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渡河风光(后续)
前文说过,奢渡河是一条历史的河流,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笔者疏忽,竟然忘记交代,实在是于心不安。好在现在补救不晚,我就从头道来吧。奢渡河是夜郎故地,是牂牁江上游,它的历史,古老的让人无法相信。现在让我们沿着这条历史的河流,回到历史深处去吧。
早在西汉武帝的时候,唐蒙出使南越,枸酱美酒引出了牂牁江,引出了夜郎国。唐蒙看到夜郎富甲一方,回去后就向汉武帝献策:“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唐蒙的这一番话,建议武帝先收复夜郎,充实后方,然后挥军南下,收复南越。在这里,唐蒙说夜郎有“精兵十万”,足以印证了夜郎的强大。
太史公司马迁撰写《史记》,明明白白的写道:“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太史公笔下的牂牁江,即奢渡河的下游注入的北盘江。关于夜郎的传说,让奢渡河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夜郎崛起于秦末汉初,经济发达,国家富庶。其号称“精兵十万”,强盛一时。其开国君主多同老王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他东征西讨,经营各方,统一了西南夷,建起了夜郎帝国。夜郎帝国包括了今天的贵州大部分、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重庆等省市的部分,物产丰富,成为了当时祖国南方唯一有能力跟大汉王朝分庭抗礼的邦国。夜郎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约400年,最后归附西汉成帝,西汉政府在夜郎境内设有夜郎郡,也便管理归附后的夜郎后裔。夜郎王很会享受生活,他在不同的地方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宫殿,春天去赏花,夏季去夏宫避暑,秋日往秋宫射猎,冬季去冬宫踏雪,生活过得逍遥快活。
唐蒙来到夜郎,好奇的老王天真的问:
“汉孰与我大?”
这句本来是极平常的话,却因为多同老王屡次的问汉使,大概是汉使者也有喜欢八卦者,认为老王不自量力,妄自尊大,于是落了个“夜郎自大”的笑话。今天我们贵州人出门游学,很多人一听到我们贵州口音,就自然想起这“夜郎自大”的成语,于是就会拿出来笑说一番,有时贵州同胞们很是尴尬。
然而,不熟悉历史的人是不会知道夜郎为什么敢自大的。而且,夜郎有理由自大!这在数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就已经盖棺论定了的。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以下是是史记中描写的夜郎: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是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民族团结,疆域辽阔,国富民强,军事强盛,夜郎,它是有底气有资本自大的!
作为夜郎的后代,我想我有必要让人们从新认识一下这个神奇的古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夜郎故地的奢渡河,基本就是夜郎历史的缩影。
夜郎盛产甘蔗、水稻,竹子,奢渡河畔就是典型代表。
土地肥沃的奢渡河岸,充满了一片片茂密的甘蔗林,水田里稻谷一望无际,人们居住的村庄也是茂林修竹,青葱可人。
得天时地利,奢渡河的甘蔗糖分特别高,远近闻名。秋天甘蔗成熟了,一棵棵诱人的甘蔗树拔地而起,直指苍穹,在秋阳的照射下流光溢彩,仿佛那甜甜的汁液就要渗透出来似的。小孩子们出门放牛,口渴了,就跑进自己家的甘蔗田,瞄准一棵自己中意的甘蔗,稍微挥挥手掌,熟透了的甘蔗树“咔嚓”一声应声而倒,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嚼着脆脆的甘蔗,时不时吐一口甘蔗渣滓进奢渡河里,白色的甘蔗渣漂浮在水面上,惹得到处觅食的鱼儿们争相追逐,煞是好看。
奢渡河两岸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儿种出来的稻谷,虽然产量不高,但做饭却是稻中极品,滋润柔韧,清香可口,口感甚佳,令人回味无穷。吃这种稻谷做成的白米饭,人们可以不要菜肴,一口气能吃好几大碗。惹得远近的人嘴馋。很早的时候,水城来了一任县长,吃了一口奢渡河的米饭后,惊为神品,从此不再吃其他米做的饭,独对奢渡河稻米情有独钟。
奢渡河既然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当然是得有鱼有米才行的。奢渡河的米以其质地高而备受推崇,同样,奢渡河的鱼也不甘示弱,以其味道鲜美,别有一番风味而得到人们的青睐。
奢渡河里水草丰茂,鱼类繁多,其中生产最多的是鲫鱼。
奢渡河边的人们管鲫鱼叫“刀子鱼”,可能是体长瘦削的缘故吧。也有人叫鲫鱼为“拐子鱼”,比如我爷爷女乃女乃就是这样叫的,大约为什么要这样叫,我现在都无法搞清楚。
奢渡河的鲫鱼喜欢群体而居。它们或在芦苇荡下面的滩涂里活动,或在水草富集的河湾,沟汊里栖息,往往是成群结队,热闹非凡。
鲫鱼主要是吃食水草。春天是鲫鱼们的采食旺季,大约是冬季没有好的吃食,鲫鱼们饿坏了,憋慌了,因此白天黑夜都在迫不及待的采食。当你在春天行走在奢渡河畔的时候,河水里常常有“吱吱吱”的声音随风吹动,不用说啦,那就是鲫鱼们在昼夜不停的吃食长膘呢。
春天水草长的女敕女敕的,鲫鱼就特别喜欢,纷纷出来觅食。这个时候,择一个河湾,或者悄悄扒开芦苇丛,一网下去,就能捕获不少肥肥大大,活蹦乱跳的鱼儿来。
鲫鱼的肉质细女敕,肉味甜美美,肉汤更是这是无话可说,简直是人间极品。我们那边做鲫鱼汤的方法极为简单,小时候我看见母亲做过。在烧开的清水里放入切成块的鱼片,待鱼肉煮的差不多的时候,往锅里撒上几块生姜,些许葱叶,调了味道,一锅鲜美味丰的鱼汤就做好了。端上桌去,清香扑鼻,惹得孩子们直流口水。这鱼汤含有丰富蛋白质等人体必须的元素,营养价值极高。我小时候喝惯了美味的鲫鱼汤,以致我后来出门在外,吃过的鱼肉,喝过的鱼汤,都觉得索然无味,跟我们奢渡河里的鲫鱼的鱼汤比,那实在是人间天上,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虽然时刻能吃上闻名遐迩的武昌鱼,但尽管武昌鱼有味有名,仍然无法取代家乡鲫鱼在我心中的地位。有时候我在想,我是不是奢渡河里的一条鲫鱼呢?当我告别故土,像一条鲫鱼被命运投入茫茫江湖,注定我的流浪永无止境。我怀念家乡,怀念那些儿时同伴,其实就是一只离开了奢渡河的鲫鱼,对大河母亲,对另一群还在原来的水域,继续悲欢离合的鲫鱼的怀念。
我们夜郎文化有着历史悠久的“竹崇拜”,“牛图腾”,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的地域生态和农业生产有关。我们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生物种类不计其数,其中,奢渡河畔最为典型的就是竹子。竹子长满奢渡河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水城著名的“万亩竹海”就是在奢渡河边。
奢渡河的竹子有良好的韧性,做的东西结实坚固,经久耐用,人们都喜欢也习惯用竹子来做生活工具。在奢渡河边居住的人们,用的东西基本是和竹子有关的。出门头上戴的是竹笠,身上背的是竹箩,手里提的是竹杖,在家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席,做饭用的是竹蒸,挑水用的是竹匾。就连学堂里的孩子,用的文具盒也是竹子编的。我小时候,就用竹刀来削铅笔。
炎夏的时候,清幽的竹林里是避暑的好去处。竹林一般长在半山上,绵绵密密,根深叶茂,蔚为壮观。竹林里面有潺潺的清溪流过,那些溪水来自竹林深处,来自竹根深处,我们习惯称之为“竹根水”。竹根水凉爽如冰,喝一口,凉到心底,可以让一个被炎炎夏日折磨得身心疲惫的人顿时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竹山上供有“竹王”和“山神”。
竹王是怎么来选定的,我不清楚,但一般称得上是竹王的,得是那些长得铁枝虬干,虎虎生风的竹子。供奉竹王的地方修有屋子,设有神台,每年谷雨前后,供人们上山来祭拜。人们甚是虔诚,默默祈祷,内容大抵是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之类美好愿望的。
山神一般是选定方圆百里最大的一棵树作为神树,来进行祭拜的。我家对面的山神坡,就是我们那个村子的神树居住的地方。神树由三棵长在一起树组成。一棵是香樟树,另外两棵是枫树。香樟树有了些年岁,不高但树身很粗大。两棵枫树都长得高大威武,树冠亭亭如盖,差不多覆盖了整个小山坡。每年三月三,是祭祀山神的日子,人们会在很早的清晨就来到神树下,杀鸡宰猪,进行祭拜。
这种古朴的文化风俗,是夜郎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文化遗产之一。奢渡河,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南方农耕文明发展的缩影。
古代农业技术不发达,但奢渡河却是最早使用牛耕的地区之一。据西南传说,多同老王是出生在两片竹子里,竹子漂浮在牂牁江边,一个在江边放牛的农民听到有孩子的哭声,就骑着水牛去江中把竹子打捞上来,老农收养了多同,多同长大后勇力过人,耕作时能同时驾驭两头牛。后来西南夷各族纷争,多同作战勇敢,文武双全,终成为了西南一方霸主。
如果按这个传说推理,奢渡河畔那时候牛耕应用的技术已经很发达,甚至达到了中原的水平。今天的奢渡河畔,仍然保持有牛耕的传统,牛们很受尊敬,专门有为他们设的节日,我们那边的人叫十月初一,苗族也叫赶秋节。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杀鸡孝敬牛神菩萨,感谢菩萨赐予了一个丰收年,同时也祈祷来年粮谷满仓。所有新收获的东西都要选出上好的一一拿给牛吃,一年中最辛苦的是它们,理应得到好好的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