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第二十七章

作者 : 张振鹏

无独有偶,北京有一对未满14岁的孪生兄弟金石和金天,1995年,他们同时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成为当年录取生中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后来硕博连读。♀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父母从小教他们数字游戏,使他们在3岁时就掌握了百万以下的数字进位和大小的比较,接着用扑克教他们数字运算。

父母还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俩发展各种兴趣爱好,6岁学中国象棋,8岁学国际象棋,9岁学围棋,小学三年级时,兄弟俩双获北京市三年级少年棋星证书。同时,兄弟两人学弹电子琴,学游泳、跳水……有很多种兴趣爱好。

可见,孩子的玩和学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完全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就是“玩中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让孩子在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和游戏中,一边玩一边学习,寓教于玩中,寓教于乐中,学和玩结合。

实际上,父母完全可以用这种“玩中学习”的方法辅导孩子,特别适用于小学和学龄前的孩子。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直觉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情绪支配他的行为,而游戏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正好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他们十分喜欢,更是乐于参与。

为了掌握好让孩子在“玩中学习”的方法,父母应该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给孩子启发和诱导。♀

要让孩子玩,但也必须给予他必要的启发和引导。父母应该尽量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告诉他哪些活动有意义,在玩中应该学什么,注意什么,接受什么,让他逐步认识,他应有目的地玩,而不是盲目胡闹和调皮捣蛋。

第二,分析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玩的兴趣大致有两种:一是对什么活动都感兴趣,二是对某种活动感兴趣。前者的兴趣还没有分化,缺乏选择性,容易随着活动的本身而改变,是一种低层次的兴趣;后者的兴趣有一定的选择性,指向比较明确。父母在分析孩子兴趣的种类后,有必要将兴趣引向分化与集中,以利于逐步发展他的个性与特长。

第三,教孩子玩和学相结合。

要不失时机地教育,使孩子的玩和学相结合。孩子玩到高兴时,也正是向他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孩子大脑反应最灵敏,注意力最集中,对知识最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能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

第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小差错。

在玩耍中,孩子难免要出差错,甚至会与小伙伴争吵,遇到这类情况,父母要耐心劝导,千万不要轻易训斥和打骂孩子,否则会让孩子在记忆中留下阴影,影响他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子小贴士:

玩不只是孩子的生活内容,也是他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所以“玩中学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孩子处于主体地位,能充分投入其中,会充分调动他探索世界、认识未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的求知**,容易掌握玩中所接触的知识和事物。父母要想正确运用“玩中学习”的方法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掌握不当,过分地突出了玩,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要做“学习型”父母

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其实,在当今时代,一味地当“警察式”父母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而解决之道就是要做“学习型”父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想当学习型父母谈何容易。其实,“学习型”父母并不是要求父母拥有渊博的学识,或是成为家庭教育专家,也没有必要掌握非常系统完备的家庭教育知识,而是让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广泛而健康的兴趣,懂得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做“学习型”父母并不难。

事实证明,做“学习型”父母的意义不仅限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更有利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全面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时代要求父母与时俱进,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孩子读三年级了,对父母来说,就学习问题与孩子对话越来越困难了。尤其是孩子的英语水平,真是一天一个样。因为父母在英语学习上不能与孩子交流,孩子的眼里也时常流露出不太信服的神情来。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商量该怎么办。

商量的结果认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能从零学会英语,我们为什么不行呢!但是为了让他吃一惊,我们两个不但从第二天开始从零起点学英语,而且相互保密,不让孩子发现,与孩子来一次学习较量。

第二天,他们买了英语启蒙学习教材和光盘,趁着孩子不在家时、睡觉时,趁自己上班空闲时……就操练上了英语。因为平时没有读书的习惯,再加上上班和料理家务,一到晚上就疲倦了,一拿起英语书眼皮就打架。就这样学了有一个月,他们感觉进步不大。后来,他们不断交流,互问互答,磕磕绊绊过了三个月,竟然也记了几百个单词,能读懂初级教材了。

在这期间,孩子虽然也在英语学习上遇到一些问题,但他想父母也不懂英语,所以他几乎不与父母谈英语学习。孩子的英语在学校属上游水平。

孩子读四年级了,一天,他发现父母在偷偷学英语,感到非常吃惊。在一次家庭交流中,孩子对父母说:“你们不必因为想帮助我而去学英语,看,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英语学习成绩不也很好吗!”但父母说:“我们是想亲身体验学习英语的滋味,我们还没有老,不能落后,否则,就会被别人看不起,也许连你都看不上我们了呢!”

当老师向孩子了解情况时,老师问:“为什么你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参加课外学习班,而英语成绩照样很好呢?”

孩子说:“当看到父母不能帮我解答学习遇到的问题时,我就想,我一定要靠自己学好这门课,不能让父母担心。所以我平时听课就特别用心,做练习也特别认真,坚持每天把学习内容都弄懂再休息,所以学得很扎实。”

这对父母不但意识到家长学习对孩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用学习行为告诉孩子,自己也是不落后于现代社会的人。而且,他们也没有拿架子,这样孩子就不会感觉父母是为他做样子。

这个例子很有启发性,它不但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证明了人的自主学习对学习效果所起的作用,而且还告诉那些只关心孩子成绩、不关心自己进步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参照物,父母既要考虑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还要发展自身。

现代心理学表明,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众多,但家庭文化环境因素是重中之重。如果父母学习兴趣浓厚,常常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家里一定会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影响下,自觉主动地学习。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做“学习型”父母,要求父母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把家庭教育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让自己成长为真正的现代父母。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最新章节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文阅读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