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 第二十一章

作者 : 金刚心;文鑫

我想这个道理也是很简单的,

当孩子起动了学习的能力后,再学别的东西就变成量的变化而已了。♀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孩子学习的过程,说得直接点,不就是比谁接受新东西更快一些,谁熟练学到的新东西更快一些,熟悉后谁理解的东西都到位一些。

很多家长口口声声“不要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实际上很多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他们在上学前没有接受学习能力的锻炼,于是上课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就比别的孩子慢一些;他们也没有接受过“熟悉知识的能力”锻炼,于是学到的新东西因为熟悉得慢又比别的孩子成绩落后一段;想想看,熟悉程度不够,怎么让小孩子出现理解力?——于是这三步之间的误差,就让同班同学在日后的成绩上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由此可见,锻炼孩子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熟悉知识的能力是多么重要又多么不能忽视的环节。以此类推,围棋的“复盘”对孩子锻炼这样的能力是多么重要环节。

说到这里就要多一句重要的提醒:

那些学围棋但是不锻炼复盘能力的孩子,围棋对其学习能力的贡献就不那么明显。

我们的第三个作法是

把编舞引到她的特长学习中。

我女儿选择跳舞这个特长时,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引导她“编歌”的经验和引导她“复盘”的经验,于是顺水推舟,在她跳来跳去时,我和我爱人就极力唆使她:“编点自己的新动作,别老是那两样。设计个自己的舞蹈,爸爸妈妈好想看。”

自打她自编自舞后,她走起路来悖挺拔,有时候在楼道里也畸形即兴扭几下,和小朋友在一起,拉着别人一起跳。

这个习惯让她把舞蹈班上老师教的东西很快就复习了多遍,根本不用家长来督促。

因为不学跳舞的时候心思里也有舞蹈,于是身材和气质里就多了“艺术感”。有一次我带她去买水果,路过健身区,那里有双杠,她就跑去在双杠上翻腾。一起玩的一个大她几岁的小姑娘突然问:“你是学跳舞的吧?”

我宝贝立即兴高采烈地回应:“你怎么知道?”

那个小姑娘很自豪地说:“我一看就知道。♀”

这种问话在围棋学校也出现了。她因为有我们这两个棋盲家长的“陪读”和“陪练”,进步比较快,所以当她的同龄孩子还在启蒙班里,她已经高出了四个班。启蒙班的女老师有时会和她聊几句,有一次问她:“你还学了舞蹈吧?”她兴奋地问:“你怎么知道?”

总结我们的孩子学这三个特长的过程,我们无比坚信一个理念:孩子学特长,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爱孩子就给自己学特长的孩子当导师。

第八节:目标视觉化不可少

写这个话题时,就想到这一阵儿正在进行的建桥杯新人王围棋赛,于是我就给孩子讲这个赛事的进程。讲着讲着,就多加了一句话:“你是不是未来的棋王?”

她说:“是”

我逗她:“你是棋王么?不好意思的话就笑一笑?”

接下来的几天,睡前我都忍不住问她:“晚安,棋王。不好意思就笑一笑?”

这天早上我又问她:“你是棋王么?不好意思就笑一笑?”

她克制这自己不笑,但还是没憋多久。

我们这么问,也只是说说而已,笑一笑就过去啦。

我想,孩子小时候多一点远大的目标感没坏处。

您发现没有,小孩子上学后,学校最大的一优点就是:目标特别明确。

孩子一坐到教室里,就会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自己短期目标是认真听课,不然的话麻烦就来了,老师会找学生谈话,学校会找家长谈话;

孩子在教室里坐了几个月,就会清晰感动自己的中期目标天天压在头上了,“分分是命根”的感觉不断飘了过来。在这个时候,成绩好的孩子就会有一些人生的成就感在心中荡漾,成绩差点的学生也能强烈地感到老师在希望他们以谁为榜样。

孩子在教室里坐上四五年,长期目标又来了。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的急迫感都会猛增,孩子每天都会感觉到空气在紧张,备战气氛日浓。接着观察家们就说了:闹成这样有什么办法呢?高分的孩子不多,老师在校长眼里不是好老师;孩子的成绩不高,家长会担心孩子将来靠什么吃饭?

虽然学校的目标特别明确,可是家长没上学的小孩子的培养中给的目标感强不强呢?

有一天,我爱人的同事带快五岁的孩子来玩,另一个同事问孩子:“你以后上哪个小学?”

孩子说:“上最贵的那个小学,最贵的最好。♀”

同事继续问:“不上最贵的,就上我们这儿的,新盖的学校,很好的。”

孩子问:“这个学校的生意多不多?”

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不知不觉中父母的谈话就都给孩子的好耳朵吸收去了,于是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表达充满了生意语言。——于是我领悟:家庭教育里需要给孩子更清晰的目标熏陶孩子,不然孩子就会形成其它的目标。

目标视觉化的机会很多。

前面说话,我们经常和孩子讲“长大为国争光”的分享。我们去北京时,第一个奔赴的景点就是看升旗。当时飞机严重晚点,凌晨三点我们才到北京,路过**时,我和爱人就带孩子下车了。

看到**,看到守卫的卫兵,我们想在这里等升旗。

可是天有点冷,于是最后还是怕孩子冻感冒了而撤退。一路上我们做了第二个计划,后天再来看。

后天一早,我们起来,可是因为没经验,只在车里看到了快要升到顶的国旗。

我们觉得过程和目标感更重要,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相约下一次再来看升旗。

目标化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多。

前面说过,我们家有个家庭交流会。

我们家还有第二个家庭交流会:有时候一起看电视。

现在电视里关于儿童的娱乐节目好多,我女儿逮住一个就要坚持看,有时候她的话很坚决:“我要看这个节目,不准换台。”有时候她的话又很会沟通:“我今天还没看过电视呢,给我看看儿童节目好不好?”

很多时候,我爱人都会投入到女儿的节目内容里,和节目“共鸣、共震”。遇到适合孩子学的舞蹈,马上就会鼓励她跟着跳一段。

有时候女儿有点懒,我爱人就会说:“你不跳算了,我跳。”有时候还说:“你不想跳就不跳,我和爸爸跳。”然后我们就按自己的理解来一段藏族舞或者新疆舞。我也正好活动一下僵化的肩膀和快要得颈锥病的脖颈。

这样一鼓动,她很快就会参与进来。

有一天,电视里报道了“路灯下跳芭蕾的小女孩”,我爱人立即全神贯注看进去,以后我们三个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她和女儿一起的时候,这个报道就成了她感慨的话题:“多有志气的女孩儿,家里没条件,她就在路灯下练功。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这么热爱又这么懂事。”

这个报道也在艺术中心成了新闻,那里的电视也反复播放。我爱人又是一通感慨。

父母的心声成了熏陶孩子最好的教材。

显然女儿受到了这个女孩的故事的触动。我带他在车站等车时,她会突然说一句:“爸爸,帮我扶下腿,”接着她的手就拉着腿到了头顶。练完一条腿还要练另一条。有时在围棋班上,看到也在学舞蹈的孩子,两个人就在水泥地上开始劈叉,然后又比谁的腿抬得高,谁的筋打得开。冬天,我们这的温度会到零度,可是她却要穿着羽绒服和舞蹈裤在她的床上练习劈叉。

我对孩子出现的这些“主动成长”的现象很高兴。可是我心里很清楚:“这些成长的习惯只是个苗头,还不能说明对未来有多大帮助。我们还需要坚持研究更多的方法才行。”

有了这个心思,我就很想给她找一个长久的榜样,这个榜样最好小时候的兴趣爱好都和她比较相似。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留意着。有心就有收获。有一天我看到报道,穹窿山举办了首届兵圣杯世界女子围棋大赛,一个黑马冒了出来,她就是黑嘉嘉。这个女孩才十六岁,就一路过关斩将直达决赛。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女孩不是正规的围棋道场培养出来的,她有几年是在美国过的,所以后期的围棋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的。

以往在我的印象里,那些职业高手多出自“聂卫平道场、马晓春道场”,可是黑嘉嘉竟然是自学成才的。自学成才,这不就是我想女儿也能出现的状态么?

于是我开始更多地搜集黑嘉嘉的资料,一边搜集一边在我们家的交流会上聊起黑嘉嘉的故事。我女儿听得很入神,当我把网络里黑嘉嘉照片调出来,她盯着看好久,问这问那。

之后在《围棋天地》里看到了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最新章节 | 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全文阅读 | 学特长,最重要的环节是家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