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广成子广收门徒
昆仑山道教发迹
经过西王母的提醒,大家突然意识到,白大爷也是有名有姓的,他叫广成子。大家离开昆仑洞窟以后,难得聚在一起,现在,他们纠集在一起,仔细品味着西王母的话,大家感到,西王母已经对于人类的现状,有点不耐烦了。人类毕竟是自己的同类,自己有智慧,可以把人类从苦海中带出来,并因此避免来自于神的惩罚在大地上发生。
广成子说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发挥大家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加速一下人类的进程?”
赤松子说道:“是啊!神农在东边搞农业,度印到南方培养人才,少典在这里推行奴隶社会,都是让人类走出贪欲的一些尝试,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大家的智慧,使咱们的同类,今后在智慧的光芒照耀下,少走一些弯路!”
度印说道:“要是容成子也来到这里,该多好啊!”
话音刚落,尤蚩就满面春风地进来了,“还有人知道记起我的大名!”
少典惊讶地说:“真是东方地方斜,说个兔子来个鳖!”
容成子上去推了他一下,“西王母的召唤,哪有不服从的道理?”
大家啧啧称奇。
容成子很有成就地说:“不但我来了,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我书写的心得《御女术》,等一会儿给大家开开眼界!”
赤松子嘲笑道:“东边真是出人才呀!呆在海边里,啥事都不干,就想着这些无聊的事情!”
容成子认真地说:“其实,这是控制人们贪婪、残暴的一种探讨。你们想象,如果男女性生活快乐,大家每一天都会阳光起来,就不会有报复社会的念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了,社会就会和谐了!”
少典感慨地说道:“面对同类的私心杂念,咱们真是把各种招式都使用出来了。反正呢管他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由于容成子的到来,气氛顿时热闹起来,继续着深入的讨论。
西王母在离开以后,她害怕讲的不清楚,也害怕大家不能够准确执行自己的意思,又特意赶回来。看到大家聚到一起,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她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对人类的几个佼佼者,在内心形成了震撼。
西王母的到来之后,她也听了大家的意见,西王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够在昆仑山办一所提升人类智慧的学校,是人类完善自己的一个捷径。要让人们善良起来,就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大家善恶不分,你让他们如何行善呢?为此,她提出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培养出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无欲以待万物的思想境界,道化万物的行为准则,顺其自然的处事方法,修行和修炼相结合的日常生活。为了提升学生的技能,她还提出摄取天地精华的仙术,包括具有渀生特点的炼形术,畅通血脉的练气术,集中意念的心里调整术,炼形又练气的特异术,达到长生的炼丹术,结圣胎的大成术,预测吉凶的占卜术,以及衣食同源的原理,人神沟通的神秘语言。
西王母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纷纷指出,她的话,既抛砖引玉,又提纲挈领,是今后的办学宗旨。大家推荐广成子是具体的负责人,赤松子协助做一些教务方面的事情。少典与容成子,两边跑,有时间的话,就过来给学生们交一些具体的现实中遇到的一些内容。让学生们能够把所学的理论,与现代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走出去以后,就能够很快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生力量。广成子对于这些建议,也不推辞,“你们都有家有口,我孜然一身,那就专心致志在这里教学生吧!”
为了充实教材的内容,西王母从开天辟地讲起,详细地讲述了生命五纪中人类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惩治贪婪的决心,也是为了增强了广成子的责任感。
办学对西王母来说,不是啥难事,在黄金纪的时候,他为了褒奖人类的善良,特意创建了仙人阶层,并举办过仙人培训班。她具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这个耐心,人可以修道成仙。
接下来,就是确定教材的具体内容了。西王母强调,培养人的出发点就是要以道为信仰主体。之所以遵道,在于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神因为有道而成为神,人因为无道而成为人。人神本源,是道造成了相互的差异。道是永恒的,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学道、修道、行道、弘道,将是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径,也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重点。
道的尊贵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也是因为有最高的德行。道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这些本性决定了道是无情却有情,决定了道的最高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在遵道的同时,必须贵德,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道的属性由德来体现,。但是,由于德不是造化之根,不是神明之本,人们修道,必须以德为根基,来证道和成道。对于学生来讲,修道的首要条件就是立德,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功德。立德的关键在于提高自我修养,具备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的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事。清静寡欲,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不妄语,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道同心,不溺于音色美食,不杀生取乐。
西王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是道的灵秀之气所化,通过一定的修炼可以与道同一,长生成仙。眼前的诸位,就是最好的明证。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人们只有贵生、重生、乐生,把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修道的途径,一方面要修炼品德,去除私欲,不为外物所累,另一方面,要通过服食导引,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的方法的使用,使生命长生。
广成子尽管没有多少专业学问,但由于长年的经验,长时间对这个世界的思考,逐渐成为了有知识的人。
接下来,他根据西王母的教诲,通过与其他仙人的共同努力,终于编出了教材。教材的主要内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道的别名,指的是作为万物的浑然一体,是宇宙初始的混沌。道是老天爷,是生命的本源,也是处事的本源,是唯一的一条可以行走的道路。众生从道开始,依靠道,得以存活,得以延续,离开道,就开始了沉沦,就开始了起伏。神是依靠道来治理这个社会的,离开了道的行为规则,神也难以把这个社会治理好。
二,是道的辩证统一的性质,最具代表性的是道教的阴阳鱼太极图,此图简明表现阴阳二气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阴阳二气生生不息,此消彼长,循环无端,交错包容,浑然一体。道就是道教这个图徽中间的那一个波浪,那个“s”形曲线,随着阴阳的变幻,这个曲线捉模不定,造成了属于人类的道,难以把握,让人类难以寻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个曲折的线条,就是提醒人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不一定光明,两边,都是误区,是山间陡谷,一步错,步步错。二,还要从道教的本源开始,两仪生四象,道教据此创造了四季,四方,后来,按照二十八宿在天空的分布位置,结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作为四象,成为东南西北的象征。
三,成为化育万物的基数,由此形成三分世界观,把世界划分为仙、人、鬼的世界,他们都是由道生成,受道支配。三界加上道行,形成了道教的三一观念,由此产生了三气,三清、三洞等。此建立了三角形和其它几何图案,形成了中国的几何学和数学。
同时,国家有国运,国运法于自然,国运昌盛,其败在后,国家衰败,昌盛在后,这是由于统治者不能够时时处处处于生命最旺盛,最集中状态,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既得利益基层拼命维自己的既得利益,其他阶层要拼命维护自己的利益,矛盾的升级与扩大使社会矛盾冲突增加,改朝换代理所当然,国家之路如同人生的道路一样,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要维持国运长久,就要抑制国家的**与贪婪。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在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天下间至善至柔,它滋养万物,却不望任何的回报,它平日里一片温和,但是发怒时却可以摧毁万物,他表面平静,深处却波涛汹涌,社会治理者如果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不能够实现江河水在河床内运行。
除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治理之外,还十分强调自身的行为准则——不能够看到社会的现状就一味地怨天尤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都是可有作为的:1、无欲则刚,少私寡欲是修身的基础,2.道的本性就是自然,以无为处事应物在成就万物的同时,成就自然。有为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道法自然。3、顺其自然不是不作为,修身、养性、齐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男儿的责任。4善恶有报必须用信仰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5、打铁还要自身硬,每个学生都必须有真本事。
即使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王禅其实也师从昆仑,鬼谷子出山以后,先后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几个赫赫有名的学生,只是这些徒子徒孙,更多的看重眼前的利益。只有李耳这个被称为老子的人,一直秉承这昆仑风气,静下心来,致力于效法自然,最后成为了道教的集大成者,由于其超凡月兑俗的追求,这以后,道才成为了宗教。再早一点的黔如培养了三个弟子,一个叫史皇,一个叫容叔,一个叫太康。这三人成就了夏王朝的二次中兴。
早期的学生都会巫术,比较有名的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这些人也有真才实学,比如求雨、借东风、与神灵对话、说梦、占卜等。这些大巫师以后将进入社会,成为各个氏族部落的中坚力量,成为当时的学问家。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沉睡的智慧的发展需求,造成了统治阶层对昆仑学子的大量而广泛的需求。
轩辕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昆仑学子的,在这里,他将接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系统培训,他将了解到人类在这个社会的立足点,也将知道,有作为的人,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通过有为与无为,把社会引导到正确的道上边。
求学的不是轩辕一人,少典知道,依靠自己儿子一个人,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抱负,需要一个群体,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人才济济,相互掣肘,取长补短,不至于捉襟见肘。他不分外来的还是当地的,只要孩子看着善良,孺子可教,就都叫过来,这样,轩辕儿时的一群小伙伴,就成了自己的同学。
以后,容成子看到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把自己的儿子蚩尤也带到这里,让他与轩辕一帮小子,在这里学习。蚩尤最后成了轩辕东征时的开路先锋。
在这里,轩辕的很多疑问,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在这里,他得到了神的学问,学成之后,他将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向黄河流域进发。
一天,他撮口长啸,啸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停,这啸声就像是在宽广的海面上涌来的巨浪,深邃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似来自大漠的狂风,浩瀚狂野中,带着不可捉模而又不屈的强大自信,似乎预示着一个可以主宰红尘的强者将要在这里诞生。
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六条蛟龙为黄帝驾象,毕方随之而行,蚩尤在前开到,风伯尽担,雨师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腾地,凤凰变上,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的沉淀,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这里流域诞生了,他秉持治国理念,创造了一个煌辉的东方文明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