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风云志 第三节

作者 : 昨日流云

刘安出身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生活本也并不用发愁,也多曾读一些经书,颇知一些事理,在人看来,也许一辈子就会这样过下去。谁料想,风火无情,四年前一场大火,将家里烧了个精光,无奈,刘安托人在县衙里谋了一个役使身份,生活了下来。在那里,刘安认识到,在这世上,要想活得自在,就要会揣摩上官的意思,但是,有时候,本身更需要几分真实的本领。认识到这点,刘安并没有象普通衙役那样得过且过,抽空跟县里的武师学了一些枪棒功夫,明上虽然没怎么在意,暗地里却勤恳用心,本身身为衙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春秋书籍,刘安明里没事,便多瞅几眼,以求将来有个出身。后来,当了兵,他事事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对军旅之事也是多有了解。

刘安到了山陵县,和众人一团和气,惟独赵槐凭着兄弟赵魁的身份,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很是挑刺。刘安也没有办法,只能够一味忍让,到了这个时候,赵槐提议要跑,刘安再也不能容忍,杀了赵槐。至于赵槐的死,会不会留下后患,还是等有命留到这场战斗结束后再说吧。其实,如果只为了这一小点,刘安是不会惹上赵槐的,更多的是考虑到现在的形势,本来人就不多,如果赵槐再走了,他的部下也肯定留不下来,那时,城中守兵人心必散,根本就不可能赢取这可能的胜利。那时,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也是从这个方面考虑,刘安下了狠心,杀掉了赵槐。果然,杀掉他以后,王云平等人顺利成为自己的属下,听从自己这个平级的指挥。

想了想,到外面留了几个士兵在衙内安排佣工守城的事,刘安亲自从后堂要来一匹黑布,将郑槐裹上,令两个亲信士兵抬着,趁着天黑,随在大队后面,望苟廉营地而去。

第一次指挥战斗,到了黄巾营地的时候,刘安激动的心反而出奇地平静了下来。在斥候老兵的指引下,刘安悄无声息地弄掉了两个正在打盹的哨兵,然后带着萧唐和梁银渐渐悄悄扑进了苟廉中军。

“有敌人,”忽然苟廉军中的警哨喊了起来。刘安不再犹豫,而是和萧唐及梁银大步直扑中间很是明显的帐篷——苟廉的中军营地。这时候,外面的王云平鼓角齐鸣,里面的将士齐声呐喊,顿时声势升了上来。

看到自己的眼前忽然出现了官军,也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再听得周围喊声阵阵,鼓角争鸣,众多的黄巾士兵立即就慌乱开来,开始四散奔逃。

刘安也不看在自己面前惊慌的黄巾士兵,而是扯开了大步,一直奔向那中间的帐篷。刚到近前,只见帐幕忽地掀开,一个人头探了出来大声问发生了什么事,刘安也不答话,顺着帐幕,一枪就把那人挑了出来,摔到地下。刘安这时也不看是谁,就高声喊了起来,道:“苟廉已死,投降者不杀。”

面对着鲜血,又知道如若不胜必有生命危险,反而激发起人本能中的野性,萧唐和梁银霎时间清完了中军的黄巾士兵,又向外围找寻。刘安面对着倒于自己枪下的黄巾士兵,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是生命的流失,仿佛就该如此。他深深地明白,在这战场上,没有什么心痛不心痛,有的只是你死我活。只要不是自己的部下,又没有跪下来的人,刘安是不会给他说话的,见面就挺枪直刺,不死不休。

幸好,刘安先杀掉的确实就是苟廉,黄巾兵没有了指挥,映入眼帘的就是惊慌失措的人,到天大亮的时候,刘安面前再也找不到敢顽抗的敌人。这时,刘安看看自己的长枪,上面沾满了鲜血——多半不是自己的,而是倒在地下的这些黄巾兵的血。刘安手中一松,枪掉到了地上,想拣起枪来,从脚底下涌上一股极度的疲劳,腰一弯,却坐到了地上。原来,自己从昨日就极度地紧张,这时,结果已见分晓,精神一松,刘安再也承受不住了。

见到萧唐等人也赶了过来,吩咐众位兵士打扫战场,收缴财物,清点俘虏,部下将士领命而去,刘安和萧唐等就地休息。过不多久,一个兵士飞奔前来禀报:赵槐战死疆场。听到这个消息,刘安沉痛得点了点头,让士兵记下来,将赵槐的尸首带回去安葬。

定是刘安把赵槐弄到这里来的,王云平明白。这样一个难题就这样轻松被消除了,王云平等心中不由惧怕起来,看到刘安扫过来的带着微笑的眼神,刚才战场上出了一身热汗,现在却霎时出了一身冷汗,贴身衣服又湿透了。

稍微休息后,刘安带着兵,押着一千多名黄巾兵回到了山陵县城。看到寂静的山城重新热闹起来,刘安也不禁露出了笑容。听着旁边谀词潮涌,刘安却全部推到了其余将士身上,再加上豪强送来的犒劳,萧唐等不禁乐开了怀,甚至忘记了刘安那双在微笑中依然令人惊惧的眼。

谢过豪强的厚礼,刘安却找不到胡为财,忙拉过看守城门的佣工,问道:“胡大人呢?”

“听说要上宛城求取救兵,胡大人昨天晚上就走了。”

听到这,刘安吃了一惊,不禁心中骂了胡为财一句。急忙走到萧唐和梁银身边,轻轻扯了下衣袖,刘安又向王云平打了个眼色,转身走了出来。

看到三人跟了过来,刘安看看离其他人较远,低声道:“大祸临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新三国风云志最新章节 | 新三国风云志全文阅读 | 新三国风云志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