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楔形文字
文明的传播,如同商品的传播一样,必须要有需求,对文明的常求来自于三个方明:一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从人类向猿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步伐已经达到数百万年,人类只知道吃、睡、性这些基本需求,并在基本需求上产生的野心,但是,仅仅拥有野心还是不够的,由于没有能力,只能够在基本需求上徘徊,无力突破。人类如同其它生命一样,裹足不前,但人类却比其他生命的生存本领,适应性低下许多,只能够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够生存下去,而不像其它生命,单个的力量,就能达到游刃有余的目的。
要实现集体的力量,就要求人类必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人与外部关系的核心问题,待集体力量足够强大,无生存之忧时,就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可是最复杂的关系,包括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男人之间同女人之间的关系,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关系,集体力量与外部集体力量的关系,要处理好这种关系,既需要力量、智慧、方法,也包含文化、思想、艺术、技巧。由于集体生活,人类终于形成了对于文明的需求。
因为,集体关系错综复杂,人类不断模索着,依靠累积下来的经验,有的人只能处理一种关系,而不能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关系,内斗、内耗在耗费着时间、生命,人类迫切需要能够更深入,更有体系的,更能够全面满足人们需求的知识、智慧、方法以及由此升华为文明的思想体系来指导。
二是从文明需求的对象来看,女人比男人更需要文明,女人要完成繁衍后代,教育后代,,要承受两**配过程的快乐,痛苦的后果,女人比人类的三大需求之一——性的方面,具有更小的主动权,尽管他们在过程中比男人有更大的快乐,但她们必须承担后果的责任,因此,女人们为了减少痛苦,必须控制交配的主动权。在森林生活的时候,对性的支配权,是女人最大的权力,因此,人类社会度过了漫长的母系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每个女人都可以接受很多男人的交配需求,当然,男人可不是白干的,要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因此,在男女之间,女人的权力比男人更大。
女人之所以比男人更需要文明,除了权力大之外,女人比男人要处理好更多错综复杂的关系,除了围着自己转悠的几个甚至几十个男人们关系之外,还有长辈、子女的关系,还要考虑生产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未来的问题,男人很少考虑这些,一人吃饱,一家不饿,但女人必须考虑。否则,不考虑这些,受苦受累的还是自己,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都是女人总结的格言。
女人的虚荣心,也是文明传播的重要动力,女人为了让自己更具吸引力,就必须让自己外表看起来靓丽起来,女人在复杂的两性关系,家庭关系中,无论真话假话,是非混淆的话,能够自圆其说,女人有自圆其说的本领,但缺乏智慧,因此,她们迫切需要用文明来装饰自己,用智慧来提升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巩固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
三是部落的统治者,在与女人的勾心斗角的比试中,许多男人是失败者,他们有很大的力量,可以战胜洪水、猛兽,但大弱小者面前,都是失败者。女人不知道心疼好人,相反,她们常常耻笑周围成功的人,她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以此事提升自己的地位,相对来讲的好人,常常是不计小节,能力出众的人,能力出众的人自恃自身的能力,又常常不计小节,包括女人的耻笑。耻笑多了,这些男人就勇敢地走出去,以自己的成就来证明,自己是强大的,他们通过征服附近的部落,建立更强大的部落,他们想建成一个超越女人管理,不同的社会治理形式,这就是创新。在创新面前,男人有比男人更强烈的需求,但创新需要智慧的支撑,此时此地,他们依然缺少这方面的智慧,只好天天祷告,希望得到上苍的帮助,能够建立更强大的一种社会、国家,他们的自尊心觉得,必须要有智慧,要有比女人更文明的力量。
来自东方的智慧传播者,带着当地产的香水,还有男人与女人都需要的智慧,悄悄地降临到两河流域,人们刚开始抱着好奇与观望的态度,希望从中能够看到外来者与自己的差别,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看到外来者仪表整齐,看到外来者脖子上,手上的装饰品,闻到香气逼人的香水的味道,女人们迫不及待了,她们恨不得把外来者宰杀掉,把这些装饰品放在自己身上,她们之所以没有动手,而是她们的好奇心,看到了外来者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来者叫安启,随行者有巴比伦,苏美尔,马尔杜克,底格里,由于语言不顺,他们没有与当地人进行更多的交流,而是沿河而上,在两河的中上游地区,以香水,工艺品向女人们换取劳动力,在哪里先建了最早最老的城市,名字叫埃里度都,城市不大,却样样齐全,然后,在这里传播智慧。
女人们看到了他们的与众不同,看到了城市生活的舒适,看到了外来者身上的气质,无不兴高采烈地带上族人,部落里的人们,来这里居住,自觉服从外来者的管理。她们又像传销组织的成员一样,把这里的情形绘声绘色地向更远的人们进行描述,越来越多的好奇心重的人,都放心手中的活,向更远的人们进行描述,都放下手中的活远觅而来,进行参观访问。
外来者知道,城市外部形象,已经征服了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已经实现。但是,他们也清楚,得人心,只是一个结果,要让人们服从,他们就把这些满怀好奇心的人们,组织起来,让他们乖乖地听从自己的安排,把自己的社会治理的理念,转变成具体的行动。
于是,外来者开始讲述伟大的神灵,神对万物的关照,上天庭与下地狱······这些玄乎、不可捉模的、难以验证的话题。外来者是有分工的,安启、巴比伦的身份是祭祀,祭祀们为了让人们对神有更多的敬畏之心,还结合众生的需要,讲述一些生产技能,包括木匠的手艺、织网、农业生产,更讲述一些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包括真理、真诚、正直、善良,除此之外,就是认识论的一些方法问题,比如格言与智慧,好话与坏话,判断与决定,英雄与力量、敌对与骚乱,毁灭与惩罚,愉悦与忧虑,胜利的欢呼,旗帜与指令等,人们如痴如醉地听着,如同在干渴的沙漠中降下的甘露。
就这样,南亚人没有使用刀枪棍棒,依靠智慧,在西亚站稳了脚跟,度印的弟子与后人,征服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是南亚人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为了巩固这些轻松获得的成就,度印的儿子马尔杜克,决定在这里实现有效的管理。
现在,无论是波斯高原、安卡拉高原、喀布尔高原,都已经被南亚人收入囊中,这一个个的地区,由于有了南亚人的足迹,现在,都有了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南亚人命名的。这一个个名字,都是南亚人的纪念碑。
现在,来到两河流域的智者,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不断与当地的实际需要结合,不断派生新的知识,新的智慧。在这里,所有的知识,都是口口相传的,外来者全依靠记忆,马尔杜克认为,这样下去,很不稳妥,一旦哪一天知识的保存者突然被天上掉下来的石子、河里涌出的洪水、空气中散布的病毒夺去小命,这些知识就会瞬间消失。同时,这么多知识需要记录,但当地人就听起来很不方便,由于说话习惯,当地方言土语,自己几个人表达出来的都不一致,接受者更是听得云里雾里。语言迫切需要统一的格式,让讲述者提高传播的效率,让接受者能够完全准确地接受。
于是,马尔杜克与其他人商量,能否创造一种记录语言的玩意,暂且叫文字吧,让接受者能够更形象地接受信息。对此,安启讲道:“完全可行把每种劳动用图画的形状画出来,打渔的画鱼,放牧的画牛,反正,社会职业也不复杂,这事好办,公的多一道,母的少一道,既形象又生动,叫起来,也有乐趣。”
底格里问道:“有很多活动是无法用图画表示,比如交配,上边一个公的,下边一个母的,你这图画要多大,放在一起,有的字特别大,有的又很小,大小不一怎么看呀!”
安启讲:“这也有办法解决,造字的的解释权就在咱们手中,你说是啥,它就是啥,既可相形,也可表意,咱们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了。”
苏美尔讲:“既然是文字,其基本要求,就是排在一起的时候,要整齐划一,大小相等,看起来,不致于错行,自己起来也不会太累了,你说相形也好,表意也好,必须达到这个目标。”
巴比伦问:“既然是文字,我们用什么记录呢?由于需要保存,必须追求能够长久保存的载体。用树叶来记录,一年下来,树叶都腐烂变质,即使不腐烂,也会扭曲变形,上面的文字无法辨认,石头可以弥补树叶的不足,但是一方面代价高,另一方面,往上边刻字有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即使是这两项都完成了,舀起来读,又是一件费力的活,因此如何能够解决文字载体的工作,就已经摆着我们的面前。”
安启讲:“我已想过,在这两条河中都是肥沃的土壤,在恒河的时候,我们小的时候,经常用泥巴捏成各种形状的东东,要把泥巴搞成表面平坦,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我们用泥巴制成一个个泥板,在上面记录文字,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完,他又补充一句:“当然,是湿的泥巴。”
底格里十分担心地讲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泥巴也只有在湿的状态下才能够记录文字,记录文字以后依然是湿的,如何保存,太厚了,重量大,太薄了,倒是方便,可是堆在一起,遇到阴雨天气,还不是一堆烂泥巴?如果舀出去晒,夏天阳光好,可是雨水多,正晒着,一场暴雨,都会淋成稀巴泥,冬天可是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要多长时间才能晒干,即使能够晒干,土壤中那么多微生物,几年,几十年之后,也会让虫腐蚀掉。”
安启讲:“这不难,图画在湿的泥巴上边刻好之后,舀到到火上狠狠烤一遍,你所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
巴比伦讲:“泥巴太脆,容易折断,也不是很好的载体。”
安启讲:“用泥巴掺入杂草,就不会那么容易断了。”
大家经过热烈的讨论,就根据刚才的讨论,进行一样样尝试,字写在上边,头尖尾宽,呈楔子状,大家都笑到:“干脆叫楔形文字吧!”
泥板经过烘焙,即使掉在土地上,也不会轻易烂掉,即使沉入水中,也不会还原成为泥巴的原来形体。这样,英雄纪人类最早的文字,就在两河流域诞生了。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人们用削尖的芦苇,做完,在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一个不起眼的成为,萨尔贡人征服这一地区之后,也沿袭是用这种文字,以后的赫梯人,亚述人,腓尼基人,波斯人,犹太人,都用这种方法,记录自己的历史。自从有了文字,人们心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知识都能够记录下来了,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知识,都被整理出来,思想不再沉重,人们也不用再绞尽脑汁,去苦思冥想曾经的灵感,人们可以大胆忘记,然后把思想的空间腾出来,进行更大胆的的思考与畅想,思维的空间更加广阔,思维的深度更加深入。从此,人类文明的进程加快了,人类的记忆在泥板上滚过,人类的思想在你泥板上挣扎,人类的价值观在泥板上闪现,人类就很快完成了原始社会的历程了。以后,《一千零一夜》,两个流域的谚语、神话、史诗《吉尔伽美什》就这样被记录下来了,如同文明的火种,照耀在这片肥沃的大地上。
文字创造出来的同时,马尔杜克一行在这里创作了最早的科技,最早的水利工程,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药物典籍,最早的农业方法,最早的伦理规则,最早的格言,寓言与神话,史诗,情歌,无不与楔形文字的发明创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