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到地球 第386章追求善良同根源一脉相承共文明

作者 : 吴胜林

()第386章追求善良同根源

一脉相承共文明

度印被连推带月兑地带到用芭蕉叶搭建的草房里,里边已经有了几个皮包骨头的男人、女人与小孩,大家都睁着惊恐的眼睛,里边的人嘴唇蠕动着,想要表达点什么,可能是饿得已经奄奄一息的缘故,眼睛忽闪几下,马上又闭合在一起。

度印伸出手来,在每个人的肚皮上抚模一下,然后,把每个人都唤醒,让他们静静坐着,教他们吸纳空气的办法,然后,轻轻用力,用内功把房门就打开了,然后,一个箭步,冲了出去。很快,他从外边带回了水果,大家张开大口,拼命吮吸着,生怕一滴汁液流出,然后大家都有了说话的力气,轻声轻气地交谈起来。

其中一个叫沙拉皮,述说着自己部落如何勇敢,大家宁肯战死也没有一个人被活捉的经过,只是自己以为已经战死,谁知,在昏迷中已经被绑了起来,至今,浑身还有伤口。另一个叫拉塔,是个女人,她已经几天没有进食,还对对放多次**,一边说,一边声泪俱下。

还有一个瓦达明,是个帅小子,尽管看起来没精打采的,但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不愿讲述自己的过去,他只想杀死这里的坏蛋,说话间,眼中流露着凶光。

里边的说话声音惊动了房屋的主人,几个打手立即冲了过来,推开外边的木门,惦着棍棒冲了进来,挥棒便打,既没有犹豫,也不选择部位,打人者盛气凌人,被打者颤颤惊惊。就在棍棒即将落下的瞬间,度印一伸手,几个打手如同树叶一样,向身后的门口飞去,打手们挣扎着爬了起来,再次气愤的冲了过来。

度印无声地站在原地,对他们论起的棍棒不屑一顾,他轻轻地伸出左手,已经把一个个人定格起来,然后把棍棒从他们手中抽起来,扔到门口。众人都呆若木鸡地看着,丝毫没有还手的力气,迟疑片刻,他们赶快跪地求饶。

经过了解,这几个人一人叫斯里兰,一人叫马尔代,一人叫盖达尔,一个人叫奥巴驴,度印问他们“你们想死还是想活?”

其结果,每个人都选择了后者,正说着,真正的主人率领几个人也过来了,很快体会到了度印的厉害。现在,他们是被征服者,度印让他们干啥,都很听话。度印没有对他们施行严厉的惩罚,他不需要这些,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

度印客气的让他们站在旁边,随后,又向众人讲了无数的故事,他的故事真多,讲了几天几夜,好像还讲不到头。在这里,大家听到了从未知道的上一纪的事。大家都如醉如痴的听着,忘记了仇恨,忘记了烦恼,这些故事,有的是天神的故事,有的是善恶相报的故事,有的是伸张正义的故事,有的吝啬鬼的故事,有的是关于咒语的故事,有的是天国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天上的甘露,滋润着人们干渴的心灵,犹如沙漠中的雨水,浇灌着人们对智慧苛求的**,社会太缺乏智慧了,人们原始的心理,渴望着智慧的启迪。

这是一群有着善根的生命,罪恶已经泯灭了心知,他们需要智慧,来弃恶扬善,他们的心中,已经长满了荒草,肆意的霸占着善良的地盘,他们的心中需要一把火,从而把这些荒草点燃,还善良以应有的空间,这把火,就是智慧。

经过度印的述说,一段时间下来,周围的人,知道了这世界还有神的存在,知道了造物主的无所不能的本领,知道了社会的善恶并不是没人管理,他们期待的救世主,现在终于出现了。这种需求,如同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如同沙漠对雨水的期待,多少年了,在心中的深处,他们隐约知道有一个神奇的力量,在指引着自己,但无从感知这个力量的存在何方,也无法知道这个力量源于何方?能够在朦胧中感知,无法探究,无法印证,无法寻源,现在这个智者,就是朝思暮想的人,他已经来到身边,要紧紧抓住,千万不能让他走掉梦里寻他千百度,不费吹灰之力已经到眼前。

这是上苍赋予大家的,在一起,已经没有了仇恨,没有了尊卑贵贱的分别,每个人的目光已经慈祥起来,他们在一起,一同作息,一同劳作,他们在荒芜的土地上,种植草籽,用果实当做自己的食物,他们一同交流学问,研究人生的真谛,他们一起称颂着生命的传奇,伟大一同歌颂着造物主的丰功伟绩,在野蛮的大地上,他们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文明的港湾。

他们也面临着周围一次次野蛮的入侵,他们没有怎么用力,就让入侵者乖乖地放下屠刀,立地成人,入侵者最后成为了他们的文明追随者,智慧的信徒,大家感到了,和平相处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地这么大,足以容纳着芸芸众生。这里的人经过改良,几年的时间,人们内部的破坏力量逐渐转化成为促进自己进步的建设力量,度印仍不满足,他希望把自己所理解的善良、平等、正直的观念,在更大范围推广。

度印带着大家,向西边平坦的恒河平原传播智慧,他们希望,让人们赶快走出愚昧的状态,每到一地,原来的憎恨消除,换来了一张张笑脸,他们与原来的仇人,在菩提树下,促膝长谈,交换思想与看法,一个个都成了好朋友。随着信徒们越来越多,追随者越来越广泛,度印决定建立一个国家,用国家的形式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以国家的形式,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智慧,使人们自觉自误,用各自的行动来捍卫文明。

国家是自愿参加的形式推广的,你信仰智慧,你愿意服从指挥,就可以加入到这个国家,享受国家的庇护,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这个国家,对内不作恶,每个为国家一年出几次力,或为国家种植几天土地,或为国家建设者做几天饭,能够为国家做几天工,既体现了自己是国家的劳动力,学习一些工作技能,也体现一个国民对国家的义务,证明国家的存在。

这里的国法,从建设之初都是很有趣的,度印把所有国民,为国服役的百姓,都称作吠舍,把为国服务的军人,称作刹帝利,把愿意传播知识,跟随自己传播智慧的称作婆罗门,对于今后凡是作奸犯科违反国法的一律称作首陀罗,国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1.国民日行一善,让善行逐渐成为国民的习惯。

2.国民要以善报善,接受善行的,必须付出善行。

3.凡做恶的,一律罚为首陀罗。

作恶的行为包括:1).杀生(指野生动物)。

2).不尊重婆罗门,不对婆罗门施舍。

3).**,与妻子之后发生。

4).不教拜神灵。

5).偷窃

按照度印的设计,婆罗门作为指挥的传播者,拥有无上的地位,可以接受任何施舍。由于婆罗门作为智慧的象征,在当时的蒙昧装填,社会需要智慧,要接受知识,就需要有人去传播,有人进行这项工作,就需要投入,这项投入,是由传播者与接受着共同来承担,传播者投入的时间,青春、智慧、得到的是施舍,是付出后的成就,是知识的快乐。智慧接受者付出的是食物,对婆罗门的关爱,获得的是知识。

吠舍作为芸芸众生的共同身份,是一种自由民身份,只能追求进步,接受知识,行为要符合国家的要求,否则。这个身份就要丢失,同时,吠舍如果从军,保卫国家,就可以升为刹帝利,这是一种激励国民向上,拒绝沉沦的手段。

首陀罗有严格的限制,其通婚范围仅仅限于这个阶层的人,不能与前三个阶层的身份的人通婚,这是对作恶者的限制。他认为,只有限制作恶者的自由,才能使国民不去作恶,不然,作恶者不受到惩罚,没有人愿意去行善了。而且,一旦降为首陀罗,子子孙孙只能拥有这个身份,体现了现实现报,来世也报的国法严酷的一面。

这与地主(富农)管理者,中农,贫农的成份划分一样,目的是惩治人的贪婪。这种种姓制度与黄帝的中央集权,炎帝的社员制度成为当时社会治理的三种模式,黄帝更体现决策人的智慧与权威,是建立在以身作则的前提条件下,炎帝制度是建立在国民共同帮助,相互促进的考量,体现了对社会的尊重。度印模式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动态化管理之中,身份向上很难,向下很易,如同前边有两条路,让百姓自主选择。每个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统治者如果彻底沦为贪婪者的时候,每种制度都不是好制度。

种姓制度的推行,一批批首先觉悟,心地善良,有政感的人步入了婆罗门的地位,他们跟随度印的步伐,传播知识,与人论战,进行修行,在山边,在静修林,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智慧,钻研善恶之道,都成为当时有影响的人物。

不久,度印让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向西部更广阔的两河流域,天竺(伊朗),尼罗河流域死海沿岸,传播知识,并详细讲述传播的技术,手段,办法,看到大家面露惧色,度印也十分理解,大家千里迢迢,到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如何生存,同时,在生命不受到尊重、人身不会珍惜的社会环境下,自身就完全无法收到像正,如何去传播智慧?这与送死有什么差别?

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心险恶,没有道德的国家,无论其以德治国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只要看看,她有没有文化产品贡献给世人,如果没有这个国家就是没有道德的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判断呢?因为文化是人们心灵对外界事物的感应,无论人口多少,每个人都会有对外在世界的判断标准,都会产生心灵的感应,都会冒出思想的火花。如果一个民族长期没有思想火花,证明他们的国家的思想已经被禁锢起来,对外在已经没有感应,没有反应,已经麻木了。连思想都被禁锢的国家,这个社会一定是罪恶社会,在这样的国家传播智慧,一定要加倍小心,大家可以从其国民外在反应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如果人们反应木讷,说话不着边际,或者只喜欢讲瞎话,就是一个罪恶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不是不需要智慧,相反,他们比别的民族都需要智慧,他们宁肯从别处去偷取智慧,也不允许自己的国民去拥有智慧。

为了配合大家传播智慧,度印还做出两个决定,一是把国都向恒河的中游的一个地方迁移,二是向每个人婆罗门传授一些神奇的力量,使大家必要时用于自我保护,亦可以自己救助自己,保证身体的健康,也可以让知识接受者得到思考,便于传播知识。

度印反复强调,1.智慧是文明的一种形式,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文明也是一种力量,拥有智慧后,具有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技能,因此要有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2.普天之下,到处都是文明的荒漠,各地都需要智慧,按照文明的发展趋势,即使我们不去传播文明,文明自然会按照自己的动能由过度文明的地方向缺乏文明的地方传播,只是,这个速度异常缓慢,通过众多婆罗门的势力,这个时间就会缩短,众生可以早日解月兑愚昧的束缚,提前过上快乐的生活。3.文明是一个过程,即使我们辛苦去传播,真心需要文明的地方,常常阻止着文明的发展,他们接受文明,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消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任何急于求成,毕竟功于一放的做法,都是不对的。4.传播文明意味着牺牲,对文明所接受者来讲,他们要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习惯,这是接受着的牺牲,对传播者来讲,要牺牲掉更多的人的青春,牺牲掉从事其他事业的机会,甚至牺牲掉自己的生命。但对于高层的婆罗门来讲,这只能看做是一次修炼,越是艰难的地方,越能够成就辉煌的成就,每个婆罗门要感激困难。5.文明是智慧的结晶,具有榜样的作用,一旦文明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周围的国家都会来来效渀,对众生的思想,就会被放大,使普天之下,都能够获得文明的光辉。我们敬畏文明,关键在于,我们敬畏自然的力量,敬畏众生的心灵感受,敬畏造物主的无上荣光。我们宣扬文明,是我们心中,还有造物主,还有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关注文明是我们在珍惜众生的现在,也希冀众生的未来。

在对婆罗门的送行仪式上,几个婆罗门还讲述了自己这三十多年来学习智慧的体会,感受,沙拉皮讲述自己计划到天竺传播智慧的计划,拉塔讲述自己希望与互迈一起,到两河由于去传播,斯里兰、马尔代则希望到海里的岛屿上给众生讲一些有用的东西,阿蒙则希望到更遥远的尼罗河那里,看看自己是否有点作为。

就这样,两个文明中心,如同哺育众生文明幼稚时期的ru房,高原两边的众生首先吮吸到文明的乳汁,然后,文明如同两条腿的壮小子,撒开腿朝着需要自己的地方奔去,文明寻找着适宜自己的土壤、气候、环境、迁就着众生的风俗习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黄河、恒河流域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着众生,并呼唤着天下的众生,都来乘凉吧!远处的听到了,并没有跑来,而是照着文明的要求,一棵棵苍天大树长出来了。

如果把文明比作一个生命,生命的躯体就是横跨东亚、南亚、西亚、北非的广阔区,其心脏就是昆仑山,其灵魂就是依然藏在昆仑山以三青鸟为伴的西王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人类到地球最新章节 | 人类到地球全文阅读 | 人类到地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