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流 狡黠安禄山叛乱 勇武三唐将殉国

作者 : 楚人

安禄山是东北营州一带的胡人,他的母亲是个女巫,与人野合,生下安禄山,后来,女巫嫁给了一个姓安突厥人,安禄山就冒充安姓,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安禄山。

史思明也是个杂胡,与安禄山是邻居,二人都及其狡猾,他们投军后,在边将张守圭手下做事。安禄山经常到契丹族部落捉人,经常能够几个人出去,回来时带着几十个俘虏,张守圭十分欣赏安禄山,把他认作干儿子。

史思明善于欺骗,他曾经被奚族人捉拿,他冒充大唐使者,奚王害怕唐朝,就不敢杀死史思明。

史思明诱惑奚王,派出三百多人的队伍,跟随自己到唐朝出使。史思明对边境的唐朝将军说,有一股奚族军队偷袭唐朝,于是,唐军将这三百名奚族使臣捉拿杀死,重赏了史思明。

安禄山、史思明做了将领之后,善于侍奉人,每逢朝廷派遣使者来到幽州,他们都会用重金贿赂使者,这些人回到朝廷,都会夸赞安禄山、史思明,李隆基渐渐开始欣赏安禄山。

743年,安禄山进京见李隆基,他汇报说:“去年,有虫子吃庄稼,我向神灵祈祷,说如果我的心对陛下不诚的话,就让虫子吃我的心;假如我的诚意被神灵知道的话,就飞来小鸟吃掉虫子,果然,我的诚心将神灵感动,一群小鸟飞来,将虫子吃光了。”李隆基很高兴。

安禄山身体很肥大,体重超过三百斤,大肚皮垂到膝盖之下,他外表粗苯,内心很狡诈。他经常派人到京城送礼,上至皇帝、贵妃,宰相,下至那些与皇帝亲近的人,京城的消息,安禄山安排的耳目很快就会向安禄山报告。

安禄山在唐玄宗身边,风趣幽默,反应很快。有一次,李隆基问安禄山:“你的大肚皮里,都是些什么东西?”安禄山马上回答:“只有一颗对陛下的忠心。”

见到杨贵妃时,安禄山主动要求杨贵妃收自己做干儿子,为了讨杨贵妃欢心,他向向杨贵妃问安,接着才向李隆基问安,安禄山解释道:“我是个胡人,心中先有母亲,其次才是父亲。”杨贵妃大喜。

李隆基曾经向安禄山介绍太子,安禄山假装不懂,说道:“我心中只有陛下,我是个胡人,不懂得什么是太子。”弄得李隆基很高兴。

安禄山得到李隆基的信任,身兼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平卢节度使三个重要职务,他拥有河北、北京一带的地盘,大概与东汉末年的袁绍的势力差不多,安禄山手下的大军有十五万之多,占当时唐朝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一,而且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

安禄山的军队以胡人为主,他们看到唐朝内地空虚,财富如山,贪婪的性格,对更大利益的占有欲,使得这群军事利益集团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理,给盛唐时代的结束画上了句号。

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兵造反,安禄山伪造李隆基的敕书,召集所有的将军,向他们说:“皇上给我秘密的圣旨,命令我进京讨伐奸贼杨国忠。”众人十分惊异,没有人敢于提出异议。

当时,中原一带百年来没有经历过战争,很多州县仓库中的兵器已经腐烂,府卫只有官员,没有一个士兵,更没有经过操练的戍卒,安禄山所到之处,凡尘四起,各个州县望风披靡。

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认为这还是一些人嫉妒安禄山,在散步谣言,等到各州县的公文传到长安,唐玄宗这才召集宰相商议。杨国忠得意洋洋地说:“我早就预言安禄山造反,不过,安禄山在十天之内就会被杀,根本不必忧虑。”李隆基信以为真。

当时,唐朝的军队,除了安禄山的叛军之外,还有黄河以西的军队,可以与之对抗,这支军队以朔方军最为精良,江淮一带,多财富,唐朝中央政府所掌握的实力,是超过叛军的。

唐玄宗手下的大将,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另外三个,他们分别叫做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

安禄山叛乱后,封常清人安西节度使,正好进京上贡,唐玄宗下令,由封常清在长安一带招募军队,十天之内,募得六万人,封常清下令砍断河阳桥,做防御的准备。

李隆基拿出宫中府藏的金钱丝帛,在京师又招募了十一万人,由高仙芝统领,出征洛阳,这些人全是市井子弟,全无作战经验。

755年12月,安禄山的叛军在灵昌渡渡过黄河,叛军用一些破船、加上一些草木捆在一起,一夜之间,这些东西就被河水冰冻在一起,叛军乘着这样的冰船过了黄河。

封常清所统领的军队,毫无作战经验,与叛军数次交战,都失败了,封常清对高仙芝说:“叛军势头很猛,如果潼关失守,京师就完了,不如进入潼关,阻挡叛军。”高仙芝赞成,当叛军攻到潼关时,被唐军击退,叛军退回洛阳。

太监边令城监军,他多次对高仙芝提出建议,高仙芝没有听从,边令城十分不满,就向李隆基打小报告,说高仙芝等人拿叛军动摇士气,丢弃数百里土地,克扣士兵的钱粮。”

李隆基已经是老糊涂了,对安禄山叛乱的信息置若罔闻,对高仙芝、封常清的消息则是偏听偏信。李隆基立刻派人到前线,将高仙芝、封常清处死,很多士卒为二人喊冤,毫无用处。

处死两位名将之后,李隆基清楚了名气比安禄山还要大的、安禄山的死对头哥舒翰,哥舒翰当时身患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李隆基强行要求哥舒翰出任守卫潼关的将领。

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唐军虽然人数不多,训练不足,但是,防守是有余的。

安禄山进军受阻,往西进攻的史思明,多次被朔方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击败,无法前进;潼关方向有哥舒翰驻守,无法通过;往江淮一带的进军,被张巡阻挠,河北老巢也不安定,安禄山有些后悔起兵了。

就在这时,李隆基再次犯了严重错误——催促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叛军决战。叛将崔乾佑派出四千弱兵引诱唐军。

李隆基逼迫哥舒翰出击,哥舒翰上奏道:“我军最好的策略是坚守不出,等待暴虐的叛军尽失民心,形势扭转过来。”

郭子仪建议道:“我军主力直捣叛军老巢范阳,前方的叛军惦记自己的家属,一定会军心涣散。”

宰相杨国忠丧尽民心,有人向哥舒翰建议,将杨国忠除掉,哥舒翰不同意。消息传到杨国忠耳朵里,杨国忠担心哥舒翰与叛军勾结,就在李隆基耳边嘀咕,李隆基听信了杨国忠的话,下旨要求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决战。

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行走在前后长达七十里的狭长山谷中,崔乾佑将精兵埋伏在山谷两侧,在灵宝一带堵住山谷的出口,对唐军发动攻击,唐军动弹不得,损失极大。

哥舒翰用马车冲击,崔乾佑用火点着一些车辆,弄得浓烟四起,唐军根本看不到对面的任何东西,崔乾佑用骑兵从背后冲击,唐军彻底失败,哥舒翰被俘,叛军只用了几百人,就攻下了潼关。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李隆基哭天无泪。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 | 江河奔流全文阅读 | 江河奔流全集阅读