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年底了,各项检查陆续开始了。
一年工作的成果在此时要得到检验,对大多数干部而言,工作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和其他基层干部一样,丁添对各种检查充满了反感,自从任办公室副主任以来,他迎接了太多太多的检查。
他不知道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检查只是形式而已,在丁添看来,很多检查是根本不需要的,甚至是劳民伤财的。他最反感对新上企业的检查,从企业建设工程上马,各种检查就接踵而至,看看企业占地多少,规模多大,投资多少,进度如何,丁添认为这种检查根本毫无用处,看一个企业的好坏,如果单从效益上看,对政府而言,只要看企业的税收贡献就可以了,对百姓而言,主要看看就业人数也就足够了,而这是不需要检查的。
丁添更讨厌检查的方式,很多检查事先下好通知,给你充分的准备时间,为检查而检查。在丁添看来,如果想检验工作的真实状态,是绝对不能提前下通知的,那样根本得不到准确的信息。按照现行的检查方式,工作慢慢变了样,平时不重视,检查前临时突击,检查逐渐演变成了实力的比拼,谁经济实力强,谁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准备的充分,当然,检查成果就好。
任副镇长以来,丁添迎接的检查更多了。计划生育工作每年固定的大的检查就三次,小的检查随时都有,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什么安监局,环保局,经贸局,劳动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来检查一番。
检查的时候,丁添就像个听话的孩子,好好好,是是是,赔着笑脸,点头哈腰,一本正经,只要态度好,领导也不好说什么,如果有什么大点的问题,丁添就会让企业老板准备好礼物,一般都能顺利过关,检查完就大吃大喝一顿,领导满意而归。
年底检查和平时检查大不相同。
一是检查的规格高,来检查的领导包括市级六大班子领导、各局局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二是检查的结果重要,关系着党委政府整体工作,某种程度上关系着领导职务的升迁。
所以,各乡镇对年底检查都非常重视,互相攀比,硬件各有不同,就从软件上做文章,倒逐渐形成了一套迎接检查的文化。
为了迎接检查,黄庄镇专题召开了党委扩大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参加会议。
会议由党委书记张海主持。
“同志们,按照我们年初确定的‘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创一流’的目标,经过我们一年的艰苦奋斗,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是到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张海说,“但是,我们自己觉得好没有用,关键是在市委组织的检查中,让领导给我们打高分。怎么办?我看,一是全面备战好这次检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各部门都要和业务上级尽快取得联系,争取各局的支持,毕竟各局长都是参加打分的,市级领导那里,由我和张镇长负责跑关系。”
大家都认真地记着,张海很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经常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要求每次开会都要做好记录,看见只听不记的就会大发雷霆。
“大家记得很认真,不过,跑关系的事就不要记了,”张海说着,大家忍不住都笑了。
张海继续安排:“跑关系的时候,该喝酒的喝酒,该送礼的送礼,该花钱的花钱。”
大家心领神会。
镇长李庆新起草了一份迎查方案,已分发给每个同志,对每个同志进行了分工。
迎查领导小组分为四个小组。
现场筹备小组,主要负责两个现场的布置,分别是李庄村蔬菜大棚基地,由副镇长李涛、农委主任许志国负责;防水设备厂建设现场,由副镇长丁添、经委主任高桐负责。
治安保障小组,主要负责现场秩序、经过路线主要路口的安全,防止群众上访,由政法书记陈立明、派出所所长孔卫国负责,全体公安干警、机关干部参与。
道路保障小组,主要负责检查路线的卫生、畅通,由副书记王明清负责,路过各村具体落实。
后勤保障小组,由办公室负责,主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宣传展牌的制作、车辆的调配。
大家纷纷表示方案非常全面、具体。
张海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现场的讲解,镇上没有出类拔萃的女同志能够胜任,让刘美凤在教师中物色一个形象好、口才好的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