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饭桌上,我问爱人:“你看见我们宝贝最近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冒出来了么?她能很快把情绪调整过来。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
学了舞蹈以后,她经常练啊练,把筋打开了。见到一起玩的小朋友就来一个劈叉。好些孩子的家长会称赞她几句。有带孩子学舞蹈的家长还会问:“她学了有一年多了吧?”听我爱人说才学一学期就打开筋了,家长连说:“学得快学得快。”
这些小表现和来自周围的小鼓励就会转化为她的好情绪和学新东西时的自信心。
大人都知道人生需要成就感的滋润,小孩子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我经常和她说:“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了几步好棋?”可是她赢了棋依然看得出情绪很是高涨。
有一天她和说赢了一个小哥哥两个仔,四目棋。然后说:“我让他活了一个小地方,我就吃了他一个大角。”
我说:“那你吃了一个大角才赢两个仔,你下的好棋会多么?”
她说:“哎呀,赢了就已经很好了。”
第七节:对升学的潜在帮助
小提示:特长生会比同等成绩的学生有更多的升学空间,原因很简单,很多学校都需要打亮自己的名声和名气,于是由特长生组合成的表演团队和比赛团队就会越来越受学校的重视。
没生孩子前,我和爱人对特长生没有太多的认识。第一次有认识是因为我的侄女。初中升本校高中时,她的分数上了重点中学的分数线,但是离学校内部的重点班还有距离,声乐老师给了她特长生的资格。重点班还是很有必要读的,因为学校会有很多靠交钱进入的学生,如果被分到这些班里,学习气氛肯定受影响。这些问题在孩子的成长中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第二次对特长生的认识是我们的一位熟人的孩子,这孩子一直接把绘画当特长坚持。这个特长在他考大学时派上了用场,以他的成绩竞争不过分更高的孩子,可是因为特长存在,他成功了。
这样的例子多了后,我们在培养自己的孩子学特长时,心中就多了一些期待感。♀
有一次我和我孩子的围棋启蒙老师的母亲聊天,她说:“你女儿没问题的。以她的进步速度,小学毕业前考过围棋业务五段肯定没问题。业余四段、五段都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升中学会有优势,升大学会加分的。”
我听了很感兴趣,原来学围棋还有这样的好处。
她接着说:“你看我们教室里的业务五段女生,最有名的中学早就描上了,因为围棋团体赛,每个队必须有一名女生,可是学围棋的女生少啊,坚持考到四段五段的女生更少,所以成绩好的女生就成了各个好学校盯上的目标。”
我听了很兴奋,回去就上网查相关的信息,原来国家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学围棋,制订了一些鼓励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将业余四段和五段定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有加分的优势,加分的情况由当地根据情况定。
我把这些优势和爱人讲了。
我爱人说:“我们同事的儿子也是业余五段,不过他是靠成绩进的重点中学。进去之后他也是学校围棋队的。所以围棋帮助孩子学习好,这才是最现实的收获。”
我对特长生带来的升学贡献很感兴趣,于是在网络里查了查,一些重点名校,象北大、复旦都成立了自己的围棋队,曾经有人凭着职业二段的身份加了七十分上清华大学呢。职业二段就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啦。
我恍然大悟,对我爱人说:“我说那些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都在大学进进出出,现在还成立了冠军班,原来国家一级运动员有这么大的优势啊。”
我爱人说:“你这么关注这种优势,我再和你说一个。我们同事的儿子考上了最好的重点中学最好的班级,还代表学校出去比赛,我们单位全都知道了。我们老板都向她取经,因为老板的孩子也要升学了。平时你让大老板对小员工请教,好象没那什么可能吧?”
关于特长生对升学的帮助话题,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些新内容,新政策。今年3月,我带孩子去观摩围棋的全国赛事,遇到一位高三的女生。我以为她是来赛场帮忙的,就和她多聊了几句。她提供了一新信息让我很感兴趣,她要报考一个新专业。她说:“武汉体育学院09年新增加了一个新专业,围棋教育专业,要求有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对文化课要求比正常升大学低不少。”
我相信这类针对特长生的新政策还会继续出来,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正在文明复兴中,不可能让应试教育永远做老大,国家肯定要鼓励特长生和超长生冒出来,这些人才是文明复兴的未来栋梁之材。
我的这些认识不断与周围的熟人交流。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也不断多了些新内容。
其中一个认识很有新意,写在这里给天下家长们体会和借鉴。我问一个家长:“你的孩子学围棋,有什么具体目的么?”
她说:“我女儿将来不打算在国内上大学,我就对她说,咱们现在把围棋学好,将来去留学说不定可以靠教围棋来勤工俭学。”
我说:“这是个对升学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国外有很多城市都有围棋俱乐部,这里的业余几段在外国就是高手啦。”
她说:“是,我是想她留学前能学到业余五段的。”
第三章孩子学特长前,家长最好能多注意这些事情
我在写这本书时,和给我出过书的一位编辑聊了聊,他的孩子也在学特长的年龄,他说:“孩子学特长就跟着学好了?我真想不出学特长有什么特别的问题,还要专门拿本书来看?”
父母是孩子的绝对权威,权威不代表专家。
孩子学特长,不同家长的观点会“打架”
小提示:家长们的观点会“打架”,这说明什么?说明每个家长都很有主见,但是自己的主见在别人的认识里就可能被认为是谬误。这个现象很值得关注,观点有分歧事小,如果因为自己的主观而把孩子的成长引入误区,事就闹大了。
和家长们交流多了,收集到的观点就多了起来,之后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发现每个家长都很有个人的主见。
有主见本是好事,但是这些主见都将转化为各自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接着就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冒出来了:
各个家长的观点都很有道理,可是这些道理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和“打架”。
如此,第三个问题就很值得家长们研究了:
我的主见是仅限于个人的理直气壮,还是属于方向正确的道理?——孩子的梦想要起飞,家长会是孩子的第一双翅膀;翅膀怎么煽,孩子飞成什么样;家长的理念偏一点,孩子的成长误区就会一大堆。
于是写此书时,就很想把一些家长的主见汇集在一起,让天下家长们参考。
刚好有一次,艺术中心举办了一次家长交流活动。于是家长们各自的“主见和自负”就有了机会在一起撞击的机会。
第一个被撞击的观点:学特长对孩子升学有帮助。
这个观点一冒出来,有的家长就会忍不住说:“特长生加分不是取消了么?”
好些家长立即回复,有的说:“取消啥?!——好一点的学校还是要关照特长生的,有些好学校表面上说不看重孩子学没学奥数,但是你发现他们录取到重点班的学生都是学过奥数的。”
有的说:“好的小学会优先录取有特长的孩子,将来孩子代表学校出去表演,比赛,不就等于给学校打出知名度了么?”
听这话,我心想:“是啊,这个现象相当地现实。”
这类的观点在现实中存在很多,观点在家长们之间也会经常相互传递,年复一年,传到谁耳朵里谁会头皮发紧。如此,怕孩子落后的家长怎能不重视、又怎敢不重视孩子是不是学特长这个问题?那些敢于忽视孩子学特长的家长,肯定是因为“对孩子要面对的现实”了解得太少,接着才敢如此“看得开、想得开”。
会上,有的家长还说:“以前学围棋,能上业余四段就算国家二级运动员,升大学是要加分的,现在好象没这个特权了。但是好多大学要组织围棋队的,有围棋特长的还是要被优先选拔。我孩子的老师前几天还说,有些大学找到他,想他推荐围棋特长生。”
这句话引起了更多的共鸣:“是,如果孩子的奥数拿到国家比赛第一,那你就回家等电话吧,那些中学名校会接二连三打电话邀请你孩子去读,还免了不少费用。”
接着有人说出了更具体的说法:“特长还是有用的,孩子大了出国去一些名大学就有用啦。比如哈佛什么的,人家是要求孩子会谈钢琴的,如果因为这个孩子进不了外国名校,孩子会反过来抱怨家长为什么不带自己学特长的。”——对这个观点,我查了些资料,还真看到类似的话,比如有的资料说:哈佛大学要求就有点高,学生会弹钢琴还不行,还必须会演奏世界名曲。再比如有的文章提到:孩子去美国读中学,没想到美国的学校对音乐有很高的要求,学生读完中学时要能对两门以上的乐器有两下子。这位家长说幸好孩子在国内有钢琴八级的水平,有了这水平再学多一件乐器就象会了英语又学法语一样容易多了。不然真的不容易过着一关。
之后我又问一位法国人,她孩子和我女儿在同一个特长班。我问:“你的宝贝一共学了哪些?”她的中文很好:“唱歌,图画,学四样。”我想她说的四样应该是把音乐说成了唱歌,而音乐中包含着“演唱与演奏”。
看来外国家长一点都不比我们轻视孩子的特长培养。
第二个被撞击的观点:孩子学什么特长要由家长来把关,家长才知道什么是最有用的。
对这个观点,有一批家长同意。
但是又有一批家长立即反对:“学特长要靠兴趣,不然学了也坚持不下去的,坚持下去也学不深的。家长该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真正喜欢什么,然后支持什么,别的做多了有害无益。”
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然后这些话到了某些家长耳朵里,立即激起了逆反心理:“不行的,我的孩子很不想学奥数,但是我知道那东西有用得很,你不学奥数,进了重点班也跟上不上的。反过来,如果你孩子成绩不错,就因为没有学奥数进不去好班级,孩子不就被耽误了么?”
我听这些冲撞的观点,心里想:“不同的老师教出不同的学生,孩子的第一认老师是家长,家长的观念这么多分歧,可见孩子学特长的事情值得多研究,最少也要多看看书,多搜集一些资料,然后多一些借鉴少一些自负,万一自己坚持的东西对孩子没好处,那不就真的成了‘无知的爱是伤害’?1”
其实,不光是普通人在孩子学特长的观念上各有主见和自信,就是大名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