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大媳妇腋下夹着船桨,一边跟着元静荷往东街的杂货铺后院走,一边随着她的讲话点头。
“大表嫂,我去秀才家是请他做蒙学先生。白天若去他家,怕人说闲话。他在咱们镇,那可是才气最高的,若能给咱元庄的孩子上课,那不就是孩子们的福气嘛!你说,是吧?”
“嗯嗯。”
“施表姑是个讲规矩的人,你作为她的儿媳妇,一定深有感触吧?”
“就是。”
“所以,我们一下了船,就直接来了东街,哪也没去,谁也没见。大表嫂说呢?”
“啊?呵呵,荷姐儿说了算。”通大媳妇长相憨厚,人也老实,这是元静荷找上她的原因。但她不傻。她满口答应后,真的没跟任何人说过这事。
通伯和施表姑见元静荷这么晚来柳镇,均吃了一惊,急忙把两人迎进院子,迫不及待地问出了什么事。
元静荷呵呵笑着把自己的打算说了,通伯和施表姑明显松了一口气。不过通伯稍微一思索,说道:“你的铺子和田地,是你出嫁的时候才划到名下的。一年来,不过二百多两银子的进账。就算如你所说,建三间学堂,盖几间先生们的住处,还有厨房厕室等。用这二百多两银子,你垒个泥坯房都只能垒到一半,而且还是在你自己的田地上建。”
“啊?”鲍秀才不是说花不了多少钱吗?他是怎么算的?元静荷眨眨眼,傻了。
施表姑一看她的傻样子,呵呵笑起来,“荷姐儿,你的心是好的。但得量力而行。别的富户资助穷孩子读书,一般是选本乡本族的聪颖孩子,只资助几个。食宿杂费全包不说,连那四季的新衣都不落下。做好事就做个全套,不要小鼻子小眼地惹人说闲话。”
元静荷苦着脸,说不出话来。
通伯善意地笑笑,安慰她:“你也可以选一两个本族的聪颖孩子,资助他们读蒙学和经学。不管他们有没有出息,都会记着你的好的。”
“我就是想找点事做。单纯地出钱帮一两个孩子,那是随时可以做的事,又不用我费心,有什么意思?”
“你想找事做?”施表姑惊讶地瞪大眼,“绣花,做针线,侍弄花草,做做糕点和菜品……哪样不是‘事’?”
“那些不算‘事’。”元静荷半撒娇地搪塞过去,就说自己想歇息了,明早还得走呢。施表姑赶紧给她打水洗漱。
通伯晚上和老伴歇息的时候,‘教育’施表姑,“你以后别再说自己一天到晚为家操劳了。你看荷姐儿怎么说的,‘那些不算事’!知道不?什么缝衣做饭收拾屋子,那些算什么事?”说完,自己呵呵笑起来。
施表姑捶了他一拳,“那些不算‘事’,你去做!荷姐儿看不上女人家做的事,那是她心大!可惜她没托生成男子,否则定能做一番大事。……不过,话又说回来,荷姐儿变化太大了吧?以前没见她有这些想法啊?”
“人经历过巨变,都会有变化的。她或许想博个好名声,给自己挣回面子吧。”
“也是。这么说,倒是有些道理。”从此,施表姑再不对元静荷的变化疑惑。“不过,建村塾的事也太大了。就算把芾哥儿的财产一起搭进去,长年累月的,也受不了啊。”
“放心吧,荷姐儿建不成村塾。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也得有那个胃口不是?”通伯一点都不担心元静荷折腾,在他眼里,她还是以前的那个小丫头。
但现在的元静荷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了。她认准的事,一般不会半途而废。性子里的执拗劲上来,不是几头牛就能拉得回来的。
第二天,元静荷说要去临城,施表姑吓了一跳,死活要跟着一起去。元静荷知道她怕什么,吃早饭的时候总是暧昧不明地看着她笑,弄得施表姑很不好意思。后来施表姑干脆明言,就是不想让元静芾答应跟着办村塾。
又不是单次募捐,这种需长期坚持的事,怎么会勉强别人?元静荷又不是傻子。但她就是不解释,故意逗施表姑。
通大媳妇和施表姑轮流划着船,在福河平静的水面上迅疾地前行。元静荷一会站在船头看景,一会趴在船舷边看河里的鱼和水草,干净清新的空气和水墨画般的风景,让她心里无比舒畅。
施表姑见她笑得欢快,便继续劝说她:“办村塾是好事,本不应该拦着你。但是你倾全家之力去做这种善事,就太不应该了。芾哥儿还没有娶亲,将来媒人怎么给女方家说啊?家有良田百顷,经营五湖的大粮铺一个。只是呢,粮仓里没粮,钱柜里没银,都撒到大街上去了。人家不说咱傻吗?芾哥儿将来考上个功名什么的,若连去外地赴任的路费都拿不出,你到时不后悔才怪!”
“呵呵呵~哈哈哈~”元静荷拍着船舷大笑。
施表姑气不是,恼不是,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自己也跟着笑起来。通大媳妇擦擦额头的汗,继续划船,边划边说道:“荷姐儿笑起来真好看。她一笑,就让人心里敞亮起来,觉得啥烦心事都没了。”
“我还有这本事?”元静荷惊奇地挨近通大媳妇,挣大眼睛盯着人家的脸,“你详细给我说说。”
她这副架势‘吓’得通大媳妇忸怩起来,羞得扭过脸不看她。施表姑笑着道:“大媳妇不说,我还真没觉得。荷姐儿笑起来确实有这个作用:能消气!”
元静荷模着下巴,心想这也算个‘特长’啊,关键是能不能靠这个挣钱。她转念一想,忽然拍了自己一巴掌,刚‘下堂’就‘卖/笑’,亏自己想得出来。然后她自个边琢磨边傻笑起来。施表姑两婆媳又是无奈又是好笑,看着她的傻样哭笑不得。
中午刚过,三人就到了临城码头。码头上人声沸天,卖菜的,卖鲜鱼的,卖吃食零嘴的,吆喝着聚在岸边或撑着小舟穿梭在河里。不远处,福河接上了一条更为宽阔的江面。长达十余丈的大船从码头这里头尾相接排过去,竟看不到头。运送货物的脚夫忙碌地来来回回挑着背着……元静荷对临城、柳镇的富庶终于有了根本性的认识。
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找了一处停船的地,给了看船人两文钱的泊船费。三个人跟着人流进了城。
铺子里,地摊上,流动的货架上,是琳琅满目的物品;街边建筑上的,或精致繁复的雕花,或朴实大气的装饰让人目不暇接;甚至街上行人的衣饰风格及饰品,都看得元静荷眼花。她一只手紧紧牵住施表姑的袖子,不看路面,只看周围,眼睛还是不够用。她这种没出息的样子,让跟着旁边的通大媳妇一直羞怯地盯着周围人的反应,怕别人笑话她们。
她这个‘傻大姐’似的乡下表情,还真的惹来不少目光,况且她又属于长得好看的那种。不一会,她也成了大家眼里的‘风景’。
米彦晔从街那头过来,一眼就瞧见了她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傻样子。
他给家里写了信后,一直有些忐忑,怕父母不同意自己和元静荷的婚事。他没说元静荷是弃妇,只简单地说她是一普通商户之女,长相姣好,端庄大方,极有才气,着重点是:自己看上人家了。他没让驿差带信,而是让自己的小厮专门跑回京城一趟。估模着小厮快回来了,他每天按着渡船的时辰跑两趟码头。
米彦晔看见元静荷的第一眼,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啪’地就在心里爆开了,涨得胸膛满满的,全是喜悦。他站在街上,眼里再看不到其他的人,止不住地咧嘴呵呵笑,站在原地,等着她走近。
施表姑也远远地看见了米彦晔。有人盯着自己这个方向,对周围有警惕心的人下意识地就会有反应。米彦晔的表情反映着他的心思,一点都不难猜。施表姑又是喜又是忧,有点不知道怎么做。
“荷姐儿?荷姐儿?”她连唤两声,都没把那个乡下傻孩子唤回神。
“荷姐儿!”通大媳妇使劲摇了摇元静荷的胳膊,终于让她“啊?”了一声。
“米公子在那边看着我们呢。”施表姑不让她往前看,使劲眨着眼提醒她。
“是吗?”元静荷没听她的,更没有丝毫害羞的表示,举起胳膊向米彦晔挥了挥。这下,米彦晔笑得更高兴了,提起胳膊跑了过来。
“元大姐几时到的临城?”“米公子也在逛街啊?”两人同时出声,然后一起呵呵笑。
“你到临城来做什么?”米彦晔看元静荷的神情愉悦,猜想她是来临城玩的。果然,元静荷到处指指街面,说:“就是来看看。”
“噢~,临城好玩好吃的地方颇多,我给你带下路吧?”
元静荷刚想答应,施表姑假笑着阻止道:“瞧米公子说的。好像我们才是地道的临城县人吧?”
“哦~对对对。那元大姐给我介绍一下好吃的临城菜吧?”
施表姑一撇嘴,对米彦晔的厚脸皮无语。元静荷此时才想起自己还没吃中午饭呢,顿觉饿得不行,用眼睛四处寻找起酒楼来,“米公子不说还不觉得饿,我们还没吃午饭呢。”
“那巧了,我也没吃。前面几步路就是四味酒楼,经营南北菜式,味道相当不错。”
“真的?那赶紧走。我就喜欢好吃的。”元静荷根本不看施表姑使劲打眼色的样子,心想先把肚皮填饱再说。
米彦晔当然也看得懂施表姑的表情,但他选择无视,跟在元静荷身边给她引路。施表姑两婆媳没办法,只好紧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