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丁添工作近四年了,他觉得除了第一年有新鲜感以外,其余的时间自己都是浑浑噩噩的,他已经成了一个完全的乡镇干部。
他还记得,刚上班时,宋书记说过的一句话,“社会是一个大熔炉,不管你有多少棱角,都能化掉”。
是啊,丁添感慨着,社会真是厉害,自己被同化了,当初的理想、抱负早已抛之脑后。
他觉得自己麻木了,自己的四年是无奈的四年,并作了一首诗,就叫《无奈》。
无奈
志存高远何处展,
现实残忍空自叹。
哪有青莲出淤泥?
随波逐流非所愿。
百无聊赖,日子继续。
五年一度的乡镇党委、政府换届的时间到了,作为党委秘书,丁添的工作也紧张起来。
“这可是全镇上下头等的大事,马虎不得,”丁添想,“反正提拔没有自己,但必须做好服务工作。”
换届前,天水市对干部进行了大调整,这是每次换届前的惯例,其实,很多领导岗位上级早已定下了盘子,所谓换届选举只不过是用法定形式将上级决定明确而已。
黄庄镇的党委书记在这次调整中,调任民政局局长,虽是平级调动,但提前进了城,实权大增。
张海比以前和气多了,总是乐呵呵的,大家都明白,张海就要扶正了。
果不其然,党委率先换届。
党委换届相对简单,按照党委安排,从各村、镇直部门、镇机关推荐产生了党代表,召开了党代会。
市里派来监督组,召开了镇党委换届会议,会议由张海主持,实行无记名等额选举,同意组织提名的,代表不在选票上做任何符号,不同意提名的,代表划去不支持的人名,改为支持的人。
代表们都是组织精挑细选的,一般都和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作为大会服务人员,丁添看到,没有代表改写选票,所有提名均全票通过,新的镇党委就此产生。
党委产生后,各委员进行分工,也是上级早就安排好的,但也需要所有委员或投票或鼓掌通过。
张海被选为书记,宋书记为第一副书记,原纪委书记刘明清为副书记,其他委员也各自分工为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长。
新一届党委共七人,除原书记调任外,其余六人未动,只是排名均有提升,唯一得到提拔的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朱仁义任武装部长,排党委委员最末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