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狙击手 初战淞沪(4)

作者 : 独孤手

萧子林佩服杨靖宇的勇气和人品,也赞同**的抗日主张。然而,他那桀骜不驯的脾气以及喜欢独来独往的性格,使得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和指挥。他婉言拒绝了杨靖宇的劝说。

第二天送杨靖宇下山的时候,萧子林赠给杨靖宇两把崭新的德国造驳壳枪,并表示,尽管是单干,自己也会抗战到底,决不投降。

日本讨伐队加强了对萧子林的围剿。由于不愿意与**领导的抗日武装协同作战,萧子林所率队伍的处境越来越艰险。

1936年冬,“枪林山”的人马被日军以优势兵力包围在三道崴子一带。萧子林受了重伤。他把儿子萧剑扬托付给和自己拜了把子的常义昆,命令他们突围出去。

他自己战死在密林中。

常义昆带着萧剑扬,在东北一带无法落脚,便辗转流落进关内。他决定带萧剑扬回自己的老家。到了汉中之后,常义昆染病而亡。萧剑扬一个人流落街头。

这时,驻扎在汉中一带的第51师正在招兵。为了找口饭吃,也为了能拿上枪再去打鬼子报仇,萧剑扬便入伍当了兵。

军列车厢突然剧烈地晃动了一下,打断了萧剑扬的追忆。他蜷起身子,把帽檐拉低。睡意如长白山的林雾一般升腾而起,无声无息地笼罩了他的全身。

经过三昼夜的奔驰,51师的军列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士兵们跳下车来,迅速地在站台上列队集合。几个小时前列车经过苏州,停留了两个小时。设在当地的军需补给站给全师上下换发了新装备。此刻抬眼望去,站台上满是灰色钢盔的人群。

钢盔的样子很奇怪,萧剑扬从来没见过。听连长讲,这玩意儿还是德国货。

借着车站昏黄的灯光,他瞅了一眼站台上伫立着的水泥站牌。灰色的站牌上,写着两个黑色大字——安亭。

整队完毕之后,部队连夜向东面开拔。

经过一夜急行军,天亮前队伍到达了一个叫做“嘉定”的镇子。稍作休息,弟兄们接着朝另一个叫做“罗店”的地点前进。

终于赶到罗店附近之后,萧剑扬所在的305团被配置在镇子的外围。部队一到指定地域,立即着手开挖战壕。

萧剑扬弯着腰用力地挖着。这里的天气他非常不适应,空气潮湿,又热又闷,稍微用点儿力气,汗水就像初春开冻的山泉一样,迅速流满了全身。

土质倒很松软,挖起还算省劲儿。但没挖了几尺,泥土中就有水渗出来。很快,未完工的战壕底部就成了一片稀泥塘。

腰酸腿胀的时候,他直起身子,活动活动。汗水灌进了眼眶,涩拉拉的。他用袖口抹了把眼睛,然后向四下里眺望了一会儿。

周围的环境让他感到陌生。绿色的原野是平平荡荡的一大块儿,连一丝起伏都没有。天就像个青釉大瓷碗,严丝合缝地倒扣下来。

对于打小就长在山里的萧剑扬来说,大山跟林海就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和依靠。而如今这里甭说是山了,就连土包都没一个。

他心里感到空落落的。

从偏东不远的地方,传来了时紧时疏的枪炮声。兄弟部队正在跟鬼子交火。

“明天大概就要轮到俺们了吧?”

他看了看架在一旁的中正步枪。三尺多长的枪身在湿热的空气中显得自如而冷静。

他心底感到踏实了些,便又弯下腰用力挖了起来。

黄昏的时候,师部传来了命令:各营招集一批自愿报名的士兵,组成“奋勇队”,准备对日军发起夜袭。

师长王耀武使出这一手有两个目的:一是煞煞日本人的气焰,二是在正式交战前模一下对手的底儿。

萧剑扬跑到连长那儿,也要报名。连长一看是他,摇摇头,“你个新兵蛋子,又没有实战经验,一边待着去!”

萧剑扬不服气:“俺可跟俺爹打过鬼子啊!”

“你们那是在山里转圈圈儿,放冷枪。现在是正规战,不一样!”

萧剑扬不肯作罢,赖在那儿跟连长蘑菇。连长火了,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

“吵吵个甚?”

不远处传来了一声带着陕西腔的呵斥。暮色中走来了一小队人,走在前面的上校个头很高,步子迈得又大又急。

是团长张灵甫来前沿巡查。

听完连长的禀报,张灵甫觉得这后生有点儿意思。

1926年秋,作为北伐军的一名排长,张灵甫率全排夜袭了孙传芳所部驻守的回马岭。从那时起,干了这么多年拼枪子的营生,他这还是头回听说一个新兵争着要往奋勇队里进。

不过他还是干脆地挥了挥手:“等你打过几仗再说,现在少废话!”

萧剑扬默默站在那儿,脸上红彤彤的,不知是不是让晚霞烧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抗战狙击手最新章节 | 抗战狙击手全文阅读 | 抗战狙击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