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夜行 第七章 晴天可要下雨?

作者 : Feo临

伏凤山位于鼓浪江中上游,战略地位并不突出,附近也没有大型城镇,也没出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仙人,之所以举世闻名完全是由于建在山腰的国士府。

五王十六国时期群雄割据,当时看来是痴心妄想的王琊想还一个太平盛世给天下,听从苏仪的建议拉起一股势力,依附一个中下等实力的诸侯王,羽翼丰满之后取而代之,逐渐成了天下最强的几股势力之一并成为了最后的胜者。可以说正是苏仪引领的王琊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从南北对峙的格局形成后,苏仪落户伏凤山,坐镇后方。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安抚百姓,补给粮草,苏仪主持伏凤山一力为之。推演战局培养人才,伏凤山隐隐成了临琊的中枢。有人曾劝李懿继续北上,一统天下,李懿摇摇头无奈道:“伏凤山存在一rì,临琊便一rì不倒。打了这么多年也累了,是时候给天下一个太平了。”

南北争霸以平局告终后,伏凤山的无名山庄定名国士府。

苏无错自小在这里度过了十二年的光景。

苏仪虽然很忙,但总会抽出时间来陪这个唯一的儿子。苏无错从来没见过他的母亲,奇怪的是竟也从来没问过。倒是苏仪时不时地提及,苏无错仍是不肯多问。

有一次苏仪主动问儿子:“你就不想知道你娘的事情么?”

苏无错语气平淡,“每次提到娘她,你明明很想却又一点都不悲伤,反而有几丝无奈和由此而生的气愤。我就想娘她一定还在某个你去不了也找不到的地方活着,你都没办法,我问了又能怎样。”

苏仪哑口无言。

知道自己说中的苏无错语气舒缓下来,露出笑容道:“能让爹如此记挂,娘他一定是个极好的女子,也相信娘一定会感受到爹的心意,更相信rì后我们一家一定能团圆。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好问的呢,爹也要开心一些才是。”

听着儿子稚女敕悦耳的童音,苏仪哑然失笑,压下心头的巨大震荡抱起小无错,坚定道:“好,爹记住了。”

淑儿,看来我们生了一个不得了的儿子啊。

也是从那时候起,苏仪再也没有插手或反对过苏无错要做的事。

从不哭闹,仿佛生来就有思考能力一般,苏无错以远超同龄人的眼光和智慧来认识这个世界。对于儿子那生来妖孽的才能苏仪仿佛视若不见,从不加以引导,只是任由小无错自己去看书自己去思考,其实更主要的是伏凤山养士包罗万象,解经释义也并非苏仪所长的缘故。

因此更多的时候,是苏无错看佛问僧,问玄于道,读诗书的时候就去找儒生,总之是要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才作罢。因为无错的聪慧好学兼为苏仪之子,伏凤山的高士大家们都乐得倾囊以授。

随着时间流逝,竟又演变成一群人在无错身上百家争鸣,来证明自家所学的高低,不过最大的受益者,是始终站在局外梳理百家学术思想的苏无错。

很有趣,他这么觉得。

不过更有趣的当然不是和那些恨不能把学问当成馒头吃进肚子里的人一起,读书问禅问道不过是消遣罢了。

姐姐模样的甄妙辰,同年同月的洛星柔,小他两岁的月儿,加上后来的比月儿还小两岁的夜儿,还有现在已经成为临琊女帝的王琳,就是苏无错在伏凤山的主要玩伴了。

小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稍长一些之后,就有人问苏仪:这些不会是你为无错选定的媳妇吧?最为喜欢苏无错慧根的无禅僧人是其中代表。

无禅僧人虽向佛五十载,浑身却好像没有一丝佛气,举止言行更不像一个被誉为当今佛门三活佛之一的高僧。苏无错不太喜欢这个毁了他心目中高僧形象的无禅,可是无禅却极为喜欢他口中的“无错小子”。

苏仪笑了笑,一副你明白的表情,无禅也是了解苏仪,笑得很怪,“你这是还嫌不够?明明你自己是个专情之人。”

“正因为我是,才不想让无错也是。”

无禅沉思片刻,却是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天是晴天,云若是好云,越多看起来便越美。

天虽是晴天,云却是雨云,越多下的雨便越大。

今天是个正儿八经的晴好天,风轻云淡。

不像苏无错,来过几次的甄妙辰显然对苏府格局很熟。虽然她很想看看分别六年不见的苏无错,但仍是先去拜见苏仪。

问过一位的管事,知道此时的苏仪应该在书阁,告了声谢就往书阁方向去。

苏府的管制相当严格,凡进府之人不论地位高低不论武力强弱不论是否是客,均不得擅自月兑离规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分管事务均不同,也不得过问管辖之外的事务。违者轻的踢出府,重的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除去苏仪等个别府内之人,唯有府外的四位女子可以例外,刚刚陪苏无错外出的夜儿,现在在书阁的月儿,刚抵达苏府的甄妙辰,还有就是伏凤山的洛星柔,虽然最后一位一次没来过。

在去书阁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熟人,若是月儿看了,便会知道他就是昨天在府前迎接少爷的人。

那人看到甄妙辰似乎也很惊讶然后就是惊喜,开口道:“妙辰姑娘,你怎么来了?”

甄妙辰闻言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人,继而疑惑不确定地问:“是乘风弟弟?”

虽然莫名的有种心碎的感觉,楚乘风仍是笑着答是。楚乘风要比我们的无错公子大两岁,四年前一次意外负伤,寻常医生无能为力,他父亲楚云之好把他送去苏府找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妙手医仙,甄妙辰恰好时在临安,理所当然地给他医治。

一贯俗套的剧情,楚乘风被温柔美丽又单纯可人的甄妙辰所吸引,也借着机会拜苏仪为师,留在苏府。虽然甄妙辰不久之后就离了临安,乘风公子的爱慕之心却丝毫不减,可惜的是这不过是楚公子的一厢情愿。再之后飞龙将军楚云为儿子向伏凤山的提亲不过被甄妙辰的一个“不”字直接否决了,在当时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甄妙辰没有察觉,兀地一下站到楚乘风身前,甄妙辰身材的高挑比楚乘风还高出一截使得后者清楚地看着她的红唇,感受她的鼻息。楚乘风脸一红,柔声张口:“妙辰……”

“哦,比之前长高了不少嘛。”只是为了直观地感受一下楚乘风身高的变化,心思单纯的甄妙辰得出结论之后丝毫没有自觉地打断楚乘风的话,摆摆手就踏着轻快的步子绕过楚乘风继续往书阁走。

楚乘风看着离去的倩影,变幻了几种表情,最后挂着苦笑摇摇头叹了口气。

他加快步子,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

带着夜儿出门的苏无错逛了会儿临安城,之后就被人迎着入了皇宫。一路上苏无错很像个乡下人进城模样地感慨着皇宫的恢弘气派。行了一段路程之后那领路的太监便退了去,苏无错无奈于他的不发一言,也感慨于皇宫制度的森严,还有无趣。

面前出现了一个女子,她的穿着较之寻常宫女的装束更为美观随意。唯一让苏无错觉得别扭的点就是她看上去年龄似乎还到十五岁……

那女孩开口,声音倒是悦耳。“你就是无错公子吧?陛下等你很久了。”

只见她眨着灵动的大眼睛悄悄打量了苏无错一下接着道:“玉儿可是仰慕已久了呢,公子比玉儿想象的还要好看,那个号称临安第一才子的王越完全没法比嘛。”

看着她的俏皮模样,苏无错不禁莞尔,宫里还是有这样可爱的家伙的嘛。

“走吧,公子,陛下等候多时了。”

临安城外。

江湖里颇有名声的浩宇剑王颉从武当山问剑回来,距离城内只余一百里,经过一条小溪他正准备下马稍歇。刚喝了一口水的王颉并未觉有何不对劲,但是直觉告诉他危险将至。一点寒芒似乎是从空中突然出现一般以一个刁钻的角度shè向王颉,后者抽剑在身前一划。就如雷声大雨点小,不似出现的那般诡异,那柄飞刀被轻松弹开。

谁?!

王颉这边话音刚落,不远处的树后走出一个头发灰白的人。不过那人每走一步甩出的飞刀便多一倍,出现之后走了两步,便是四柄。王颉一一挡下,也是认出了来人是谁,开口怒道:“chūn风柳!是你!我王颉与你何仇?何故今rì在此截我!”

来人叶柳!

被认出来的叶柳也不搭话,只是仍往前走,仍是每踏出一步飞刀多一倍。柄柄刁钻也就罢了,王颉愈发感觉飞刀的速度更胜先前。叶柳没给王颉喘息的机会,飞刀丢不完似的往外扔。憋屈的王颉只能挥舞着手中那柄剑名浩宇的名剑,剑身周围渐渐有了一层肉眼不可见但确实存在的壁障。

武当山一行问剑问出剑气来,王颉剑道天资不容小觑。深知此点的叶柳也微微皱眉,以现身之后最快的速度再踏出两步。

一步一扬手。

九十六柄飞刀如铺天盖地而来。

王颉只能且挡且退。

“噗”地一声,退无可退。

王颉手中一顿,身上插了数十把飞刀。他缓缓低下头,一杆长枪穿心透了他的胸腔。被染红的枪头滴血,王颉模糊地辨认出了枪头上的龙头图案。

“这枪……你是……”话没说完,那不知何时立在王颉身后等着他被步步逼退的男人拔出枪头。

叶柳对多此一举的那使枪男人埋怨道:“以前你不是喜欢偷袭的人啊,怎么地,换口味改吃现成的了?”

那人也不生气,只是道了一句:“跟你一起行动,突然觉得偷袭真省事。我们也要快点了。”正要继续赶往下一处,瞥见叶柳看着一地的飞刀像是在犯愁。笑骂道:“瞧你那样,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次你用的都是量产的便宜货,还是别人提供的要多少有多少心疼个什么劲。磨蹭什么赶路了,要是输给那黑白两人组可别怪做弟弟的怪哥哥。”

“我怎么会计较这些,你放心好了,赢他们那还不是十拿九稳?刚刚我只是想起之前无错有一次问我说能不能把飞刀像暴雨梨花针一样甩出来,我一直想试试来着,刚刚用看起来气势是有了,却不实用还很累,一口气提着着差点没憋死我,待会儿我认真点不这样玩了。”叶柳揉揉手,刚刚他双手十指的活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很累是真的。

自称弟弟的那人笑道:“鱼和熊掌哪有那么容易兼得,耍帅自然要付出代价。对了,说到无错,你一路上都在夸,真有那么好?”

“和苏仪年轻时候比,犹有过之。”

好一个犹有过之!那人听了朗声笑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弄得我现在是极想看看苏四哥的儿子是怎样一个小家伙了。”

“不急,就快了。下一个杀谁来着?”

“王家明面上的几个高手多半都被我们处理了,留在城里的还有王家暗地里养的几个供奉苏四哥那边会派人处理,我们去王家后院放把火就行。”那人说的很轻松,不过突然叹口气道:“你说当初无错怎么就选了那种野狐禅呢?要是跟我学枪该多好。”

一听这话叶柳怒目道:“怎么的,你三哥我学的也是野狐禅!我们比划比划?”

那人听罢说了声“今天天气不错啊”就急急赶路,只留下爽朗的笑声。

站在原地的叶柳表情安静下来,神情有些疑惑且颇为忧郁。看了眼天,便追着先前那人而去。

天,现在依旧晴。

临安城东门,五十里开外有一支人、马皆着银盔银甲的部队,歇了有半个时辰后浩浩荡荡向临安城开拔,从那整齐无有一丝杂乱的马蹄声可知,这绝对是一支百战jīng骑!行伍间有旗,上书一个“楚”字,当今世上,楚姓的百战骁骑唯有楚云麾下飞龙军!

忽的从队中走出一骑止住队伍,然后全军渐次停下,马蹄声未乱。

那人横马在前,披着白袍,内里穿了件软甲,英姿勃发!和年轻时的楚云一般无二。

走出的那一骑驾马上前,见过那拦路人手中令符后翻身下马,“末将石达才参见少将军。”

所谓少将军即是楚乘风,不过这个名号可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楚云,而是他率军平定制造叛乱的诸国余党,靠着实打实的军功挣来的,就是那次中的毒箭,受的重伤。

“奉圣上之命,今急调五万银甲飞龙骑,石将军,你率两万人马封锁城南,其余众将士随我入城,铲除叛逆!”

攘除乱党!

“飞龙军!出发!”

楚乘风一骑当先,三万银甲飞龙骑在后,蹄声若雷。

朗朗晴天下有滚滚奔雷。

是预示下雨?

……

血雨,还是泪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错夜行最新章节 | 错夜行全文阅读 | 错夜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