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到地球 第410章孤家寡人瞎凑乎以德选人难上难

作者 : 吴胜林

()第410章孤家寡人瞎凑乎

以德选人难上难

一天,尧走在路上,他看到一个人坐在路边,就赶忙走过去问道:“大哥,你坐在这里有何贵干?”

那人有气无力地说道:“我饿的走不动了!”

尧赶快回去舀来好吃的,一边递过去,一边说着:“大哥呀,都是我的错呀,是我的管理无能,才使你你挨饿呀!”

那人一边吃着,一边不解地看着尧,“你是谁啊?我挨饿跟你有啥联系?”

接着,尧又问道:“冬天来了,你怎么还穿着夏天的衣服?”

那人把吃完的饭,把碗往地上一撂,用手抿了一个嘴上的饭渣,“我就这一件衣服,除了这件衣服,我还能穿啥哩?”

尧又赶快道歉,“这是我使你受的冻呀!”一边说着,一边月兑下自己的鹿皮衣服,帮助那人赶快穿上。

那人越听越糊涂,但看到人家这样热情,就半推半就地接过尧递过来的衣服,问道:“大哥!你到底是谁呀?”

尧帝尴尬地笑着说:“你还不知道?我是尧帝呀!”

那人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解释:“尧帝?你就是自封为天子的尧帝?都说我有毛病,我感到,你也好不到哪里!”

说完,那人觉得自己的话有点重了,赶快补充一句,“你既然是天子了,就要有一队人马,要威风凛凛的,看着也像一个天子的样子!”

尧帝摇摇头,“人马难找啊!”

那人忽的一下子站起来了,“大哥,不对,尧帝,要不,以后我就跟你混吧,你能够封给我一个啥官?”

上下打量他一番之后,无奈地摇摇头,“兄弟,我这里现在也是缺吃少穿的,除了官位,啥子也没有,你还是想想其它出路吧!”

那人看尧帝说得可怜巴巴的,“我这人,不识农时,除了会当官,其实啥都不会。”

尧赶快说:“你不识农时,怎么不早说呢?我家门前有一种草,是一种神奇的草,每月的初一开始生出一个夹,以后每天生出一个,到半个月就能生出十五个荚,十六日以后,每天落下一个荚,到月底正好落完。到下个月,它又重新着这种表演。你挖去一颗,种在自己园子里,你只用看看结几个荚或落了几个荚,就知道这天是本月的哪一天了,就可以确定是种是收了。”

那个人谢过之后,就把尧帝的神草带走了。

尧除了关心众生的疾苦之外,还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洪水上,他专门建立一个队伍,四处建立防洪设施,由一个力大无穷、名字叫鲧的人负责。鲧其实是不愿意从事这项劳动的,因为,这里真如尧帝自己所说的,除了官帽子,啥也没有。谁愿意白白干活?谁愿意受人指使?但是,鲧实在是同情尧帝的处境,一个光杆司令,连要饭的都不愿意跟他,这天子今后可怎样做呀?鲧经过左思右想,还是接受了尧帝的任命,成为尧帝最早的追随者。

后人曾嘲笑鲧是一个不会治水的专家,但在洪水刚刚退去的时候,对于大江大河,除了堵,别无他法!如果你让他去挖条河中的淤泥,河面洪水滔天,怎么能够接触水中的淤泥呢?至于他儿子禹,采用疏的方法,也只是在洪水彻底消退,河床中的淤泥暴露上来以后才采取的办法。所以,后人的评价,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由于大洪水,许多生命,在洪水中,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长出更加庞大的身体,这些生命,对人类恨之入骨,它们都把人类当成自己的食物来源,有的甚至仅仅把人咬死当成自己的快事。对此,尧帝命令追随者,让他们在天下召集身强力壮的男人们,组成狩猎队伍,专门消灭这些危害人间的大型动物,羿就是在尧帝的感召下,成为其中的一员。当时,羿与其他百姓一样,已经形成了被统治的惯性思维,自己一家躲在泰山的半山腰,别人捎来一个口信,自己就乖乖地出去大开杀戒。

尧已经成了国王,不久,他娶妻生子,王后很争气,很快生下了两女一男,女孩子叫娥皇,女英,儿子叫丹朱,一家人其乐融融,屋里常常笑声不断。他为了让儿子丹朱的心能够平静下来,尧帝从沙滩上捡回一堆堆鹅卵石,并认真研磨,成为大小一样的圆形石子,然后挑出白色的与黑色的,在平地上画出纵横交错的棋盘,纵向线条相互平行,横向线条也是如此,他称为围棋,他在没事的时候,就与儿子下棋。

看到父亲一天到晚十分忙碌,丹朱十分体谅父亲的辛苦,他多么希望父亲能够与自己下完一盘完整的棋,但这个小小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来开导父亲。

有一天,尧帝从外边匆匆赶回,看见儿子在旱地上划船,船前边有几个人拉着往前走,丹朱神气活现地坐在船上,一副悠哉的享受模样,尧帝生气地走向前去生气地说:“丹朱,你这是干什么?”

丹朱耸耸肩,得意地说道:“我这叫陆地行舟。”

尧帝冲儿子骂道:“这个没出息的家伙,这么小的年纪就追逐享受了?”

一边说,一边抡起手就要打过去。

儿子赶快求饶,“爹呀,我又不像你那样,一天到晚都有干不完的事,我是孩子,除了玩,就是玩。”

尧帝停住的手又渗出来了。“你这个混小子,你敢再给我说一遍!”

感到儿子说的也不是啥错话,尧帝高高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丹朱嘿嘿一笑:“这可是你叫我说的,你一心为百姓,心中就没有自己,所以呀!你这个天子,我估计天底下除了你,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干,要是反过来,你一心为自己,终日能够像我这样,享受陆地行舟的乐趣,你的位子不是你的都抢着干嘛?”

“你胡说八道啥呀?这君王可不是谁想干都能干的,我趁年富力强还有这口气,就要做一个让人敬仰的明君。”尧理直气壮地说。

“你不信咱俩打个赌,你如果能够把君王的位子按照你的做法让出去,我以后就不会惹您生气。”丹朱站起身来,以挑战的目光看着尧帝。

尧帝气鼓鼓地说道:“那好,一言为定!”

话虽这样讲,尧帝想想也是这个理儿,实话难听吗,要不现在找几个人试试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于是,他根据众人的推荐,去北山上找一个叫许由的隐士。尧帝听说许由是个怪人,夏天住在树上,冬天住在洞里,饿了吃山上的野果,渴了就用手捧着河水喝,一生既不结婚,也不愿到世间活动,他是个以清高和有志向的人。

尧帝知道了许由的品德很高尚,他就知道到许由,先给他送了一只葫芦瓢,许由用瓢喝完水,就把瓢挂在树枝上,风一吹,发出啷啷的声音。他觉得这声音让人心法意乱,好像谁要在嘲笑自己一样。于是他干脆把瓢取下来仍得远远的,自言自语道,“我决不能接受别人的恩赐!”

尧帝说道:“我想找一个大贤人,把天下之位让给他,我听说你智慧高超,完全可以承担这个责任,不知意下如何?”

许由听了之后,就用手朝自己的脸上抽了几下,难受地说:“太阳,月亮已经照耀大地,可是一堆篝火,还想呈自己的微光,那不是太难了吗?及时雨已经降下来了,可是,还要灌溉地,不是自费力气吗?你已经是个非常好的君王,如同天空中的太阳、月亮,你想让我成为一堆篝火,成为一个灌溉农田的人吗?”

尧十分客气的说道:“你智慧超群,年富力强,又有道德约束,是做君王的很好人选,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

许由很客气地说道:“厨子虽然不做菜,我也不能越俎代庖,而我,凭啥要听你的?”

尧帝是真心实意地把天下让出去,几乎是哀求的语气,“我由于没有私心杂念,才决定将天下让出去,你肯定会比我治理地更好,诚如是,你将流芳百世,千古传名。”

一听这话,许由不由得恼怒起来,于是反问道“难道我是图个名声吗?任何名声,都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罢了,为什么要追求这些呢?请你回去吧!”

说完,走出山洞,在门口的河边把自己的耳朵清洗一遍。

这时,一个叫巢父的路人看到了,就走了过来,冲着许由嚷道:“得了吧,许由,错还是在你,假如你一向住在高山深谷之中,淡泊明志,谁也不知道你的住处,那么,谁还能够来找你的麻烦?”

许由想争辩几句,觉得巢父说的有道理,顿时哑口无言。

尧帝安慰道:“都是我的错,我已经打扰了遁世之人的安静。”

巢父瞪了一眼,“呸,他故意在外边东游西逛,成就名声,现在又出来洗耳,不是真的隐士,也无法超月兑名利的诱惑。”巢父说完又补充一句,,“我以后得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否则弄脏了我的牛嘴。”

从此,许由住在深山老林,隐居终身,尧帝无从得见。

但尧帝一心想着儿子的话,他求贤的标准一再下降,已经不太注重智慧了,但他对道德的要求一点也不降低,他相信,即使是聪慧程度低一些,只要能够严以律己,其智慧的缺陷可以依靠自己的勤劳,依靠实践来弥补。为此,他把说话很有道理的巢父作为争取的对象。

他来到许由洗耳朵的地方,在这里等了几天,终于见到了巢父,开门见山地讲了愿意把天下让给他的想法。

巢父听了,冷笑一声,“想当初,黄帝的子孙霸占着天子之位,那时候,做官到处都有油水,谁也不愿意离开天子的宝座,即使共工造反,苗人起义,也不愿意退位。现在可好,朝廷穷得叮当响,你们都争着不干,还美其名曰让贤,算了吧,还是你自己干吧!”

听了这话,尧帝的心里凉了半截。但是,他瑾记西王母的教诲,继续鼓起勇气,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曾多次寻找巢父,但巢父也不曾再露面,这代经过大洪水的人们,普遍来讲,由于经历了曾经的暴政,对政治已经心灰意冷,具备一点常识的人,都认为,从政是一件害人害己的活,所以没有人喜欢这个能够让白的变成黑的个大染缸,大家都很清楚,政治能够让良心丧失,甚至生命丢掉,能够让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变态,是一个风险最高的职业,因此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没有人愿意从政。

碰了两次钉子以后,尧帝也意识到,这社会治理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人类并不一定喜欢道德,如果喜欢的话,就是只喜欢别人讲道德,而自己却要游离于道德之外。因为,讲道德对自己一无是处,道德只是抨击别人的一个借口,是提高自己话语权的一个手段。以德治国,为啥常常不能够落到实处,就在于贪婪的人,根本就不喜欢道德。

尤其是有才能的人,他们更珍惜自己的时间,他们不愿意去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博取一个好名声。这样的人,是有道德的,可是,有道德的智慧人,却不愿意去服务大众。如果真要强迫他们为大众服务,他们是提不起劲的。按照现有的条件,既没有繁重的赋税,也没有强迫的劳动,社会管理者,手中啥资源都没有,如何才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来为大众服务呢?有道德的人常常没有智慧,他们只能够在别人的庇荫下过日子,但是,这种人,比那些有智慧但并不拥有道德的人强,因为,没有道德的人,他们的智慧只会用来满足自己的**与追求,只能够在横征暴敛中,更加有恃无恐。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尧帝就在普世价值中,寻找更接近地气的价值观,或者说,他要降低自己的用人的标准,这样,一个叫舜的小伙子进入了尧帝的视野,他早就听说,舜是个道德高尚,有修养,可信赖的善人,在许由、巢父身上碰了钉子以后,尧帝就关注起舜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人类到地球最新章节 | 人类到地球全文阅读 | 人类到地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