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第十五章

作者 : 陈染

2、“软骨”哲学

我经常会在从人群返回家中的路上,随着脚步的延伸,蔓延出一些零碎的想法,这些想法常常带着热乎气、来不及我用行动在冷静的生活里沉淀,就像一阵风似的刮落到我的稿纸上来,似乎一转身那些想法就会从生活的指缝间溜走。♀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有关“软骨”的哲学就这样倏忽而来。

铮铮铁骨、威风凛然、刚直不阿这些与硬骨精神同声和气的词藻,历来被中华民族视为可歌可泣的美德,譬如烈女刘胡兰、文学斗士鲁迅,再譬如那位“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关汉卿。长久以来,我的确对他们充满敬仰之情。这一民族气节早已在国人的光荣榜上板上定钉,燃烧成坚实的雕像。

我却要说说“软骨精神”。

吃日餐的时候,我很喜欢一道菜——鸡软骨,它既是骨头,又可以咀嚼得动。而坚硬的猪骨或牛骨,虽然更具营养价值,但常人无法咀嚼和消化,尽管可以煲汤喝,但是骨质中钙含量的流失显然存在着损失。所以,物质的软骨具有无可非议的实用价值,这一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精神的软骨则不同。在我们中国,它历来被我们的主流社会视为卑劣下作、无耻低贱的品行,以“软骨病”、“软骨头”为证,这类称呼充分显示了国人对其行径的高调不齿,以及不问青红皂白的蔑视。

我想冒天下之不违,说一说“软骨精神”深含的价值。

倘若,我们的思路从勇往直前的古典主义康庄大道上,换上一条曲径通幽的、甚至逆行回转的、然而却是殊途同归的旁支侧道的话,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软骨精神”,便会体味出它内在的深远的价值。

首先,“软骨”具有明确的本质和指向。软骨也是骨头,它不是无骨,它比硬骨凌霄或者刚烈反骨更具韧性和弹性,**在游击战16字方针中曾提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就是迂回,这就是心理术。♀什么叫以退为进?什么叫妥协的力量?为什么不可以向敌人假装“示弱”?难道只有飞蛾扑火、自投罗网、急于献身当烈士,才是唯一的忠于信念的选择吗?骨头的软或硬是形式,是精神的外衣,穿上不同的外衣这个人本身并没有变。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到底是要消灭自己还是战胜敌人?刚烈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软骨也无妨。

其次,软骨精神具有幽默的风骨。记得文化界曾有一个关于七七四十九还是七七四十八的例子。与“七七四十八”的人急赤白脸地争辩“七七四十九”,愚蠢的不是这位“七七四十八”,而是那位“七七四十九”,因为这种争辩降低了自己,一争辩就不幽默了,甚至一争辩就输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七七四十八”已经在众人面前自取其辱,多大一个“笑话”啊,多有趣的节目啊,教育了观众,反衬了对手,多好的效果啊!谢他还来不及呢!

再次,软骨精神具有策略性。倘若你在某一个单位、某一局部的体制当中,“七七四十八”恰好是决定你生存荣辱的人,强权之下,他说煤球是白的,你赴汤蹈火喊出真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然后以身“殉”职,这当然壮烈;但倘若你暂且闭紧嘴唇,韬光养晦,保存实力,委曲求全,让“煤球是黑的”在心中默然地日益膨胀壮大,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的选择。我们只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我的一位朋友有句话说得好:“什么都动不了的,让自然规律动它。”什么是自然规律?那就是人们心里都认定的“煤球是黑的”。

等等……

我这里不厌其烦地谈论“软骨哲学”,并非否定铿锵硬骨,亦并非主张放弃原则,而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之下,用隐忍迂回的方式,赢得自由,赢得胜利。当然,最重要的,旨在从个性上说服我自己。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亲戚有时从母亲那里问起我,经常说,“那小驴儿(指我)最近是顺毛还是尥蹶子呢?”可见我从小就对循规蹈矩的生活呈现出温顺和反叛的两面性。♀直到今天,骨头中可能仍然蕴含着外柔内刚的一面,具有飞蛾扑火、宁折不弯的当“烈士”的某种潜质。时光荏苒,星移斗转,虽然星星还是那个星星,但我那个思想的穹隆已成长得异彩纷繁。

激勇的飞蛾或匹夫的确不容易,而苏武牧羊、隐忍求生更不容易。所以,我现在更崇敬那种心里装着信念却卧薪尝胆坚韧地活下来的人!

“硬骨”的燃烧释放,是一种辉煌壮烈的品质;“软骨”的颔首蓄积,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修养。褪掉了光环和浓焰的“软骨精神”,犹如一件低调的素衣,有清凉的景致,有温婉的余地,而衣服里边包裹的骨头,棱角隐含,重剑无锋,然而它依然是骨头。

当我们抚模昔日历史那伤痕累累的面庞,当我们探身今日人性那微妙复杂的斑斓景象,我们就不难看出,“软骨”中蕴含的“妥协”其实是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成年人,就是懂得某种妥协的人。在这个现实的世界,懂得某种妥协,就是选择了自由;甚至更大的妥协,就可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只有内心勇敢的人,才懂得这种妥协的力量;只有意志坚韧的人,才懂的这种“软骨”的刚硬。我甚至要说,它其实是一种成熟而深刻的人生哲学。

在国际政治学领域曾有人把“力量”区分为“硬力量”和“软力量”。倘若,我们按此逻辑区分的话,那么,“软骨”也算是一种“软力量”吧。

夜是那样的深了,在这种光线里,我忽然感到纸页上的字迹半明半昧,像是往昔的论断,又像是未来的决定。我开始对自己疑虑,不知道这样的“软骨”能够在多大的现实生活的广度上舒展。

3、何为真假

a真小人与伪君子

身边有些事情,经常使我联想起一则笑话:

救生员说:“终于抓着你了,你不可以往游泳池里撒尿。”

撒尿者说:“大家不都是在游泳池里撒尿吗。”

救生员说:“可是没有人像你一样站在跳台上往下撒啊。”

撒尿者说:“可是,其效果是一样的啊。”

如果说,在跳台上公然高调撒尿者是真小人的话,那么,在水池子里偷偷模模撒尿并假装没撒尿的人就是伪君子了。

有些时候,真小人无耻得连伪装的外衣都不要了,还不如知羞的伪君子;

有些时候,真小人的意图其实不是在做小人,而是揭穿伪君子罢了。

当伪君子正气凛然、义正辞严、神圣不可侵犯之时,有人只好蹲来恶作剧般地冒充“小人”。

似乎,装小人的越来越多了。

只是,像雾和霾,难以分辨。

很难说什么是完全清楚的,一如很难说什么是完全不清楚的。

b真凶悍与假厉害

我家的爱犬三三是一只善良、憨厚而且胆怯的狗狗。但是,它天生一身黝黑锃亮的鬈毛,体魄英俊而矫健,并拥有一副雄壮浑厚的嗓音,叫起来威震四方。所以,不熟识狗性的陌生人倘若在街上猛地遇到三三,便会不由自主地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其实,三三因为从小极少出门,见的人和其他狗狗都少,所以每每出门它总是心生怯懦和恐慌的。我偶尔带它出去散步的时候,一遇到有人或狗狗试图靠近它,哪怕是友好的逗弄,它都会狂吠不止,有时还发出呜呜的威胁声用来吓唬人,威慑力很足的样子。似乎在警示靠近者,说:“我厉害着呢,你们别靠近我,都离我远点啊,再靠近我就愤怒了!”

三三的架势的确吓退不少不知情者。

可是,我知道它,知道它虚张声势的“防御”里掩饰着多么怯懦的心——只消我用手轻轻拍拍它的脊背就会触模到,它的身体正由于内在的恐惧而微微颤抖呢!

可怜的三三啊。

以我对狗性的了解,真正凶悍的狗狗是不动声色、更不轻易出声的。

想来,人亦如此吧。

c真科学与假文明

近日,我看到一则报道,甚为忧虑。

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伊斯梅尔·赞贾尼历经7年研究,创造出全球首只人羊嵌合体,这项研究利用向绵羊胚胎注射人体干细胞的技术,成功培育出一只含有15%人体细胞的绵羊,两个月后,它就会长出含有人体细胞的肝、心脏、肺等器官,有望给需要器官移植的人类患者带来福音。生物科学家们为此发生了众多争议,有的说,动物的休眠病毒可能会被引入人体,给人类带来生理上的梦魇。还有的说,人体细胞和动物细胞最终结合到一起,可能产生人羊“混血儿”,引发社会伦理危机等等。

我看到了那张“人羊”的图片,看到了它那向我们人类发出的哀求无助的眼神,它像是努力记住什么,又像是努力忘记什么。那茫然的凝视和忧戚的脸,似乎是千言万语,摄住我的心。

就我所看到的所有相关报道,都是围绕着“人类中心”这个视角展开的,也即是立足于动物是人类的试验品这一立场。可是,我想冒昧地问一声:科学家们,你们可曾站在羊的立场思考过呢?你们可曾听到羊是怎么说的呢?你们作为人类文明的精英份子,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在为着一种生命谋福音的时候,却是以对另一种生命的残暴践踏为代价,这样的“人类中心主义”未免太狭隘了吧。我们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生命物种,作为智力最发达的文明的化身,却手握屠刀,生灵涂炭,让地球上所有弱势物种的生命都听任我们人类**的宰割,这样的“科学观”在更为宏大的宇宙观中未免太渺小了吧。

我们人类弱肉强食的行径已经很多很多,见到草原上低头吃草的牧群,立刻想到把它们变成供食的肉类,成为我们的盘中餐;见到茂密的森林树木,立刻想到把它们夷为平地,变成我们的房屋和桥梁;见到垂流直下一泻千里的瀑布,立刻想到的是电力、马达和机器……文明和科学的方向是什么?它应该是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出人类对自然的强权和暴力,一步步走出我们人类自身的局限和不完善,而不是发展和膨胀我们的**啊。

难道我们人类的生存不是以地球万物的和谐、甚至以宇宙万物的和谐“为本”的吗!

我私下以为,“人羊”一类的科学研究还是少做为好。治病救人当然重要,但是可以寻求其它途径。因为这样的科学,正在把我们引向假文明的歧途。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最新章节 |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全文阅读 |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