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前世约了你 漂泊者的演讲

作者 : 黄成松

白马一路奔腾,不一会儿就到了跑马田。跑马田因为其宽广博大而得名,一眼望不到边,据说骑着马在田垄上走,要好长时间。如今这里是荒地,地上长满野草,牛羊在草地上三五成群的吃着草。跑马田的尽头是公鸡山,从山上缓缓流下来一条小溪,牲口们口渴了自己会过去喝水。

白马很听我的话,我骑着白马绕了跑马田一圈,心疼这小东西累,就立鞍下马,坐在山岗上休息。孩子们围拢过来,傻根也来了。

傻根道:

“非默,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学生,建东老师走了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听过好听的故事了。你是大学生,而且听建东老师说你游历了大江南北,阅历丰富,你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听吧。”

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不忍心拒绝那份渴望和希冀,便道:

“我漂泊的那些日子没有什么值得说的,说来有些事虽然也有些意思,但没有什么意义。我就给孩子们说说他们生活的这一方土地的传奇色彩吧。现在,我们从跑马田说起。”

孩子们大声说是。

“跑马田从你们小时候起,就一直是一个放马放牛的地方,也许你们觉得这儿很普通,只是一块不足为奇的土地。但是,在几百年前,这里却见证了我们中国历史上几次大事记。现在我给你们一一的讲解来。”

“第一次大约是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开国定都,建立明朝。为了稳定西南地区局势,朱元璋派了十八路军进入西南地区的十万大山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调北征南’。其中有一支苗军,他们来到贵州后,就在贵州的山山水水间定居了下来,于是我们贵州从此就有了更多的人居住。像你们民裕的很多人家户,都是那个时候来到这里的。跑马田的由来就是来自一个官军的将军。他率兵来到贵州,来到米罗后,到了跑马田。他看到这儿一望无际,一马平川,是高原上少有的平坝子,就把这地方叫做‘跑马田’。这儿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将军就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把跑马田作为军队的大本营,一边农垦一边打战。指挥了数次征讨西南土著和乌撒土司的战斗,跑马田作为军队的大后方,有力的支持了军队的征西工作。至今还有很多故事在这里流传。”

孩子们屏吸静听,听得出了神,我又接着说道:

“征西工作结束后,朱元璋差不多也就死了,他不把帝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孙子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根基还不稳却发动了削藩运动,引起了燕王朱棣的不满。朱棣就率兵在燕京反抗,一路攻城略池,拿下了南京城,夺下了帝都南京,掌握了明朝大权,号称‘永乐帝’。朱棣即为不久后,鉴于西南地区的土著不太听话,于是就在我们这里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你们也许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长大了你们学历史了,会看书了,就知道是什么回事了。改土归流后,外面来了很多人,他们散落在贵州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贵州的开发。那个时候,跑马田是米罗的重要产粮区呢。”

孩子们听了非常自豪,纷纷发问:

“这儿以前是种田的呀,怎么现在就不种了呢。”孩子们吵嚷了起来。

傻根有意弹压这种局面,道:

“小屁孩废话,没有种过田,还能叫跑马田吗?现在没有种,是因为这儿离村里远,村里那么多田地种不过来呀。听非默叔叔继续说下去。”

我笑道:

“后来因为发生饥荒和战争,由于生态的破坏,跑马田的土地渐渐丧失了土壤肥力,种不出好稻子了,人们就纷纷逃离这个地方,又重新选择新的地区继续进行刀耕火种的生活。清朝的时候,我们贵州发生了自然灾害,三年旱灾,没有下一滴雨,河流干涸,树木枯死,老百姓颗粒无收。政府却是**无能,朝廷没有任何赈灾活动,即使有善款拨来,也被地区的贪官收进了腰包里。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很多地方的人只能吃野草野菜生活。后来实在找不到吃的了,就有人去吃观音土,观音土始终是一种矿物,吃在肚子里怎么能够消化呢?于是很多人吃了这东西却是无法排出来,被活活憋死。面对这种惨状,贵州各路英雄好汉们走投无路,只好揭竿而起,发动了持续20几年的咸同大起义。那时候,我们米罗是起义军的大本营,水城义军的指挥部就在这里。起义军遭到了朝廷的残酷镇压,在水城发生了好几起规模特别庞大的大战役。其中,跑马田战役最为激烈。起义军在跑马田的营地被朝廷的官军偷袭后,双方在这块土地上投入了十几万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据有关传说里说那样,这场战役在这里持续了数十日,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常常有豺狼虎豹来撕咬,在战场上觅食,乌鸦也是一群群铺天盖地的飞来。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年,这里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花草,根茎全都是红色的。跑马田战役最后以义军的失败而告终,但它反映了我们贵州人民,米罗人民不屈不挠,为了理想生活不惜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讲了这些以后,问:

“孩子们,你们觉得怎么样?这故事好听不?”

有一个小男孩大声的道:

“有些地方我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觉的好精彩,比张老师讲的灰姑娘的故事好听。”

傻根就是孩子口中的张老师。他听了孩子的话后,对我说道:

“非默,这方面的知识我什么都不知道勒,我也是第一次听你说呢。难怪孩子们觉得好听。要是你在民裕的话,天天给我们讲,那该多好。”

我道:

“历史的东西,尤其是乡土历史,地方历史,不只是你们,就算是你们的父辈,你们政府工作的人,也未必知道呀。你上课的时候,经常给孩子们讲哈那些有利于孩子们立大志,爱学习的故事,经常给他们说说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诲他们去辨别是非,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就算是功德无量了。”

望着这一群活泼好动,对知识渴望好奇的孩子,我在心里感叹:这是一群可塑之才。他们虽然是在边远地区生活,有些甚至没有走出过大山,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但这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优势,因为地形的闭塞,外界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远离城市的灯红酒绿,城市的各种诱惑或者干扰,他们的心灵无一都纯净如水,只要有良师的引导,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无疑会让他们进步飞速,成为未来学堂骄子。一个我自以为伟大的计划开始在心里腾起。

我们在跑马田逗留了一两个小时后,去了碉楼,瞻仰了红军烈士墓。采了很多鲜女敕的芹菜和贼耳根,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去了。我骑在白马上慢悠悠的走在后面,小孩子不时的回头张望,他们都道:

“非默叔叔骑在白马上,威武雄壮,像个将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谁在前世约了你最新章节 | 谁在前世约了你全文阅读 | 谁在前世约了你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