忽见一个穿扮怪异的陌生人对自己说话,先是一怔,而后摇了摇头,后退几步,欲避了开去。乃是母亲告诫过,小孩子家切勿与陌生人说话,免得被人拐骗了去。

"你且莫怕,贫道见你父母家人,自有要事相商。"道士随又说道。

孩子中有一个年龄较大的,见那道士搅了他们的玩兴,便在一旁喊道:"哪里来的野道士,快快离了去。"

道士听了,慢慢转过头来,面对着那个大孩子,双眼中忽地精光暴射,威厉异常。一群孩子见了,各自"妈呀"一声,皆吓散了去。

杨开见状,也忙自跑进了家门。那道士摇头一笑,摆动拂尘,踱步尾随了来。

此时林芳坐在屋前做针线。

"娘!娘!"杨开慌张地跑了进来。

"开儿!怎么了?"林芳忙站起来迎道。

杨开跑到母亲身后,用手指着大门外,只是不说话。

就在林芳疑惑的时候,但听得门外一声洪亮的道号:"无量天尊!贫道玄真子,敢请主人家出来说话。"

"哪里来的道士?"林芳闻声微讶,忙走了出去。杨开有母亲壮胆,后面跟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医林志1:双龙记最新章节 | 医林志1:双龙记全文阅读 | 医林志1:双龙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