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 第十五章

作者 : 金刚心;文鑫

抽象理由也有的。+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我想孩子学了芭蕾舞后,将来转换修炼瑜迦就顺理成章。这个转换对她未来是很有好处的,未来的职场有一条热门行业,就是心理健康师。瑜迦教练就是对人很有帮助的心理健康师。

前面提过,在我写这本书之前,我曾经把一些心得写在网络里。有一位家长的咨询很有代表性,所以我把它摘录下来,与更多的家长借鉴。

那个家长问的问题精减一下大致如此:我女儿在学声乐,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和人交际,不知道13岁的她现在怎么学声乐能对将来有用。

我与这位家长是这样交流的:

家长带孩子学特长,最好理由越清晰越好。

第一,您的孩子声音条件是不是很突出?可以请有教她的老师多帮家长参谋一下.

这个时代,各个领域竞争都激烈,所以各个领域的未来都属于-专家".声音条件突出才有可能在这条比较窄的路上拥有可雕琢的未来.

我孩子学围棋的时候,我经常征求一些优秀老师的意见,于是明白了一个孩子能不能学成国手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会盲目让女儿走职业棋手这条路,除非是她显示出了了那些先决条件.

第二,如果您的女儿热爱唱歌.不妨建议她学个乐器,学乐器对于唱歌的孩子太重要了.

第三,如果您女儿热爱唱歌,这个特长能干与未来职业需要的本事接轨,您可能需要辅助她对写作文多下点功夫,会唱歌的人太多了,如能自己创作歌曲,这条路就西现实多了。创作歌曲并不难,难的是有没有心思去创作.我也不通乐理,可是我自己有兴趣也会写首歌.因为我没束缚,因为我想写我的歌,写了唱给自己听.让女儿高兴一下.自从我写了歌后,我发现我从电子琴里能听得出音准了.而写歌前是听不出来的。

第四章选学特长的学校时,家长的思路里容易藏误区

爱孩子,就在孩子学特长前先通晓学习的环境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不然就不会拿出那么多时间和学费支持孩子学这学那啦。算下来,孩子学三样特长,一个月给家里增加的消费就要一千多块。所以孩子是不是学得有效果和有效率,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就算是一件大事啦。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好多家长把孩子带进特长班后很久都没意识到学习的环境不对头。

我们幸运的是比较早地了解到了这些情况。♀

比如我们的孩子选修的围棋。学之前我们就打听到了好几个地方。但是各个特长的过程还是有一些别的弯路没有回避到。

所以我们把这一主题列在这里,给天下家长参考和借鉴。

家长容易被学校的名声“唬”住

小提示:城里的多数的孩子都会学特长,多数的家长都会把孩子往名校里送,然而名校里也有弱“项”,如果很有天赋的孩子被送进名校的弱项里学特长,就可能被耽误啦。

写这一节内容时,说来惭愧。我也算“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了,而且做的还是培训咨询的工作,按理,考察“老师的水平”该很有经验,可是当我们孩子开始学特长时,我依然会想也没想就把孩子往“名校”里送。

我们这里有不少教孩子学特长机构,可是我和爱人最熟悉的就是名气最大的那一家。那里有自己的演出剧场,气派而醒目,那里有大批的孩子进进出出,所以这样的印象成型后,我们本能地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就送这里学特长好了。”

四岁,我的孩子开始在这里学声乐。

一晃两个学期过去了。第二年换了一个老师。我一听这个老师讲课,就一下子醒悟起来,我发现这个老师除了会唱歌会弹琴外还有有思路和办法教小孩,可是对比之下,前一个老师会唱歌会弹琴但是不怎么会教小孩。于是我很有感触:“幸好换老师了,如果一直跟前面的老师学小去,孩子就给耽误了。”

我是怎么发现两个老师之间的差别的呢?

这一点和我的工作有关。我很长一段时间经常要培训“做培训的老师”,于是很知道一个老师怎么才能把能力传授给学生。

所以当我看到孩子的第二个老师是怎么教声乐的,就一下子醒悟:“孩子被前面的老师耽误一个学期啦。”

第二个老师在给孩子上课时,她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细节中问题出在哪里很敏感,于是上课时,老是听到她给不同的孩子做不同的指点,一会儿手放在这个孩子的肚子上,一会儿手又放在另一个孩子上课的脸上,一会儿又给哪个孩子做示范,整个上课过程就等于是不断给孩子调整的过程。

于是我的孩子一点点把声音的位置从嗓子调到了脑门,旋律由干生硬调整到了柔和连贯,高音由吼和喊调整到了比较自如地发音。于是在我的感觉里,孩子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那么清晰和有节奏。

可是第一个老师不是这么教的,她只会一边弹琴一边带孩子唱,唱的过程中给孩子们说一些道理,偶尔点一点哪个孩子,基本上看不到她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做出的一针见血的指导,也很少见她拿出很具体教学的小办法。♀

我很奇怪:“怎么这样的名校,还会有不怎么会教的老师?”

后来我爱人打听到了,原来有一阵学校有的老师要进修,于是从外面请了一些临时的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而且一代就是一年?这是不是有点离谱?”

之后我再去艺术中心,一有时间就会仔细观察这个学校的运行情况,这一观察,才发现这个本以为很熟悉的地方其实相当陌生:它在哪些方面最强?那些特长班比较弱?原来比较强的方面现在还强不强?这些情况基本上不知道。

有了这段经历,我爱人就会提醒我:“再给孩子报新特长班时,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把孩子塞进名校、交给特长班就算完成任务啦。我们把孩子送到这里是来学东西的,不是花钱帮孩子打发时间的。”我又反过来告诫爱人:“只要那个老师不会针对每个孩子做调整,只要那个老师拿不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小办法,就要坚决地告诉自己:这老师教孩子的能力肯定有问题。”

我们不光自己提示自己,好会和别人说。

我爱人给别人介绍经验时总是少不了这段话:“报特长班,考察学校是虚的,考察老师才是实的。一定要去考察老师是谁?老师是怎么教的?道理多还是针对性的指导多?——千万别懒这一步。家长拿不出考察老师的眼光,就等于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选老师时,家长最容易犯的“思路上的错误”

小提示:带孩子学特长时,家长都会对学校的资料研究一下,之后带孩子去现场感受一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现场感受时必须补上考察老师这一环节

我们在给孩子选特长时,学校的老师热情地回答我们提的问题。可是因为对“名校”信任,于是也没到现场去看一下。更没带孩子去现场感受一下。交了钱后,就等于到了日子就来这里上课。

等我们的孩子开始上课了,我就发现总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迟到”。我问其中的一些人:“塞车了是吧?”

听家长一说,我就发现原来很多家长都比我们精明。家长说:“我们还没报名,我们先来试听一下。”

这样的家长经常有。可是当我观察多了,我就不觉得这些精明的家长高明了。我觉得他们的思路里也藏着误区。

什么是“试听”?什么是“让孩子体会一下”?我看到的所有的家长都只做了一个事情:

把孩子放到班级里去,看一下孩子是不是能呆得下去?是不是表现出一点学下去的“兴趣”。

其它就没什么考察的了。

我问一些来试听的家长:“你们不跟着孩子进去考察一下老师么?”

家长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主要看孩子有没有学的兴趣?对老师我们不担心,这么有名的学校的老师,差也差不到哪去。”

于是,这种现场感受就只是在验证一个事情:

孩子能适应这里么?如果孩子呆不下去,那就再想想。如果孩子在这里呆得下去,家长就会认为这里适合孩子学下去。

至于现场感受中最重要的环节“老师怎么教,老师会不会教”,就基本上没有家长关注啦。

我忍不住想:“这种试听和走过场有什么区别呢?”

有了这些经验和认识,我们再给孩子选围棋这门特长时,就会很流行研究“师资力量”,再有名的地方,如果老师“教”的力度不够,也绝对要换地方的。

拿到一些资料和咨询后,就发现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围棋学校有问题,尽管那里比较有名气。

那里一堂课一个小时,一周学两堂课,两堂课排在一起学,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学法肯定学不出特长来。

我的这个预见是很容易想出来的,小孩子拿着棋子摆来摆去,一会儿一节课句过去了,这么短的上课时间能学到啥?我当时就和我爱人说:“这里去不得,学一年恐怕还只会摆棋不会下棋。”

我们又打听到一个地方,咨询了学习课程后,我又摇头。这里学棋象我们学英语被单词一样,先背一些口诀,熟悉了口诀,孩子下棋就有了指导思想。可是我觉得我们深受学校学英语之害,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背了五千多单词,最后见到老外还是磕磕巴巴。我断定“围棋是下出来的,下多了再听口诀肯定一通百通。”

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个围棋教室,一次学两个小时,一周学三次,第三次时间更长是三个小时。每一次孩子都有下两次棋的机会。

这个学习方法肯定是有大用的,我的孩子只用了一年多点的时间就能和学了三四年的孩子抗衡,而且赢过有段位的大孩子有了五个。他们下棋才好笑,那些大孩子都不愿意和她下,说赢小妹妹是正常,赢得不多也是丢脸。可是老师要求必须下,我就见桌子的一头坐着大孩子,她在对面矮了一大截。下着下着大孩子就会忍不住说:“小妹妹棋好凶啊。”

“选老师”有个最简单又最有用的秘诀

小提示:孩子学特长时,选老师很有讲究,但是不等于选老师的过程很费劲,环节很多,经验告诉我们,有和办法又简单又适用。

我们对学习环境能了解很多,因为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秘诀”。

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各种树,树丛里的喇叭把悠扬的音乐传出来。各家各户都喜欢在这里散步,散步的过程充满了各位家长发表的高见。

于是我们知道这家孩子开始学钢琴,那家孩子开始学画画,还有的孩子开始学围棋。什么都不学的孩子一个都没有。

我对爱人说:“多听听她们说些啥,以后我们好多借鉴。”

多听听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我们自己懂得很多,特别是那些孩子在学特长时出现过的问题。

比如那个学围棋的孩子的妈妈(简称围棋妈妈),我们就很赞成她的孩子(简称围棋哥哥)学这个,而且和围棋妈妈一样期待她的孩子能学出效率和成绩来。受这个动力影响,我们在买《中的精神》的时候,就给围棋哥哥买了本韩国神童李昌镐的名局集。送这个书的寓意很清晰的,因为李昌镐的棋充满棋的艺术,这些艺术帮助他十四起就打败天下所有高手,开创了十年的李昌镐时代。

因为和围棋妈妈心思共振,于是她和她老公带孩子学围棋的过程里出现的经验和挫折,就一点点成了我们给自己的孩子做规划的部分内容。我现在还对一件事情记忆很深刻,有段时间围棋妈妈很迷信一位外地的老师,还带着孩子去那里集训,可是后来她们就不让孩子在此学棋啦。一问才知道里面的原因还很深,围棋哥哥学棋回家经常说一种话:记今天我又在老师那里学了一个骗招,很厉害的。围棋哥哥的爸爸是懂一些棋的,连续听儿子说了几次后,立即就火了:“学棋不光是学棋艺,还要学做人,哪有老师老交孩子学骗招的。”于是立即决定换老师。——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原来围棋老师还有这种教法的,我以后也要注意。

同样的,我爱人也和其他学特长的孩子的妈妈们来往很多,交流很多,于是对哪个学校,哪个老师怎么样了解了很多,等我们孩子学特长的时候,好多事情就轻车熟路啦。

我们这个做法对比更小孩子的家长起了很多作用。我们邻居里有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我爱人经常和她聊我们是怎么孩子做规划的,从其他家长那里听到了哪些经验,这个三岁孩子的妈妈听得入迷。以后我们倆家来多了起来,她和很多有经验的家长交流更多了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她给她的宝贝规划起来比我们更细致。

比如,我的孩子一到她家去玩,她就教我的孩子学钢琴,同时让她的孩子坐在另一侧。她爸爸在的时候,就鼓动我的孩子和她爸爸下一盘,当然她的宝贝一定是在场的。

我发现我的孩子用的围棋和比赛棋不一样,就赶紧换了一副棋。第二天我女儿就把前一副棋拿个那个三岁的小妹妹,因为她妈妈想熏陶一下她的小宝贝。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最新章节 | 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全文阅读 | 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