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与英子的婚事,两家算是都说通了。
张家提出的条件,王媒婆也给杨家说了,杨家也同意。
杨家婶子就想抽个空让王媒婆给查个合适的日子,给杨柳与英子举行定亲仪式。
在乡下,这自是不能少的,更就不能简单了事。
这一天晌午,杨婶就去找王媒婆商量。
“王大嫂子,您看看,俺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你看看杨妹子,尽说外家话,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不都是为了孩子们么……”
“大嫂子,您就是通情达理不虚妄……这不,俺想着给杨柳、英子举行个定亲仪式,您老给看看订哪天合适?”
“这个么?俺得好好掂量掂量,俗话说的好:定亲日子好,小两口白头谐手活到老……”
“哎呀呀,王大嫂子说话就是顺溜,您听听,还一套一套地。那就托您老的福,给查听个好日子吧……”
“那还用说,俺自会查对……”
王媒婆真就找出本书来,嘴里念念有词,杨婶站在一边,可就一句也听不懂。
“杨柳,1974年,虚岁二十二,属虎……张英子,1975年,虚岁二十一,属兔……那就订在八月初六好了,喜幸!”
“好,好,好!都听俺王大嫂子的,就定在八月初六!”
杨婶真就不明白王媒婆为啥选在八月初六给儿子定亲,可她既然说好,那就是八初六最好了,谁不知道,王媒婆不止媒说得好,查订日子也是好手呢。
“那还得麻烦您老跑一趟,去跟张家透个信。”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再说麻烦,那可真就太见外了……去趟张家,那自是俺的本分!”
“那是,那是……那您啥时去?”
“晚了怕人张家忙不过来,俺这就去。”
“那您老慢点,路上慢点走……”
看着王媒婆出了门往上村张家方向去了,杨婶也就赶紧回了自家去。
回家,杨婶就告诉了杨叔八月初六给杨柳定亲的事。
听了妻子的话,杨叔说:
“快,咱也赶紧准备准备去。”
杨柳说:
“干啥,准备啥?”
“傻孩子,你咋这么笨,不得准备招待张家来的客人么。”
杨柳确就不了解当地的习俗,原来定个亲事还有那么多的麻烦事。
杨家准备自就不提。
单说王媒婆,急急地走进了张家的门。
快到五婶家门口时,王媒婆的脚步,不由就慢了下来。也不知咋地,刚才的喜庆劲儿,到了张五婶的家门口就渐渐消散了。
其实,王媒婆真就是不愿看见五婶家那破旧的院落,还有就是庆社那涩孩子。
进了张家的门,还好就五婶一个人。
五婶正在烧水。
“他五婶子,你看,俺又来了……”
“嗯,您好啊,王大嫂子。”
“好,好!”
也不知怎地,原本巧言善辩的王媒婆,见了张五婶话也说得不顺畅。
“这不,这不……杨家……杨家让俺来……”
“嗯,他杨家有啥说道?”
“没啥,没啥,是这么回事,杨家想着……想着把杨柳与英子的亲事……给定下来。”
“那好啊。”
“俺给两个孩子选了个定亲的日子……八月初六……你看行不?……”
“你是行家,你看着好,那就是好了,那就八月初六。”
王媒婆听张五婶回答得这么干脆,心里自是放松了许多,话说也来了利落。
“那你家准备去几个人?”
“干嘛去?”
“你看看,你看看,还去干嘛,不是去认识认识双方的亲戚么?”
“喔……”
张五婶不听王媒婆说,还真不明白,定亲自家还得派去不少撑面的人。
“俺家当家的是老五,上面几个大娘自都得去……”
“那是,那是……大娘自是必须都要去的,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也不吉利!”
“那婶子,还要去么?”
“那是自然。”
“可俺家孩子没亲婶子。”
“那就找家旁支的。”
“那嫂子,也要去么?”
“那也是少不了。”
“俺家英子嫂子多,都要去么?”
“这个倒不必,派个老成点的代表也就都当了。”
“喔,那就让大爷家的大嫂去好了……”
八月初六日一大早,杨家院落里就站满了老老少少的人。
自然都是来凑杨柳喜事的本家人。
你看杨柳穿戴的一身新,板板正正的挺西服,那模样儿确就叫人喜爱。
不到九点,张家的人就来了。
来得可不少,算上英子总共是八个人。
杨婶赶紧让大家进院。
王媒婆赶紧走上前来,让双方的人众分别站好,一一给予介绍。说到谁时,他(她)就对大家笑一笑,那意思算是彼此认识了。
杨柳却也就知道了,原来英子有那么多大娘、婶子。
介绍完了,杨婶赶紧让大家进屋。
桌子上早就备好了茶壶与茶碗,糖块与瓜子也是摆了不少。
来帮忙的人赶紧就下茶叶,冲开水,倒茶水。不喝水的,就让吃糖块,嗑瓜子。
一霎时,屋子里充满了嗑瓜子的“咔咔”声,倒茶水的“哗哗”音,满地飞的糖纸儿……说话的声音,更是杂乱。那说话声音小的,刚飘出嘴边的话儿,就碰砸在众人的嘈杂声音里,早就碰碎了,谁也不知它到底是句啥话。
到了中午,该吃午饭了,准备坐席,那就更是个乱。
“哎,俺说张家大嫂子,您是老大姐,自是要坐一把。”
“可不行,俺可不能坐,俺不会喝酒,又不会说个话,俺可不坐。”
“到了俺家里,您就是客,自要坐上首,你可不能坐下边去……”
……
吵吵了半天,大家总算坐好了,那就开始吃菜喝酒。
“您看看,您看看,您咋不夹菜呢?”
“快快,快吃这个,这个好……”
英子夹在众人堆里,真是左右不是,心里不住地想:定个亲,咋这么多道道啊……
半天,总算是完了事。
临走时,给英子的彩礼自不能少。
“千里挑一”是事先说好了的,可张家人没想到,杨家还给了英子一辆小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